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内容页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

2023-04-24 23:58:48 原创 寓言故事 手机版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范文

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篇1)

有几个人闲来无事,在一齐聊天。一个年纪大的人对周围几个人说:“吃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可是,吃多了的话是会伤脾的。吃枣呢,正好与吃梨相反,吃枣能够健脾,但吃多了却对牙齿有害。”

人群中一个呆头呆脑的青年人觉得有些疑惑不解,他想了想说:“我有一个好主意,能够吃梨有利牙齿又不伤脾,吃枣健脾又不至于伤牙齿。”

那位年纪大的人连忙问他说:“你有什么好主意,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那傻乎乎的青年人说:“吃梨的时候,我只是用牙去嚼,却不咽下去,它就伤不着脾了;吃枣的时候,我就不嚼,一口吞下去,这样不就不会伤着牙齿了吗”

一个人听了青年说的话,跟他开玩笑说:“你这不是将枣囫囵着吞下去了吗”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个青年人抓耳挠腮,更是傻乎乎的了。

这个年轻人自作聪明,如果按他说的办法囫囵吞枣的话,那枣子整个地连核也吞下去了,难以消化,哪还谈得上什么健脾呢我们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如果对所理解的知识不加以分析、消化、理解,只是一味生吞活剥,那是得不到什么收益的。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篇2)

一次,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非常高兴。大象到达许昌的那天,曹操带着百官和他的小儿子曹冲一起去看大象。

曹操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大象又高又大。它的腿和大厅里的柱子一样粗。当人们离它更近的时候,就够不到它的.肚子了。

曹操对大家说:“这头大象真大,可它有多重?”你们谁能叫它?好!你管这么大的家伙叫什么?大臣们都在谈论这件事。

一个说:“只做一个大秤来称它。”

另一个说,“这个规模有多大?”此外,大象还活着,不能叫它!我认为这是杀死它,把它切成块并称重的唯一方法。

他刚说完话,所有的人就都笑了。有人说:“你不能这么做。不幸的是,为了称重,你把大象活活打死了。”

部长们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没有一个会奏效。真的很尴尬。

这时,一个小孩从人群中走出来,对曹操说:“爸爸,我有办法叫一头大象。”

曹操一看,原来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笑着说:“你小的时候会干什么?”我们来谈谈。看看是否有意义。

曹崇志在曹操耳边低语。曹操一听到喊声,就命令左邻右舍马上准备。于是对众大臣说、你们去罢。让我们去河边,像它一样!”

大臣们跟着曹操来到河边。河里有一条大船。曹冲叫人把大象带到船上。当船体稳定时,在船舷上刻上一条平坦的道路。大象被带到岸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装到船上,船身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当船体下沉到与水面相同的高度时,曹冲要求人们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开眼睛,起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看见了,就情不自禁地说:“好办法!”好方法!”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把船上所有的石头都称一称,加起来有多重。

曹操自然更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得意洋洋地看着大臣们,仿佛在心里说:“你们不如我最小的儿子聪明!”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篇3)

战国时期,楚将昭阳率精锐之师攻打魏国,连战皆捷,攻克八座城池。昭阳得意之余欲率军趁胜攻伐齐国。楚将陈轸见部队连续激战,虽情绪高昂,却已是疲惫之师,急需休整,便竭力劝阻昭阳伐齐,并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有个庙宇主人春祭,赏赐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人多酒少,难以分配,此时有人提议说:"仅这一壶酒不如让一个人喝个痛快,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在地上画蛇,看谁先画好,谁就独喝此壶酒!"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约定时间,大家同时开始在地上画蛇,其中有个人画得最快,很快就把蛇画好了,这壶酒就归了他。

但他看其他人都还没有画好,得意之余,便想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本领,于是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提笔,别出心裁地说:"我还要替蛇画几只脚哪!",正当他提笔给蛇画脚的时候,其中一人却已将蛇画好,伸手夺过正在加画蛇足人手中的酒壶说:"蛇是没有脚的,你何必替他画脚呢?"说罢,便张口喝起酒来,画蛇脚的人只好呆呆地站在一边,懊丧地看着别人喝酒。

陈轸的意思是说,楚军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在正是得胜班师回朝的时候,军队可以养精蓄锐,我们也可受到楚王的赏赐和人们的赞扬;如以疲惫之师,攻打有备的齐国,一旦失败,就会前功尽弃,遭到楚王的处罚和人们的唾骂。

“画蛇添足”就用来比喻多此一举或弄巧成拙。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篇4)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寓意:这篇寓言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篇5)

鲍君神

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经过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树,将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计再去牵麋鹿。

碰巧,有10多辆经商的车子从这片沼泽地经过。车上的人看见树旁拴着一只麋鹿,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他们走过去把麋鹿牵走了。没走多远,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劳而获太不像话,就从车上拿了一条备在路上吃的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补偿,然后心安理得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过了半晌,打柴的人来取他拴着的那头麋鹿,可是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条大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觉得太奇怪了。看看四周,不见一个人影。这一片沼泽地中也没有人走的道路,这干咸鱼是从哪里来的呢?就算是从附近湖塘中蹦出来的鱼,那也应该是鲜鱼呀!凭空冒出一条干咸鱼来,它不是神又是什么呢?想到这里,这人恭恭敬敬地抱起干咸鱼回家去了。

回家后,打柴人把这事说给妻子和四邻八舍的人听了,他们都觉得很奇怪。很快,这件事便传开了,而且被人们越说越神奇,竟然引来了许多前来祈祷的人。他们到沼泽地里的小树边求福消灾,治病祛邪,有许多祈祷的人竟然也灵验了。这样一来,人们对这干咸鱼是神的传说深信不疑。大家凑钱为干咸鱼建了一座祀庙,将干咸鱼供奉在里面,在庙里设了多达几十人的专职祝巫,并给干咸鱼送了一个“鲍君神”的尊号(“鲍”就是“咸鱼”的意思)。从此,“鲍君神”庙内神帐高挂,钟鼓齐鸣,香火不断。祈祷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方圆几百里内外赴来朝圣。

好几年过去了,一天,一支经商的车队路过这里,当年放干咸鱼的人也坐在车上。当他经过庙前的时候,看了这热闹的场面和庙门高悬的“鲍君神”扁额,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车向人打听原因。有人向他讲了这座庙宇和“鲍君神”的来历,他不禁大声说道:“这是我的鱼,是我几年前亲手拴在一棵树上的,哪来的什么鲍君神呢!”他走进庙内,上前去将干咸鱼取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庙里的祝巫和那些祈祷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尴尬。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来朝拜这个庙,渐渐地,庙的四周长满了野草。又过了一些时候,这座庙也倒塌了。

寓意:遇事不仔细想想,只凭主观臆断、人为地编造神话去盲目顶礼膜拜的'做法,既无任何实效,又劳民伤财、愚昧可笑。

《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的道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