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有一种富足叫辛勤劳作(散文)

2025-03-18 10:31:11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在我们三姐妹中,最吃苦受累的就是二姐了。然而,要说家里的经济状况,二姐无疑是最为富足的。

  二姐家住在华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远离喧嚣,四周被青山环绕,宁静而祥和。她和姐夫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年到头都不得闲,农忙时在地里忙,农闲时在山上忙。“在他们的世界里,时间除了用于睡眠之外,似乎都被投入到干活,否则就是在浪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就是二姐家的“绿色银行”。她家有200多苗杉木林及毛竹林和油茶林。这些杉木林、毛竹林,给他们家带来不少收入。多年前曾给儿子在市区购买婚房,正是家里主伐了一批杉木林才把按揭款一次性还掉。

  每年,油茶林也是硕果累累,平时二姐家吃的也都是自家压榨的茶油为主。像这样纯天然正宗的茶油,城里人想买也很难买得到的哟!当然,-份耕耘,一份收获,除了毛竹林的管理较为松懈,油茶林的管理也是很费劲的,二姐和姐夫每年都要为其除草、施肥,打药、剪枝等等。而杉木林的管理就更偷不得懒了,仅仅从造林到栽下杉树苗,绝对是汗珠子掉地摔八朙瓣。就说造林,尽管整的是荒山,但实际上荒山并不荒,山上也长满了茂密的灌木、杂树、藤蔓和荆棘,尤其是那些藤蔓…,相互缠绕,彼此纵横交错,砍掉它们绝非易事,少一口气力都不行。二姐和姐夫常常干完一天活,握刀的手那个酸痛啊,饭碗都端不稳。然而,接下来的林地清理就更加耗费体力了。过去,只要把那些被砍掉的灌木杂树堆一起,点一把火,瞬间,整座山都光秃秃了。现在全民都要遵守森林防火规定,“谁烧山,谁坐牢”,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二姐和姐夫只能拼尽全力,用手将整座山上的树枝藤蔓或拖或抱,一点一点的挪放到别处,就像蚂蚁啃骨头一般,虽艰难却依然咬牙坚持。栽下杉树苗后,每年需要抚育两次,连续抚育3年。成林后,每隔几年就要进行间伐,-般通常需要间伐3次以上……

  只有等林木主伐时,才是获取最终收益的重要途径,而杉木主伐年龄期限最少为16--20年左右。别人只看到二姐家那么多郁郁葱葱的杉木林,心生羡慕,然而他们却不知晓,在这片林海的背后,隐藏着二姐和姐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啊!相对而言,现在种庄稼倒是比过去省了不少人力,姐夫精明能干,耕田耙地,他都是操作自己的小型农机设备,只有在收稻谷时需要请别人的收割机。但即便有这些半机械化作业,庄稼人总归还是很辛苦的,二姐他们依然要每天起早贪黑,少不了日晒雨淋,少不了汗流浃背,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这些都还得靠人工完成。

  忙了外面的活儿,姐夫在家也是忙个不停。他会做木工活,以前每逢二三月份时,下雨天较多,出不了门干活,他就呆在屋里帮周边的村民加工一些饭甑、饭桌、梯子啥的。后来集市上这些都有卖,姐夫就把那些木匠傢伙收起来了,再不做木工活了。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惊蛰一过,姐夫就在山上锯来桐子树、栎树,准备培植木耳、磨茹和香菇。他头脑活络,啥都会做。趁着下雨天,姐天将那些桐子树、栎树截成适当的长度,并在树上均匀的打上一个个小洞,然后将之前在网上买来的菌种分别寨进这些洞中,弄好了就将段木搬到厨房后面的荫凉通风处。之后只要给这些段木保持适当的湿度,后面就有源源不断的收获。对于姐夫来说,他很是享受这种自给自足的乐趣。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二姐他们家不仅鸡鸭鹅成群,还养了6头黄牛,所以牛粪也多。春分后,二姐他们就开始在地里埋底肥了。一车车腐熟的牛粪用三轮运到地里,沤进土里。底肥足农作物才会长得茂盛呢!二姐啥都种一点,豆子,花生,红薯,芋头,生姜、西瓜等等,反正我和大姐不管什么时候去二姐家,二姐都有好东西给我们。她家的东西,无论是地里长的还是圈里养的,都是绿色食品,都是天然无害、健康营养的。还别说,二姐家的鸡窝,简直就是家禽界的豪华别墅。推开小木屋门,里面是砖头砌成的一个宽敞的长方体空间,上面用铁丝网罩着,下面开一扇小门供鸡进出。夏天时,铁丝网通风,鸡不热;冬天时,搬一块木板盖住,鸡不冷。木屋的外面,是一个开阔的空地,四周被一圈密实的篱笆环绕着,鸡就在里面自由吃食,悠闲遛达。

  怕它们遭受烈日的炙烤,姐夫又在空地中间栽了几株郁郁葱葱的桂花树,远看去,仿佛这里是一个隐藏于世的秘境之地。二姐家的菜园子也是挺让人羡慕的,菜长得好只是其次,而是他们的菜地里都安装着一个水龙头,水龙头的下方摆放着一口大水缸,水缸里清波荡漾,二姐浇菜时,却并不舀缸里的水,只需拧开龙头,拿起一根长长的水管,对着菜地喷洒就行了。原来在水龙头的位置,姐夫还巧妙地安装了一个洒水神器。这操作多方便呀,姐夫真是太能干了。

  有时,看着二姐和姐夫一年到头总是做不完的事,我满是心疼,常劝他们别累坏了身体,不如住到市区来享享清福。他们如今在市区还有一新房未装修呢!可是二姐和姐夫说住在城里真不习惯,没田没地的,一天到晚不干活,感觉日也长夜也长。又说城里太嘈杂吵闹,还是住在乡下让人心情舒坦。对于二姐和姐夫来说,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他们己经习惯了这种日出而作、日出而息的田园生活。他们又如何舍得离开这片土地呢!那里永远是他们的根,是他们永远的家。在那片土地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不仅创造了物质上的富足,更收获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

《有一种富足叫辛勤劳作(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