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懂人生才能懂文学(散文)

2025-03-25 08:52:02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懂人生才能懂文学

  

  雨村律澜

  

  “今晨读了你的两篇散文,感到你懂人生,懂文学。如:你妈说:‘你大姐揍你我可不拉着’,可以为证。”

  这是刘野老师十点三十分在微信里给我发来一句话。读到时,已是一个小时后的午饭时间。

  3月21日,镇村两级划区分片防火演练。结束后,回到单位午饭,刘野老师这段留言,似春分时节的一缕阳光,温暖地透过窗棂,为我简单的饭桌上,增添了一把精神食粮,温暖而明亮。如是的,我咀嚼的不仅仅是碗中饭菜,更要咀嚼刘野老师的殷殷教诲。

  刘野老师的肯定让我既欣喜又惶恐。欣喜的是,我的文字得到了他的认可;惶恐的是,我是否真的如他所说,懂了人生,懂了文学?

  ‘你大姐揍你我可不拉着’,这句话,出自我的散文《不识花香》,转发到3月21日《雁鸣湖》期刊公众号。写的是我童年时与母亲、大姐之间养花的一些琐事。——我掐下了一朵野百合花,吸完花蕊里的蜜,拿给母亲:“妈,你闻闻,这朵花很香呢!”母亲闻了闻:“好香啊,快扔了吧,等你大姐回来,看你掐她的花,揍你的时候,我可不拉着啊。”

  这句话是我记忆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落于笔端的。大姐很小就参与了家中活计,做最多的就是帮助母亲清理家务。她打扫屋子时,就把我们四个弟妹撵到外面去站着。如果我们不听话,就用条帚疙瘩揍我们,就属我挨打的多。每次我哭着去找母亲告状,母亲总是笑着说:“你大姐揍你我可不拉着。”那时的我,觉得母亲偏心,不心疼我。直到多年后,与大姐一起回忆往事时,我才明白,母亲的“不拉着”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放手,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她懂得,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需要孩子们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成长。

  看到刘野老师的点拨,细细思量,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母亲生活中的智慧和对孩子厚重的母爱。母亲不是不爱我,而是用她的方式告诉我,一个家庭的长兄长姐对弟弟妹妹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母亲不会插手,是因为她知道,这些小小的冲突背后,藏着的是手足之间无法割舍的情谊。

  刘野老师说,这句话证明我“懂人生,懂文学”。

  我想,他说的“懂”,不是指我有多么高深的见解,而是指我对生活的细微之处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够从平凡的话语中捕捉到情感的波澜,并将其转化为文字的力量。

  文学,不正是如此吗?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宏大的叙事,它只需要真实的情感,只需要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蛇年春节前,我随晓华主席去刘野老师家走访,路上,晓华主席详细向我介绍了刘野老师的个人情况:刘野老师是吉林作协、延边作协会员,1955年在上海《新少年报》发表敦化地区第一篇文学作品;1959年荣获吉林省建国十周年文学作品奖;1963年倡建了吉林省第一个县级文联——敦化县文联。

  在长达70年的岁月里,刘野老师为敦化的文学事业倾尽了心血,帮助了几代文学人才,有多人成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吉林省文联、作协前主席张笑天在刘野作品集《追求》的序言《达人贵自我》中有记述——我第一篇像样的小说是《种瓜记》,发表于1965年一月号《长春》,后来收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柳荫集》中。这篇小说的破土,刘野堪称伯乐。当时《长春》小说组的编辑田雨丰到敦化来向他约稿,他却首先把我的《种瓜记》推荐出去。那时刘野在文联旗下创办《群众文艺》,有板报画廊,也印行纸质期刊,吸引了一大批文人,趋之若鹜。杨明谷、李建树、李果钧、李受山、李守田、刘德昌、陈洪山、孙来今、盛玉新、常得新,这些后来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的人,当初都是《群众文艺》的撰稿人。我当然也是。……

  很遗憾,因为时代相隔,我无缘赏读刘野老师的文字,

  但是他独有的敏锐洞察力,是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刘野老师看到他关注他行动不便的疑惑,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任职文化局副局长时,倡建的吉林省第一个县级文联,上级批下来了,当时正在出差的路上,着急往回赶,出了车祸治疗不利留下的创伤。

  忆当年事,像一杯陈年的老酒,醇厚而绵长,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说“文艺工作者是‘种星星的人’,那么文联就是让星星连成星河,照亮更多角落。”那么,刘野老师倡建“文联”就充分地表现了真正的文化力量,他用自己的行动,为这片土地、这些人、这些事,倾注了无尽的心血。他对创建“文联”的推动,不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对生命的礼赞,就在于让每个平凡的文艺工作者都能在艺术中找到共鸣与尊严,也是他“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大成之道的最生动注解。

  “你大姐揍你我可不拉着。”这句话,不仅让我想起了童年,也让我想起了文学的本质。文学,不正是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吗?它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它不需要刻意地去讲大道理,它只需要真实地记录生活,真实地表达情感。正如刘野老师所说,懂人生,懂文学,其实是一回事。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文学语言。我的文章,有的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大多数是传播不广。但无论结果如何,我始终相信,只要我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书写生活,我的文字就一定会有价值。因为,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么高深,而在于它有多么真实。

  刘野老师的这句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它让我明白,文学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扎根于生活的。它让我明白,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文字。它让我明白,文学的力量,不在于它有多么宏大,而在于它有多么细腻。

  懂人生,懂文学,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有了刘野老师的指引,我相信,我会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懂人生才能懂文学(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