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春日序章:从江西至杭州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前几日,儿子打来电话,按照和孩子外公外婆此前的轮换约定,这回轮到我们去杭州照看孙子了。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可爱的孙子,还能让他们尝到老家原汁原味的生态菜,我和老伴满心欢喜,立马就为行前准备忙活开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精心捣鼓了一大包美食:色泽红亮、风味醇厚的腊肉,香脆的油酥小鱼干,鲜宰的土鸡土鸭,温润可口的糯馅油豆腐,还有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时蔬。今日,终于踏上了这趟开往杭州的旅程。
正值阳春三月,江西大地早已草长莺飞、繁花似锦。杭州作为典型江南水乡,有名的烟雨之城,它的春色一定是更加绚丽多彩,令人神往。这个时节,正吸引着各地众多游人前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怀揣着对杭州春色美景的憧憬,满心欢喜地期待与亲人团聚,下午四点十分,我们登上了高铁复兴号列车。整洁明亮的车厢、柔软舒适的座椅,让人瞬间感到无比惬意。列车风驰电掣般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飞速闪过,让人真切的体会到了“中国速度”的魅力。如今,从老家到杭州,旅程从之前普铁的九个多小时缩短至四个小时左右,就像一场奇妙的时空穿梭,飞速的高铁列车,拉近了江西老家到杭州的距离,亲情也不再是相隔遥远。这不得不让人感叹高铁给出行带来的巨大变化。
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我的思绪飘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赴浙江的考察学习活动。一行人分乘两辆大巴,沿着G320国道浩浩荡荡地出发。那时高速公路还没贯通,更没有高铁,国道是沙石路面,大巴车一路颠簸,艰难前行。全程八百多公里,抵达杭州时,足足花了十多个小时。那次考察学习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先后参观了浙江省两个发展先进的典型。在宁波奉化的腾头村,我们学习了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打造“碧水、蓝天”绿色工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杭州萧山万向集团,我们领略到了鲁冠球的创业精神。那个年代,全国各地都在你追我赶谋发展,浙江经济发展迅猛,民营经济蓬勃兴起。从九十年代起,杭州和宁波两地的发展势头格外强劲,为如今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那次考察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不少好经验。如今,我退休多年,可曾经参观考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万千。
列车在广袤的赣鄱大地呼啸而过,江西境内的山水田园风光令人陶醉。窗外是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象一幅幅精美的油画。田野间,村庄错落有致,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路上,江西给人的印象是山多、村庄多,处处都透着粗犷奔放的春色美感。形态各异的山峦让人看不过来:有的是光秃秃的石山,几颗苍劲的青松顽强地从石缝里钻出来,透着一股坚韧劲儿;有的是连绵起伏的高山,树木郁郁葱葱,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山腰蜿蜒而下,潺潺的流水声好像在讲述着春日的故事;还有的是在大片田野中顿然凸起的小山包,就像镶嵌在大地上的绿色翡翠。远处的山脉重峦叠嶂,气势雄伟,山色如黛,凝重又不失秀美;近处的山像一个巨大的摇篮,把怀里的小山村轻轻摇进梦乡。
列车沿杭昌高铁昌黄段继续飞驰,大约两小时后,从婺源驶离江西,到达黄山北站,再沿合杭高铁湖杭段前行,斜线切入浙江境内,春色渐渐变得细腻精致起来。江南的水乡风貌慢慢展现,广阔的田野上,各式各样的小洋楼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形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小镇。那些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的村镇,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沿途经过的城镇,每一处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列车行至淳安,山势忽然变得柔和起来,浩渺的千岛湖在层峦间时隐时现,云雾在山水之间缭绕,或聚或散,新城楼群在水面的侧影,与湖中星罗棋布的岛礁相互倒映,在春光的映照下,美得如同海市蜃楼;进入桐庐,远远望去,旖旎的山水风光与古朴的小镇风情相互交融,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次与自然和历史的对话,真可谓“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驶近富阳,从桐庐蜿蜒流淌而来的富春江横贯境内,就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两岸璀璨的文化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让人忍不住想多停留一会儿。
临近傍晚,高铁缓缓驶入杭州西站。这座现代化的交通枢纽,科技感与人文气息十足。站内布局井然有序,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高效与活力。当我们走出车站抵达大厅,儿子带着小孙子早已在接站口等着了。小孙子一下子扑到我怀里。在这个美好的春日,我们终于和家人团聚,开启了在杭州的幸福时光。我们坐着私家车驶出高铁站,杭州的春日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街道两旁的樱花、玉兰花及郁金香竞相开放。沿途交通路网发达,车流不息,秩序井然,充满了现代都市的生机与活力。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天般温暖的神情。从车里远眺西湖边,苏堤春色如诗如画,柳树轻摇,湖水波光粼粼。真切的江南春早景象就在眼前,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杭州不仅有令人向往的自然美景,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远古的良渚文化遗址,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都,从南宋御街的古色古香,到西湖十景的传奇故事,每一处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春日里的杭州夜景格外迷人。整个城内的照明灯与景观灯相互映衬,布局精巧,高低错落,遥相呼应,把杭城照得灯火通明。当暮色从六和塔的飞檐上慢慢褪去,对岸的杭州之门双塔最先亮起冰蓝色光晕,像两柄出鞘的冰剑划破靛青色的天幕,玻璃幕墙间流动的光带如同银河倾泻,顺着楼体蜿蜒而下。奥体中心大莲花体育馆的花瓣表面投射着蓝、绿、橘、紫四色闪烁光焰,与小莲花晕染的绢白色相互辉映,就像两朵莲花绽放在钱塘江畔。钱江新城的摩天楼群突然变成巨型投影幕,青瓷冰裂纹在百米高空绽开,钱塘江的浪头恰好把破碎的光影吞没,化作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瑰丽幻境,与远处雷峰塔的金顶遥相呼应。钱塘江边的灯光秀,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着城市的独特魅力。灯光秀形态多样,充满创意。有的像抛洒的绢丝彩绣,轻盈美丽,给城市添了一抹温柔;有的像灵动的流水,随着夜风轻轻诉说着城市的故事;还有的用动感的线条勾勒出城市轮廓,给市民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近年来,杭州不仅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杭州G20峰会重要讲话提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精神激励下,杭州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不断推进务实创新发展。比如西湖边的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又比如良渚玉琮的图腾与阿里巴巴的二进制代码在水幕上交叠闪烁,实现了古今交融的文明对话。如今的杭州已然是互联网的王国,是人工智能科创领域“六小龙”的发祥地。凭借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政策支持、人才吸引以及产学研协同,杭州正持续推动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推进,杭州有望与上海、苏州等城市形成更紧密的科创联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AI创新高地。杭州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春天已经揭开华丽的的序章。
高铁载着我们跨越万种春色,从一个春天奔赴另一个更加灿烂多彩的春天。高铁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拉近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距离。这次阳春三月的高铁之旅让我深深体会到,高铁就像一条文化走廊,串联起沿途的美景与故事,让我对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江南水乡的春天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沿着高铁的轨迹,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探寻和领略更多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春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