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那些年,我们曾这样走着(散文)

2025-04-29 09:51:10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鸟飞天,兽走地,沙脉埋在烂泥底。多年前一位南方的风水先生说出这话时,我们没有人会在意他的话。那时谁会在意飞鸟走兽,沙子更是随处可见,沙子还妨碍了庄稼的生长,农人想避它还惟恐不及,谁会喜欢沙子还有沙脉呢。那个清瘦的先生离开渡口时,他的小船叶片似地飘浮在茫茫运河上,像他说出的话那样轻微。

  我们这里有很多沙脉,与那些源自蒙山里分洪的河道一样,这些沙脉到了南边也是汇于大运河。沙脉通常很浅,拨开地面上的一层泥土,纤尘不染的沙子便露了出来,干净的沙子还带着清凉新鲜的气息,让人不忍去碰触,惟恐弄脏了它们。有人说这些沙脉是天生就有的,如同那些大山大海河流土地一样,沙脉也是大地躯体上天生就有的一部分。也有人说沙脉是山洪南下时淤积在河道里形成的,他们的理由是沙子里有贝壳。扁圆的贝壳如孩童指甲一般大小,上面浅细的纹路透着小巧而精致的韵味,捡到后让人不忍释手。偶尔我们还会从沙中发现石块似的白骨,白骨上有密密麻麻的蜂窝样孔隙。有人说这是龙骨,他们常把骨块碾成粉末仔细收藏在家里,外伤流血时,撒点骨粉就止了血。后来人们又从沙子里挖出比砖块还要大的象齿,甚至还有数米长的猛犸象牙。这些史前骨骸的发现,不禁让人想到这些象牙是偶然地融入沙中,还是史前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运动先把象的骨骸包裹在泥沙中,而后随着地质的变化骨骸各部位发生了位移而处于不同的位置,最终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这些无法验证的事情,让人感到了沙脉的扑朔迷离、神秘而复杂。

  随着楼房越盖越多,路越修越长,谁也没想到沙子也能成抢手货,工地上缺了它就会停工。见沙子也能卖钱,采沙也能致富,有人就打起了沙脉的主意,他们试探性地在沙脉上开始挖沙。村里有汤家和郝(he)家两大姓,两姓素来不和,起因就在他们的姓上,乡里人怕姓名上犯忌,郝(he)姓与汤姓天生就是难以调和的敌对关系。但在挖沙这事上两家长老的意见却出奇地一致,他们都不希望有人挖沙,说这样会坏了村里的风水。但他们的话进不了年轻人的耳里,年轻人会抱怨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究风水,风水好也没见到村里人都富起来。长老的家里不缺钱,他从不会分给别人半分。在自家地里也不让挖沙,这也管得太宽了,总不能让人一直穷下去吧。

  见村里有人挖沙挣了钱,皮二峰也成立了挖沙公司。与人多势众的汤家郝家两大姓相比,皮家的人口少,在村里是没有份量的小户,与他合伙采沙的也是些小户。这些人先前常聚在一起打牌,喝酒。二峰能喝,时常喝到面红耳赤,说话时舌头发硬打结这才摇晃着回家。因为二峰赢的时候多,牌友们常玩笑地说他像狗一样机灵,时间久了二峰这个名字渐渐地被人忘记,二狗倒是被叫开了。二狗赢牌的事在村里传开后,汤家和郝家的年轻人也来挑战过,但二狗照旧赢了他们,替那些小户解了气。原来,村里每逢旱季,河里与井里的水也会跟着变少,浇地时汤家人总是先占着河道与水井,等他们浇好了才会轮到那些小户,这时水已快干涸得见底了。到了收获的季节,收割耕种的机器会变得十分紧张,汤家又把持着机器先收先种。更可恨的是,有的汤姓人会仗着人多势众,故意越界把种子种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小户们平时受够了汤家的欺负,大家都拿二狗当领头的。二狗不怕得罪大姓,争不过他们就打,打不过就报警。因此,二狗与这些小户合在一起采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郝家人还好点,他们结伴进城去做生意,心思已不放在土地上。

  起初,因为汤家人多,采出的沙子很快被他们堆成了一个个连绵的沙山,远远望去像是立在大地上的一道黄色屏障。到汤家拉沙的卡车常排有一二里远。等待装车的过程无聊而难熬,有人便动起了歪心思。他们就给发货的汤老三送烟送礼品,或是请他到城里吃饭喝酒、唱歌捏脚。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汤老三收了别人的好处后,便让这些人随到随装无需等候。汤老三赚了吃喝还不满足,他这人的心贪,后来收到沙钱后只是象征性地上交一些给财务,余下的大头则装进了自己的兜里。

  二狗为人豪爽,见到拉沙的司机不是上烟就是敬茶,从不会为难他们。拉沙的司机误了饭点也不怕,二狗早让人给他们备了饭菜。那些拉沙的司机们就渐渐地跑到了二狗这边。为了能让他们及时装上货,二狗又从周边村里雇来众多帮手,他的沙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着,后来远远地超过了汤家,跟着他的人分到的钱也越来越多。

  汤家人眼见自家的生意越来越差,到手的钱越来越少,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都对汤老三不满。汤老三最清楚其中的原由,他害怕族人的责怪,便把责任推到二狗身上,说二狗的沙场故意压价,还贿赂客人,抢走了他们的生意。在他的怂恿下,汤家人堵住了通往二狗沙场的道路。运沙车被堵,二狗并不着急,他让人报了警,警察来到后警告汤家人别耍小心思,做生意要懂得正当竞争。在众人的观注下,二狗亲自驾驶着挖机推平了道路。

  道路的事刚平息,二狗又迎来了安全大检查。好在二狗平时没少在安全上下功夫,该有的防患措施都有。一个农民出身的沙场老板竟舍得在安全上投入,这样罕有的事让安检人员也楞住了。他们便把二狗的沙场树为标杆沙场,并让周围的沙场都向他学习。汤老三知道后恨得牙根发痒,他想借安全为难二狗的计划又失败了。汤老三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过。族人们怀疑他贪占了沙钱,大家在路上见了他像见到狗屎一样地扭过头去。要不是他大哥在县里做官,二哥当着村长,大家早就换了他。心里憋着一肚子气无处发泄,有人就干脆投到了二狗这边。

  大伙昼夜不停地采挖着,沙脉上挖出了一个个汪塘,汪塘挖通后又成了河流。沙子越挖越深,采挖也越来越费力了,后来大伙不得不用上了喝沙机。机器一开,沙子随水就抽上了岸。当大伙干得正欢时,有一天上面突然叫停了采沙,说这样下去会毁坏了耕地。大家突然变得无事可干,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曾有人看到郝家人回乡祭祖时,他们对着沙场指指点点说了半天,因为不好靠近,谁也不知道郝家人说了些什么。郝家人走后不久,上面就叫停了采沙,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有人说郝家在城里的生意不顺,他们是不是把生意不好的原因归结为采沙毀坏了风水,偷偷地在中间使坏断了大家的财路。

  二狗不这样想,他觉得喝沙机昼夜不停地喝着沙,就是金山银山也有喝光的那一天,沙场关停是迟早的事。沙场关停后不久,从城里回来的人说道,建楼的工地比过去少了许多,既使沙场不停也难挣到钱。

  曾经热闹的沙场沉寂了,越来越多村民结伙到城里去寻找新的机遇,不久他们又迎来了新的人生高潮。人生忽高忽低,那些年我们就这样走着,凭着本能在世间逐利而行,不计后果地向自以为是的高处攀爬着。谁也不去想这样对不对,谁也想不通这样对不对。在自然面前,我们的目光总是有限的。

  留在家里的二狗在沙河里养了鱼,又在沙河两岸种上了花草供人来观赏,他觉得这是他欠了沙河的。他甚至还想着以前的鸟飞天、兽走地。

《那些年,我们曾这样走着(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父亲逗鸟(随笔)
  • 三亚之旅是碧海蓝天下的人生新篇(散文)
  • 给自己撑一把伞(散文)
  • 初为人母(散文) ——我的回忆录四
  • 吃素(散文)
  • 清明依旧
  • 走进金泽观古桥(散文)
  • 网间的凡尘(散文)
  • 煤油灯(散文)
  • 岁月的深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