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可可西里的藏野驴(散文)

2025-04-27 22:30:13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时候,时间已为午后,109国道两侧,画风居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雨停了,天晴了,远山不见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而草原的尽头,是苍茫的雾霭,迷迷蒙蒙的,浅蓝色,毛玻璃一般,并没有水雾,也不见蓝天,更没有碧水,就那样茫茫苍苍的,混混沌沌,笼盖四野。

  这里曾是人类的禁区,可可西里山脉的西藏羌塘至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西部上下,与其西北部的新疆阿尔金山山脉连接的广阔区域,是羌塘无人区、阿尔金山无人区和可可西里无人区三大无人区连成的一大片,面积接近60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与湖南省面积的总和,相当于三个河北省的面积。历史上的这片土地,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动物以外,几乎没有人烟,曾经有人来这里探险,大多因为没有食物补给,或者因为迷失方向,便永远留在了这里。这里俨然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怖的世界。

  然而,随着109国道的开通,还有青藏铁路的建成,以及各种科学考察的深入,再加上各民族牧民的牧场拓展,往昔的无人区,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也因此,才有了像我们一样的游客,也可以壮着胆子,来一次自驾穿越旅行。只不过,我们只能沿着109国道行进,并没有敢向无人区腹地前进一步,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体验无人区特有的野性。

  看见了吗?绿色的草原与苍茫的天地之间,一只红棕色的家伙已经发现了我们,它停下了吃草的动作,四蹄站定了,昂起头来,竖起两只长长的耳朵,远远地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停下车子,走到路边,对着它,举起相机。

  这是一头漂亮的小叫驴,比在山南哲古措拍到的那头漂亮得多了。它已经完全褪去了越冬的绒毛,换上了清清爽爽的夏装,红棕色的头面脊背,棕白色的鼻梁、脖颈、胸腹部,毛色鲜亮,界限分明,倘若在河北老家见到这么一位,我绝对不能叫它为驴,极有可能认为是它的升级版——骡子了。

  然而,它当真是一头驴,一头漂亮的藏野驴,雄性的,接下来它那调皮的行为,将它的小叫驴的本性与“驴脾气”暴露无遗。

  你猜怎么着,它站在那里见我们并不着急走路,也不向它靠近,居然“咴儿咴儿”打了两个响鼻儿,然后跳起四只蹄子,将身体横过来,昂着头,晃晃长脖子,抖搂抖搂鬃毛,甩一甩尾巴,向前跑出去十几步,而后,猛然调转身子,给我们留下一个圆滚滚的屁股,还有甩来甩去的小尾巴,颠着小碎步,向草原深处一颠一颠跑去了。而且,一边跑,还不忘回过头来看看我们,随即再一次昂起头,“咴儿咴儿”地叫两声,蹦来跳去,摇头晃脑,一副挑衅且瞧人不起的模样。尤其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它跑出去二三十米以后,再一次站定了,翘起尾巴根,当着我们的面,拉出一串驴粪蛋儿……

  这家伙哪里只是调皮,简直就是赖皮,颇有些流氓习气的无赖驴。哦,也该补充一句:小叫驴,就是驴子里的雄性,公驴,因为它们喜欢扯开嗓子大声鸣叫,故而称叫驴。

  再往前走,藏野驴越来越多,草地上,山坡上都有,不过,它们都没有那头小叫驴那般调皮,而是专心吃草,对我们的拍摄并不理会,只在发现我们慢慢靠近时,虽然不情愿,但也并见不恼怒,而是赖洋洋地溜溜达达避开了。

  接下来的一幕就比较难得了,我拍到了藏野驴一对母子。虽然距离较远,大概一百米左右,但对于我600的长焦镜头来说,驴子是绝对的“庞然大物也”,因而,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能辨得清晰。

  起初,那头小驴驹子是趴在草地上的,也许是太累了,也许它的确还太小,还不能长时间站立,但远远看到我们向它们母子靠近的时候,它随即本能地反应要站起来。它将前腿跪在草地上,撅起小屁股,再把两条后腿先站起来,一耸身,四条腿都起来了,只是腿并没有伸直,也没有站稳,跌跌撞撞地几次以后,才稳住了身子。——看样子它出生还没有几天。

  藏野驴妈妈似乎并没有在意我们靠近,一直埋着头,专心致志地吃草,等小驴子跌跌撞撞靠过来,也没有多看一眼,包括猫着腰,借着土坡的掩护,试图慢慢靠近的我。

  然而,藏野驴母子还是走了,虽然驴妈妈一直低着头,也不曾看我一眼,但它们走得很坚决,也很坦然,慢慢悠悠的,一步一踱,像是遛完娃归家一般。一抹斜阳映照过来,点亮了它们母子的背影,哦,我分明看到了,驴妈妈的左边臀部,居然还留着大片的斑斑血污,是她生产的时候留下的吗?那小驴驹子果然新生不久。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人类的禁区,但是动物的天堂。

  沿着109国道继续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行进,路两边的草原上,不时有藏野驴觅食,因为已经拍过多次,也就不再新鲜。大概下午18:30左右,路的左侧山坡上,出现了一大群藏野驴,目测有三四十只的样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分散在山坡、山麓间,在斜射的阳光下,埋头吃草。这么大的规模还是第一次见到,于是,停下赶路的车子,走下109国道,借着沟沟坎坎的掩护,慢慢向野驴群靠过去。

  靠近藏野驴并不可怕,即使野驴的个头不知道要比藏狐大多少倍,也不用害怕。小时候骑过驴背,赶过驴车,也套着毛驴拉过磨,家养的驴是人类的朋友,是温顺且小型的“头伙”,只会干活,不会反抗,即使反抗也不用害怕,中学课本里读过《黔之驴》,知道它也就那么两下子,黔驴技穷吗。现在,在河北,尤其是在保定、沧州、石家庄等城市,几乎每条街上都有驴肉火烧店,等它们没有了劳动能力,那就卸磨杀驴,然后把它们的肉做成全驴宴或者夹到火烧里,脍炙人口。驴是食草动物,头上又没有顶人的犄角,怕它做甚。

  西藏野驴是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马科、马属、藏野驴种大型食草动物。身高140公分,头体长可达两米多,体重250—400公斤,比家养的驴还要大得多,藏区的人们喜欢叫它们野马。

  靠得越近,拍得就越清晰,细节也就越好看。这一群大多为雌性,身上还长着没有褪尽的绒毛,斑斑驳驳的,体毛不光滑,也不怎么鲜亮,它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脚下低矮的青草上,个个的肚子圆鼓鼓的,盛夏时节,是它们一年中最幸福的季节。

  

《可可西里的藏野驴(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请为孩子守护一片自由的天空(散文)
  • 莲湖(散文)
  • 紫茉莉,至死不渝的爱恋(散文)
  • 喜获墨宝嵌名诗 文 / 妍冰
  • 阿有公(散文) ——阿有公
  • 回乡祭祖(散文)
  • 迎春花开(散文)
  • 在外婆家的日子(散文)
  • 樟树的春天(散文)
  • 油菜花香(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