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笔下文学 文学评论内容页

曲水重山展画屏(散文)

2023-01-19 15:08:12 原创 文学评论 手机版
2020年3月,大女儿在网上找人给我们两口子制作了一本相册,相册的封面上有一幅合家团圆的年画,年画上头有三个大字:“爱·陪伴”。

  扉页上,有我手写的一首《长相思》,全词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曲水重山展画屏。鸳鸯缱绻行。

  体轻灵。神轻灵。大美无言开笑容。喜存相簿中。”

  相册里,共有九十六张照片,都是我和老伴儿旅游途中留存的。其中,我俩合影二十九张,我的二十六张,剩下的四十一张,都是我老伴儿的。我俩的合影,我的单人照,都是别人拍的。我妻子的,全是我拍的。

  因为是旅行途中所拍,这些照片的背景都是室外实景,不是自然山水,就是人文景观。所以,才有“曲水重山展画屏”之句。我俩,就是画屏中人。

  孔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来有福,可以夫妻携手,畅游天下,尽享天地无言大美,焉能不喜笑颜开?所以,才有“大美无言开笑容”之句。

  我们俩的童年和少年,都泡在苦水里。

  大饥荒年代,我们弟兄五个。大哥,十二岁,刚上初中,因为几张饭票,上吊而死。四弟和五弟,连病带饿,夭折在襁褓中。我和二哥,勉强熬过来。而我,曾经因为丢失了一天的饭票,饿得晕厥过去,要不是我娘发现得及时,很可能小命呜呼。

  我老伴儿,还不记事儿的时候,她娘就改嫁别人。她跟爷爷奶奶过,直到跟我结婚。他爹,再婚,后娘又生了五个孩子。对她几乎没有尽过一点儿当爹的责任。我老伴儿这一辈子,既缺失母爱,也缺失父爱。我看见过我老伴儿童年时期的一张照片,脸庞稚嫩娇艳,眉间,却有一个极鲜明的“川”字,那是因为长期缺失母爱和父爱导致心情抑郁的岁月烙印。

  在千万亿人中,两个苦命人,相互恋爱,心心相映,结合一起,这是何等难得的机缘啊?

  结婚以后,我当高中老师,一直忙于工作,天一明,爬起来去学校,晚上十点之前,很少回家。除了三顿饭和睡觉,几乎都忙碌在学校里。周末和假期,也经常忙于工作。同事中,有人当面笑称我“工作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责任——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养家糊口的家庭责任——驱使我必须拼命工作。家务活,抚养两个女儿的任务,几乎都落在她身上。可她也是工作家务两头忙。出门旅游,与我们,风马牛不相及,想都没想过。

  一个在贫困地区当老师的人,虽然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收入却很低,每月的工资,连带她当职工上班的工资,勉强能供得上我俩和两个女儿的日常生活。后来,她又下岗,家里只靠我一个人的收入,更是捉襟见肘。直到两个女儿结婚,我俩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一直到我临近退二线的时候,我县教育系统为老师们建设“园丁小区”,我想买一套125平米的楼房,825元一平方,总共也就十万元多一点儿,我也拿不出来,只好借了大部分钱,才买了一套房。2007年,我退二线之后,去新疆某私立学校打了两年半工,挣了钱,才还清债务。这样的经济条件,哪里有旅游经费可以支配?

  老了老了,福气慢慢来。两个女儿都有了工作,成了家,家境也都不错,不用花我们的钱。我俩慢慢有了积蓄,也有了可以出门旅游的时间。尤其从2016年春天开始,我俩旅游的频率加快,到2019年秋天,除了国内旅游多次,还出国五次——西欧七国,北欧三国,东欧的俄罗斯和亚美尼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柬埔寨。

  本来,计划着2020年以后,继续出国旅游,要游遍世界五大洲。2019年冬季,新冠病毒开始肆虐,我们的出国旅游才不得不止步。即便如此,2020年12月31日,我俩又和年龄相当的其他四对夫妻一起,凑疫情松懈的间隙,抓紧时间,去广西做了跨年游,在德川瀑布前,隔着一条江,遥望对岸越南风光。回家没几天,因为新冠疫情严重,又被封控在家,没法出门旅游了。

  旅游途中,我背着单反相机,又带着手机。看见优美的自然风景,富有特色的人文风景,就要拍下来。几年过去,积累了大量的旅游图片,前前后后,少说得有几千张。觉得好的,就保留下来。一开始,保存在新浪博客相册里,后来,又存在QQ相册里,现在还保存的,至少得有大约两千张。

  当然,我还得给我老伴儿拍照,给同行的“驴友”拍照。有时候,想夫妻合影留念,就得请别人代劳。所以,我俩的合影照片并不多,那二十九张,也是几乎搜罗尽了的结果。

  说起合影照,我很惭愧。

  我俩结婚的时候,连个合影照都没有,主要原因,还是想省钱。等我们夫妻第一次合影的时候,已经是四口人家。

  1982年“五一节”期间,我们去郑州,给妻子看病,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在郑州二七塔下面,一家四口,请摄影师给照了一张合影。那是我俩人生第一次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

  这个相册里,2017年8月8日早晨,我俩在哈尔滨伏尔加庄园空中花园拍摄的照片,是我满意的一张。

  那一次,趁着暑假,我俩,让两个女儿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老老少少,一共七人,跟旅行团,到东北旅游。

  到了哈尔滨,头一天晚上,入住伏尔加庄园。第二天,天刚亮,我和老伴儿早早起床,一边散步,一边欣赏庄园景色。出门不久,就遇上了一位同行女“驴友”。

  我们仨,一起走到空中花园那里,发现风景不错。

  一座人工堆筑的高丘,坡坂上,草青翠,花鲜艳。高丘顶,是整个伏尔加庄园的最高点,有一群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红瓦白墙,尖塔高耸。二百多米的鲜花甬道,左右两条,从坡底直达丘顶教堂。

  平时,这里是哈尔滨很多年轻人举行西式婚礼的胜地,在到此一游的我们仨眼里,毋庸置疑,是一处优美的人文景观。

  我给我老伴儿和同行的女士分别照了单人照之后,那位女士提出来,要给我俩拍一张合影照。我当然喜出望外,欣然答应。我们夫妻俩,站在离教堂不远的地方,在草色青翠和花朵斑斓之中,照了一张合影照。

  照片中的我,穿一身短袖灰色运动衣。老伴儿,上穿红色运动衣,下穿黑色运动裤。我俩,干练简洁,最关键的是,我俩的脸,都微笑着,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笑。我老伴童年时眉间的“川”字,早就无影无踪。

  照片里的我俩,在优美景色的衬托下,显得幸福和谐。

  拍摄之前,我俩并肩站好之后,我将右臂搭在她肩膀上,对她开玩笑,“咱就在这里照一张合影,权当是补一次西式浪漫婚礼。”

  老伴儿听了我的话,莞尔一笑。我呢,肯定也止不住笑。

  那位女士很懂得抓拍,把我俩一起微笑的表情捕捉进镜头,成就了一张极好的夫妻合影照。

  旅游回来,意犹未尽,写了一篇散文,名字叫《补一场浪漫婚礼》。

  另一张,是2018年10月13日,在莫斯科察里津诺皇家公园拍摄的。我也挺满意。

  那时候的莫斯科,正处在银杏晕黄的季节。在察里津诺皇家庄园,我们一行人,漫步到一片银杏林里。高而粗壮的深赭色树干上,岁月风霜凿刻的皱褶,昭示着银杏树生命力的顽强和漫长。一棵棵树冠,披覆着杏黄叶片,漫漶成杏黄色丘峦。随着微微秋风,银杏叶悠悠摇曳,摇曳出窸窸窣窣的低音合奏曲。小树林的地面,铺满了厚厚的银杏叶,犹如一层银杏地毯。漫卷的银杏叶,给秋天渲染温馨。

  我们一行人,大多过了六十岁。花甲之年,在八千多公里之遥的异国他乡,邂逅银杏漫卷,赏心悦目之余,倍感温馨。一行人,个个欣喜若狂,让我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留作纪念。

  我发现一张枣红色长条椅,是很好的道具。人坐在上面,背景里,既有银杏树,又有满地的银杏叶,在镜头里,画面非常优美。就让一行人轮流坐到长条椅上,单个的,每人一张;夫妻同行的,照合影。

  给他们一一照完了,同行的王君主动提议给我俩拍照。

  我让老伴儿坐在长条椅上,我站在后面,左手扶着她的肩膀。还没摆好姿势,同行各位就起哄,“笑一个!笑一个!”

  那一刻,不笑,就辜负了银杏叶的温馨。不用他们催,我们的笑,就从心里流淌到脸上。

  这张照片,我大女儿看到之后,说:“这一张最好!”

  我也认为最好。

  大约两个多月之前,我和老伴儿一起,到一家照相馆,让摄影师给复制了一张将近一尺宽,一尺半高的大幅照片,加上框。拿回家,挂在我俩床头上。只要走进卧室门,照片里的我俩就对着我俩笑,也对着其他走进卧室的人笑。这张照片,是我们新家墙壁上悬挂的唯一一张照片。

  其它的,国内,在东北松花江畔,在长白山天池旁,在虎峰岭溪流瀑布前,在四川九寨沟风景区内,在四川武隆山天坑天生三桥的那把大刀形状的石罅前,在厦门胡里山炮台,在福建南靖土楼前,在南靖云水谣古镇的刻石旁,在湖南城步南山紫阳峰顶,在湖南邵阳市新宁崀山风景区八角寨骆驼峰顶的栈道上,我俩一一合影留念;国外,在德国法兰克福罗马广场,在莫斯科卡洛明斯克庄园,在圣彼得堡海军学院前,在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涅瓦河畔,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校园里,在新西兰奥克兰城郊公园草地上,在新西兰罗托鲁瓦库瑞公园里,在挪威奥斯陆生命主题公园里,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后岛,在赫尔辛基西贝柳斯公园门口的竖琴雕塑前,在去奥斯陆的游轮上,在柬埔寨洞里萨湖游船上,在柬埔寨暹粒塔普伦庙遗址,我俩一一合影留念。

  每一张照片,都是动态流动的岁月中一刹那间的静态分割,都是风景各异的背景衬托下美好时光的留存,都印证着我俩老来的幸福生活。

  这个相册的封面上,“爱·陪伴”,真是再好不过的概括。

  我的“曲水重山展画屏”一句,化用自苏轼的《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苏轼原词曰: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据说,这首词,是苏轼离家远行时,回忆起当初和妻子王弗从初次“画屏初会遇”到“那时绣帘相见处”的第二次相逢的甜蜜与彼此爱慕。

  仔细想想,如今,我俩旅游途中的美好幸福,比起当年苏轼夫妻俩被四处贬谪的颠沛流离,简直幸福得掉了渣。

  

《曲水重山展画屏(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