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笔下文学 文学评论内容页

三叔的油饼(散文)

2023-02-19 09:00:26 原创 文学评论 手机版
三叔七十多岁了还经常骑着双轮摩托车到处跑,身体还算硬朗,不减当年。年轻时的三叔风风火火,嗓音高,人麻利,做事干脆大气,能说会道,走市场搞营生,方圆十里八乡无人不知,现在老了,还是做事干练,知理数。

  说三叔的油饼并不是三叔会炸油饼,而是小时候经常能吃到三叔买的油饼,记忆犹新,回味油香。现在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吃油饼成了家常便饭,已不稀罕,甘肃一带喝罐罐茶配的就是油饼,但小时候吃油饼纯属奢侈品,七十年代整个国家也不富裕,北方农村更是生活艰辛,虽然能吃饱肚子,但想吃饱吃足白面还成问题,白面油饼更是非常稀少。除逢年过节能吃上一点,但还是解不了馋,其余时间都是杂粮面,并且还不充足。

  油饼,是通过小麦面粉、盐、小苏打或发酵粉,加水和面,室温下发酵,做成圆饼状,中间切缝,再放入油锅炸熟而成的面饼。现在人富裕了,油饼里还加入了牛奶鸡蛋,吃起来柔软酥香,是甘肃定西一带的名小吃。七八十年代是北方农村待客的上乘佳肴,也是走亲访友的好礼物。

  说三叔的油饼,还要从赶集说起,小时候我们小孩是没有钱的,甚至连二三元钱的学费都缴不起,要一直等到鸡下蛋卖了钱积攒够了大人去学校亲自交给老师,小孩是沾不上钱的,怕丢了或乱花。那时候我最喜欢跟三叔赶集,因为集市上有卖油饼的,三叔心疼我自己却舍不得吃,只要赶集我跟着,总要买一个油饼满足我的愿望。家里离集市要十多公里,步行一小时多才能走到,但每次跟三叔赶集都很兴奋,来回四十多里路从不感到累。跑那么远目的就是为了能吃一个油饼。那时候的油饼很环保,油是纯正的胡麻油,没有任何参假,面是自己种的麦子磨的面,不像现在油本身就不纯正,多种油混合一起,重复使用的老油,甚至还有加工的地沟油,面粉也不知道参入了什么,白得不舒服,甚至有的黑心商家为了赚钱,不顾食品安全,炸的油饼面里加上洗衣粉,为的是面冲得开又虚软,品相好。

  三叔每次赶集就是倒卖牲口,东家收来的驴马卖给西家,倒腾一点差价来养家糊口。记得有一次,我跟着三叔赶着驴到交易市场,等三叔给我买了油饼,我就边吃边去街上转游,那时候小不懂事,才五六岁,遇上同队的人就跟着直接回家了,没给三叔打招呼,三叔等和别人交易完牲口,到处找不到我,急得团团转,那时候信息没有现在发达,通讯靠嘴,通行靠腿,最终三叔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同队人处打听到我跟着大人回去了,他才回的家,那次我虽然没有挨揍,但三叔再赶集我要跟就不让去,说我不听话,可最终还是没扭过我的死缠硬磨,一到集上,人多时我紧紧抓着三叔的手,怕走丢了,可每当油饼到手就放松了警惕,后来三叔也知道我不会走掉,油饼一买好就交待我怎么回家,如果我没找到认识的大人,就继续来交易市场找他,然后就忙乎他的生意去了。如次来来回回,每次赶集,我只要油饼拿到手就再也不跟三叔了,开始自由活动,遇上同队的伙伴还要炫耀一下。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时隔40多年。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上学后,慢慢的也很少赶集,家庭生活也逐渐变好,油饼也逐渐退出了好吃的行列,不为所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民间,油饼的种类繁多,越来越五花八门,期间也无数次地品尝过各种风味各异的油饼,但真正让我印象最深,回味无穷,铭刻在心底的还是当年三叔的油饼。这应该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段苦涩记忆,更是当年农村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前几天去看望三叔,三叔端上来的是油饼,熬的是罐罐茶,我吃了两口,说怎么也找不回小时候三叔买的油饼的味道了,三叔笑了。

《三叔的油饼(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