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和暖的晚上,要不要出去走走呢?正纠结,儿子来电话了:“妈你在家吗?我姑父给拿的荠荠菜,我给你送上去?”
“拿你那儿吧。”儿子那儿人多,亲家母亲家公帮忙照顾米宝,正好可以尝个鲜。
“很多,两大袋呢。”
我笑了,这个小陈啊,又是这样,恨不得把所有的荠菜都掳回家。要是搬得动,他会把整片的田野搬回家也有可能。
小陈是小姑子的夫君,比小姑子年长几岁,已界花甲。之所以称呼小陈,一是习惯,年轻那会儿一直这么叫,不好改口。二则因为他看起来很年轻,这么叫一点儿不违和。
儿子还要回他自己家,便没让他上来,我自下楼去取。春日的饭后辰光,小区里人来人去,大门口车来车往。夜色不寒,春风不漾。我提了这沉甸甸的荠菜往回走,开始发愁:这么多,可怎么择得完呢。
有一种错觉,世间这片田野是属于小陈的。你看,从春草萌动开始,他便开启了和大地亲密接触的时光:挖白蒿、掘小蒜、采荠菜、捋槐花……蒲公英就不用说了,似乎一年四季不断。
前些年没有羁绊的时候,春天我们也常常流连于山间地头。一大群十来口人,带着趁手不趁手的“武器”,带着烧饼水果,开着车轰轰烈烈地上塬进山。塬上多果园,园中土地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杂草鲜见。有细心的朋友说,果园里有野菜也不要去挖,怕打药。所以我们单找田间地头,或者撂荒的坡地。不知不觉便进了山,把车停在山梁上,两侧的灌木依旧黧黑。极目远望,一片一片的浅粉淡白涂抹在深灰浅灰的底色上,那是桃花梨花正在盛开。山野回环又旷远,像一幅层次分明的水墨画。山风习习,花香阵阵。我们踏青的心思不在于挖野菜,而在于那一份融入春天的乐趣。看看远山,闻闻花香,听听鸟鸣,吃吃喝喝。某种程度上,就是求得浮生半日闲。借着挖野菜的名义,嚼一口烧饼,就一口春风。所以成果有限,悠哉悠哉,不似小陈这般“贪婪”。后来耽于天伦之乐,虽依然惦记着春山春闲,到底只是惦记。每每以为春天还长,可一转眼发现已是绿肥红瘦,夏木阴阴了。
不过还好,这春天的美味没有被耽搁,因为小陈开始了接力。初始收到小陈送的野菜,很惊喜。因为那一年一度的美味,如若错过便要再等一年。但渐渐发现,这惊喜太饱满,成了负担。无论槐花、蒲公英,都一如今日这荠菜,太多了,多的让人发愁。
我是极喜食野菜的,但这些野菜娇嫩,不能久放。——千万不要以为野菜就皮实,这些菜略略多放两日便不再新鲜。不新鲜就很难择出来了,只好心疼地扔掉。尤其槐花,当天采的如果装在塑料袋里隔了夜,哪怕闻着再香,大抵也只能倒掉了。我干过这样的事,收到槐花时已隔了一日,收到后又没有极时处理。倒掉的时候心中有愧,仿佛轻慢了小陈对春天和田野的喜悦与膜拜。试想,他在捋那些槐花的时候该有多开心啊。后来有了经验,收到后便及时清洗,焯水,挤干水分放冰箱冷冻,吃的时候再取出,依然新鲜。
所以,当我把这一包荠菜拎回家,当即决定不再出去溜达。于是,找出一个大的面盆,坐在沙发上,打开听书软件,点开一篇“我读经典”,在大咖们的滔滔不绝中开始择菜。仲春时节,荠菜已然出现老态。拿起一棵,根底部大约十数枚叶片都已发黄发硬,于是索性拿出剪刀,留嫩芯,余者一刀剪除。还有多头的,手掌一般大,仔细看,却只有几个嫩芯可以吃,于是逐一掐下,团在一起不过掌心般一撮儿。这些荠菜,有些根部带着泥土。我想了想,似乎最近没有下雨啊。哪里挖的呢?大约是某个背阴的洼地吧?还有个别青草带着一坨泥土和荠菜紧紧缠绕,扯开仔细辨,相看两不识。居然还有一棵木耳,四五只耳朵簇在一起,比依附的木头小得多。小陈当时一定也发现它了吧?这一棵憨憨的木耳,着实让人惊喜。
两节经典播完,袋子似乎还很满。再看看面盆,嫩菜叶子虚虚地浮起,像个草丘,倒也可观。于是再点开一篇经典,继续。腰好困啊。要就着垃圾桶,尽量避免菜叶、土屑掉落,左胳臂肘便一直支在腿上。渐渐地,哪里都开始不得劲儿。不止腰,还有胳臂、腿。袋子里的荠菜终于开始肉眼可见地减少。面盆里的嫩叶也肉眼可见地增加。原本空洞的垃圾桶已被装满,以至于我不得时不时按一按。面盆开始冒尖了,袋子也终于见底了。我把垃圾桶里的菜叶重新装回袋子,——就是想用同一只袋子来衡量一下被丢弃的到底有多少。居然,还是一袋。不由地笑了:不知道是袋子神奇,还是小陈神奇。
又点开一篇经典,开始清洗。大小三个盆,分了三部分,分别清洗了七八遍,终于,沉淀于盆底的泥土不见了。不放心,又用大盆接了宽水,放少量菜,菜便飘浮于水面,再捞出。洗净的菜显出翠色,比之前更加出挑了。锅里仍然放了宽水,放少量盐和食用油,待水开放入洗好的菜,瞬间,那荠菜便又换了一件新绿的衣裳,青翠欲滴。翻个身,停几秒,捞出放冷水中投凉。分了四次,全部焯完。然后又分了四次把水挤干。我那一面盆斐然可观的荠菜,便成了四个拳头大小的绿菜团。扯下两个保鲜袋装好,放入冰箱,待闲时做饺子或包子吃。
等我做完这一切,看看表,已过了十点半。想着,这要做了包子,得请小陈吃几个,又想,他能给我送这么多,自己断乎少不了。再说,我对自己拌馅儿的手艺还真的没底儿。这世间美味的食材太多,但擅长黑暗料理的厨师也不少。没准儿这美味给自己搞砸了呢,这概率太大了。也便淡了这颗热忱的心。
热忱的心。是的,小陈便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自然,更热爱那些自然的馈赠。我有时候想,那些荠菜啊、槐花啊、蒲公英啊遇到小陈可真不幸。但凡被他发现,铁定无一幸免。你看看他的战利品便明白,不洗劫一空是决不肯罢手的。又想,这原本就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也许它们一直在盼着人类惠顾呢。不然,它们只有独自零落成泥,或者在霜刀雪剑中凋零。
小陈热爱自然的馈赠,更乐意把他热爱的野趣分给亲友品尝。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他送分享给家人朋友的不止是花香,更是春天,是四季,是陌上生机,是山野清风。他的分享除了新鲜的野菜,也有晾制成茶的。他晾制的干蒲公英,色泽青翠,仿佛忽然定格的青春。还有干白蒿,青翠胜过毛尖。蒲公英泡水,清热解毒。白蒿加入红枣煮水,清热利湿,补中益气。年前新冠铺天盖地,有说蒲公英有辅助疗效。小姑子在群里说:家里有很多,谁需要了吆喝。不用问,都是小陈的库存。有时候收到他送的新鲜野菜,也想晾干泡水喝。就找出高粱秆编的盖帘,透气性很好。把蒲公英、白蒿虚虚放好,置于阴凉处,每天翻一遍,细心呵护,但它们还是如霜打了一般,蔫了,黑了。小陈是如何做的呢?那种鲜艳的色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脱水前的样貌。对,他做的不像晾干,更像脱水技艺。下回见他一定得好好取取经。
特别愿意亲近自然的人,生活大多追求原始的素朴。以饮食为例,没听说小陈不喜大鱼大肉,但听说他极钟情吃面。中原人的面条,种类很多。如:汤面、捞面、烩面、卤面、炒面、哨子面……小陈喜欢吃捞面。用小姑子的话说,一天三顿面都吃不够。捞面做法简单,无非做浇头儿的菜不同。不过如此喜欢面条的人,大约对菜的要求也不高,有什么吃什么就行。
特别愿意亲近自然的人,大约都有一颗不老的心。这个从他的面相上也可以得到佐证。近六十了,但看上去至少年轻十岁。我们平时见面不多。春节见他,依旧黝黑清瘦,没有中年人的油腻。西装革履,很有几分干练。话亦朴实亲和。整个人让人想起老子的一句话:“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种境界,也许和他的田野不无关系吧。
滚滚红尘,实在是,每个人都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野。
【流年·故人】小陈的田野(征文·散文)
《【流年·故人】小陈的田野(征文·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流年·不舍】泡沫(征文·小说)
NEXT ARTICLE“杉”水有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