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掰玉米(散文)

2025-02-14 22:51:43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当第一缕秋风拂过田野,大地便奏响了丰收的序曲,而玉米地则成为了这个季节里最热闹的舞台。

  掰玉米,那是一场人与土地、人与庄稼之间充满温情的画面,每一个动作都是劳作,每一个瞬间都是生活。玉米地在秋天里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粗壮的玉米秆整齐地排列着,每一株玉米都像是一个怀揣宝藏的人,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鼓掌欢迎,像是庆贺丰收。

  天还未亮透,村子里就已经热闹起来。人们像是听到了丰收的号角,早早地起床,收拾好工具,便朝着玉米地进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劳动的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清晨的空气中,驱散了秋日的凉意,迎来了生活的新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有耕耘过,才知道收获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走进玉米地,人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干活了。他们先把腰间的布袋系紧,或者把背篓调整好,这些简单的工具将成为承载玉米的“小仓库”。对于经验丰富的人来说,掰玉米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的活儿。他们走进玉米地,就像走进了自己熟悉的宝藏世界。只见他们熟练地找到一株玉米,用一只手像温柔的母亲握住婴儿般握住玉米棒子,另一只手则如力士般用力一掰,“咔嚓”一声,一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就被掰了下来。那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是秋收奏响的第一个音符,开启了丰收的乐章。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玉米地里如鱼得水,他们身强力壮,干起活来就像一阵旋风。他们冲进玉米地,双手左右开弓,像武林高手,伸手一拽,两边的玉米棒子便乖乖的落入手中。不一会儿,身边的布袋就装满了玉米,沉甸甸地坠在腰间。他们的额头渗出了汗珠,那汗珠在阳光下闪烁。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那笑容就灿烂高兴,这是劳动的快乐,这是丰收的喜悦。老人常说“庄稼靠人管,人勤地不懒”,这满地的硕果累累,谁看了都高兴,谁看了都有劲。

  姑娘们也不甘示弱,她们如同轻盈的燕子穿梭在玉米秆之间。她们虽然力气小,但手法娴熟,小心翼翼地掰着玉米,尽量不损伤玉米秆和叶子。因为这些在收获后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她们的手指在玉米棒子上轻轻一勾,玉米就变成听话的孩子了。老人们虽然行动不如年轻人灵活,但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一旁指导着年轻人,先干这个后干那个,要有头有序。“种地不懂行,好比瞎胡忙”,老人们的经验,让掰玉米的工作更有成效。在这片玉米地里,不仅有劳动的汗水,更有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就像这庄稼的生长,一代接一代,要代代相传。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但人们并没有懈怠,他们继续在玉米地里忙碌着,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一滴一滴地砸在土地上。“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读起来容易,但真正头顶着烈日劳动,那就是血和汗了。

  孩子们也来帮忙,他们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在玉米地里来回奔跑着,把大人掰下的玉米集中到一起,或者把装满玉米的布袋拖到地头。他们的小脸蛋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眼中充满了兴奋和好奇,这片玉米地对他们来说,既是玩耍的乐园,也是学习的课堂,既学会了劳动,也体会到了辛苦。

  中午时分,人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里,院子里堆满了金色的玉米,像是一座座金山。妇女们开始准备午饭,简单而丰盛的饭菜为劳作了一上午的家人们补充能量。大家坐在院子里,一边吃饭,一边谈论今年的收成。等短暂的休息之后,下午还要继续回到玉米地,完成今天的收割任务。“丰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这是对劳动的褒奖,也是对丰收的盼望,简单的饭菜,吃起来却格外的香。

  午后的阳光依然炽热,就像这劳动的热情丝毫不减。经过一上午的忙碌,玉米地已经被“开辟”出了一条条通道,露出开阔的土地。有留下来继续掰玉米的,也有赶着牛车往家里运玉米的。我最乐意的就是赶牛车了,空车的时候可以坐在上面,听着牛车的咯吱声,在摇晃中慢慢地走着。秋天的田野肃穆而安静,也让人肃然起敬。路边的野草开始泛黄,枝干上却挂满了小小的果实,它们也有它们的收获,真让人羡慕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地逐渐变得空旷起来,越来越多的玉米被收获。当夕阳西下,天边升起了云霞,整个玉米地都被笼罩在一片夕阳的余晖之中。此时的玉米地有一种别样的宁静和美丽,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拉着最后一车玉米走出玉米地,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被拉长,像是一幅古老的剪影画,有着田园牧歌的美感和温暖。

  回到家里,新的工作又开始了。拉回来玉米需要进一步处理,需要把外皮剥下来,留几片玉米皮,把玉米棒子编成串挂起来晾晒。剥玉米外皮也是一项有趣的活儿,将玉米棒子的外皮一层一层地剥开,就像解开一个个神秘的包裹。随着外皮的剥落,里面金黄饱满的玉米粒完全露出来,那金黄色的玉米粒闪闪发光,像是一颗颗金色的宝石,闪耀着丰收的光芒。

  夜晚降临,院子里亮起了灯,在灯光的映照下,玉米显得更加金黄灿烂。当所有的玉米都被整理好,人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屋内。虽然这一天的劳作很辛苦,但每个人都睡得很香甜。在丰收的季节,当然也会有丰收的梦,梦里都是收获和喜悦。

  接下来就要做细致的工作了,有的玉米会被留作种子,精心挑选那些颗粒饱满、形状规则的玉米棒子,将它们妥善保存起来,等待来年播种。来年它们将在土地里生根发芽,开启新一轮的生命,结下新一轮的果实。而大部分的玉米会被出售,这一年的家庭开支全在这一堆玉米里,剩下极少部分作为主食,可以做成玉米榛子和玉米面,玉米面可以做成窝头,到了青黄不接白面不够的时候,那可是主粮。然而我们喜欢的却是爆米花了,拿多少玉米做爆米花都不会心疼。到时候不但要浪费玉米,还要浪费父亲口袋里的几毛钱。他们可能会心疼,可能会瞪眼,管他呢?

  掰玉米的季节,不仅是收获粮食的时刻,更是乡村生活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一家掰玉米,有空的人家会前来帮忙。今天帮你,明天再帮他,这种淳朴的感情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大家在劳动中互相帮助,让丰收变得更有意义。

  这是乡村生活最有温情的一面,也是劳动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温暖。人们用双手劳动,洒下辛勤的汗水,这才有了丰硕的果实。劳动带来了生活的富足,劳动也唱响了生命的赞歌。

  

《掰玉米(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