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邑赏春
西安有个杜邑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据说是市内最大的草坪公园,有近9平方公里那么大,我去过两次,都是在每年的初春时节,是踏青赏春、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今年春天,时令刚跨进三月的门槛,本想再去一次,不承想一场倒春寒,让温度骤然降低,仿佛又退回到了冬天,但春的脚步并没有停下,该复苏的复苏,该发芽的发芽,该开花的开花,等到前几日暖阳高照,气温回升的时候,大地早已春意盎然,花红柳绿了。于是,上个周六,早早吃过午饭,我和女儿、女婿一家,顶着暖阳,便迫不及待地启车前往。
如今的西安市,除了高楼大厦密集林立外,最头疼的就是交通堵塞。尽管我们早有准备,走相对偏僻的道路,可哪里都是车水马龙,行走缓慢,五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竟四十分钟。好不容易到了杜邑遗址公园的中心地带——一片没有任何树木的空旷草坪,却找不到停车的位置。但凡稍微有点空隙,也挤满了车辆和行人。如此一来,我们只好沿着草坪四周的道路逡巡前行,可绕了一大圈,还是无缝可插。那一辆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汽车,如一道铜墙铁壁,把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坪围得严严实实。眼看着一个个临时帐篷在草坪上搭起,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风筝飞上天空,一群群花红柳绿的游人悠闲地或品茶,或玩扑克,或玩游戏,最活跃的外孙首先忍不住了,他抢着喊起来:“再不找个停车位,草坪上就没地方了。”“这有啥办法,谁让人这么多?”我女儿也埋怨了一句,随之绕草坪又寻找起来。
来车越挤越多,本就不宽的马路被堵得无法前行。一向好静的我赶紧说:“还是离开这里吧,到远一点的村庄看看去。”
于是,我们挤进旁边一条岔路,向更远一点的村庄驶去。
通往村庄的路并不顺畅,汽车也是一辆接着一辆,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都一起涌了进来。更让人惊讶的是,并不宽敞的村庄道路两旁,也停有一溜汽车,游人就在两边的花卉树木空隙处,搭起帐篷,摆好方桌与小凳,取出水壶和茶杯,休闲地享受生活。
我们也想在此扎营,可看了看不是没处停车,就是虽有停车处却没有可乘阴凉之地,只好一边继续前行一边欣赏风景。
说实话,往年我来这里,最远也就在公园中心的草坪处看看,根本走不到这么远。谁知这偏远的村庄地带,也是游人如织,可见,杜邑遗址公园之大,知名度之高,确实令我没有想到。
“到了,就这块地方。以前我们来过的。”姑娘的一阵惊喜,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刚要看向窗外,汽车已停靠在了路边。
一下车,便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道路两旁,各有一片不大的草坪。一旁是有花卉树木遮掩的草坪,一旁是空旷到几乎没有树木的草坪。有花卉树木遮掩的草坪,也许此时的太阳光太强,树荫下的游人便多一些,而空旷些的草坪,游人就少一些。我们本想找个人多的地方安营扎寨,却被空旷草坪中间的一棵大桃树吸引,便拿起小桌、小凳、躺椅、吊床及其他生活用品,来到那棵非常显眼的大桃树底下。
这是一棵主干粗壮且从根部不足一米处就分了好几个杈的大桃树,每一个杈至少也有碗口粗细,且呈弯曲状向上散开,形成一个直径足有四米的大树冠。树冠虽没有一片叶子,但却是满树盛开的桃花,如绚丽的云霞飘落在树梢,惹的蜜蜂成群结队地赶来,在花丛间忙碌穿梭,欢快舞蹈,贪婪地吮吸着甜美的花蜜。紧挨这棵大桃树的里侧,是一片茂密的树林,除了几棵同样的桃树盛开外,就是几棵杏树和梨树了,它们虽开有雪白的花朵,但远没有大桃树看得壮观与鲜艳,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我暗自庆幸,这艳压群芳的大桃树下,真是一块充满诗意的休憩之地,有桃花相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我正想去树林转转,看是否新发的胚芽和鲜嫩的野菜,却被女儿喊住了:“爸,收拾好了,快过来喝茶。”紧接着外孙也发出了邀请:“爷爷,快过来,吊床也绑好了。”说着,躺在跳床上摇晃起来。
我随之近前,果然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不大的小木桌上,摆有几个小茶杯,里面正冒着淡淡的热气。小木桌的四周,各放一张小躺椅,如众星拱月般将小木桌环绕,营造出一种惬意又舒服的氛围。起先,我以为这冒着热气的茶水,是从自带的保温壶里倒的,并没太在意,可喝着喝着,听到旁边有“呲呲”的声响,回目一看,原来是个小火炉,正烧着另一壶茶水。我惊讶道:“咋还有小火炉,真不嫌麻烦。”一旁的女婿接话说:“这有啥麻烦的?野外赏春,要的就是这感觉。这样才能彻底放松。”我笑了笑,没做回答,只顾品尝那散发着香味的浓茶。
悠然间,一阵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紧接着便是朵朵桃花,如天女散花般纷纷飞扬,飘落了我们满身,就连我端着的茶杯,也落了好几瓣,仿佛是春天寄来的粉色信笺,在杯中诉说着烂漫的话语。这场景,这花香,让我蓦然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在桃树下偷看《会真记》的情景。当时也是这个季节,一阵风将桃花吹落满身、满书、满地,成就了“落红成阵”的绝佳场景。
其实,刚才在路上,两边的花红柳绿,就已经在我的脑海闪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细条”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只是那拥堵的道路和蜗牛般爬行的车辆,驱散了我这份雅趣,无心去品味它们的优美境界和深刻含义,甚至在车辆最拥堵的地段,我还曾想到,假如孟郊生活在当下,是否还会创作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绝美诗句?说不定他不会,但也说不定这如此繁华的西安市,会让他在惊喜的同时,创作出更精彩的绝世佳句。
此时的我,躺在柔软舒服的躺椅上,和女儿、女婿悠然地品茶,看外孙不时在吊床上荡着秋千,感受阳光透过花的缝隙投射到脸上的那种惬意,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思绪又开始活跃起来,一些关于杜邑遗址的诸多往事涌上心头。
很早以前,我就听老人说,杜邑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尧帝儿子丹朱的后裔,所建唐国灭亡后,老百姓就迁到这里,所以称之为“杜邑”。周宣王时,杜恒被封伯爵,其封国为杜伯国。秦武公十一年设置杜县,汉宣帝改杜县为杜陵县,并在杜陵周边设置陵邑,即杜邑。
作为陵邑,杜邑主要是为了供奉和守护杜陵而设,是一个功能完备的小型城市,承担着为帝陵服务以及聚居达官显贵、富商大贾的职能的任务。如今的杜邑遗址部分被开发为杜邑遗址公园,就是西安市曲江新区,它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田园式郊野公园和文化旅游景区。
正是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遗址公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尤其是春季,踏青赏春者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试想,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西安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和快节奏的生活,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休闲之地去放松心情,积攒能量,然后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投入新的一天的工作。而这个有着以汉文化为特色的田园式郊野公园和文化旅游景区的杜邑遗址公园,正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自然而然就成了最热闹、最有诗情画意的休闲赏春地。
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这看似车辆拥堵、游人众多的宏大场面,不正是春游赏春的一部分吗?正如现代诗人卞之琳写的那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也许就是杜邑赏春的真正含义。
太阳下山的时候,我们驱车回家,尽管又是一路拥堵,但我依然欣赏到了不一样的春景。
二0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杜邑赏春(散文)
《杜邑赏春(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四十九岁的忏悔(散文)
NEXT ARTICLE走近西岑练秋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