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凤丹花开(散文)

2025-04-11 18:19:56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傍晚阴云密布,手机上天气预报显示有雨。妻子提前下班,我继续守店。不多久,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里牡丹花开了,问我要不要看?我脱口而出“等我!”

  还未进门,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香中带甜,甜而不腻,给人一种心神俱宁之感。我深吸一口气,潮湿的空气中都弥漫着花香。我快步走进院子,门灯余光向前平铺至院子西南角,涂染在牡丹花棵的主干上,促使褐色主干又神秘几分。直径一米左右的花冠随微风摇晃在夜色中,枝头的花朵却异常显眼。这株牡丹品种是白凤丹,花瓣洁白无瑕,薄如蝉翼,隐约间透着丝丝仙气。从未全闭合的花瓣缝隙里,可以看到金黄色雄蕊包裹着玫红色的雌蕊,在白如雪的花瓣衬托下格外醒目,像一对情深意切的年轻恋人,在皎洁的月色里相拥而坐。浅绿色枝叶围绕在他们身旁,随风摇摆。

  由于晚上缘故,大部分花苞呈半闭状态,枝叶间还藏有几个包裹的紧紧的花骨朵。我拿出手机,打开闪光灯,左照右照,上照下照,期间录了一段视频。由于光线微弱,照片上的花瓣变成了米色再仔细看又像是皮粉色,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与纯静。

  我徘徊于花棵周围,醉在这香气氤氲的夜色里。突然,天边划过几道光,没错!是闪电,随后低沉的雷声从遥远的天际缓缓走来。看着面前几十朵薄如蝉翼,含苞欲放的花朵,我心中不免担忧“如果下大雨,花瓣会被雨水打坏,这雨下得好不是时候。”曾有过一年,开花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大雨,花瓣被打得全是伤痕,让人心生惋惜。雨没有错,花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它们赶在了一起,这便是自然无常。担忧的同时,我开始安慰自己,这株牡丹已经长大了,粗壮的枝干,稠密的叶子,花朵已闭,定能抵挡住风雨摧残。

  回到家,我向父亲母亲说起牡丹花已开。父亲有些惊讶“诶?今年开的早两天呢,我记得以往都是四月十一号才开,应该和我浇水有关,施肥后,我浇了两三遍水了。”我把手机上照片拿给父亲看,又把我的担忧说给他。父亲安慰我说“没事,刚开不要紧。”随后我又拿给母亲看,母亲说“这花闭了,看不出好看,明天我自己去看。”此时窗外电闪雷鸣,后窗雨罩上传来“啪嗒……啪嗒”的声响。

  雨下起来了……

  女儿问“奶奶,下雨了,是不是麦子就不用浇了?”母亲说“这点儿雨,太小不管用。”父亲说“这雨得下上一夜,才能管用。”妻子放下饭碗,走去阳台看雨。我则心神不宁,既盼着雨大,又盼着雨小,雨依旧不紧不慢的下着……

  第二天一大早,我陪妻子来到后院。被春雨洗礼后的院子里泛着浓浓的泥土味。泥土味里漂浮着淡淡的清香气。院角处的牡丹花亭亭玉立,被雨冲刷后的叶片显得愈发翠绿,花朵更显娇嫩欲滴。洁白的花苞和昨晚一样,安静地端坐在枝叶间,娇艳可人。想来这春雨也怜香惜玉,不忍心伤害它分毫。少部分花朵呈半开状,大部分依旧保持含苞状态,晶莹的雨滴挂在花瓣上,宛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洁白的绸缎上。雨滴晶莹剔透,花瓣洁白无瑕,不免让人沉醉其中。我再次拿出手机,把这短暂的美丽定格在2025年4月10号的早晨。

  雨后初霁,天空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阳光毫不费力地撒在这片土地上。这种天气会加速牡丹花盛开。我和妻子为不错过最佳赏花时。中午时分,专门重返老家。大部分花苞已成绽放状态,花瓣松弛地坐在花萼托片上,确切地说,是悠闲地躺在绿色枝叶上,随微风摇来摇去,惬意无比。巨大的浅绿色花冠被纯粹的白,诱人的金黄,妩媚的玫红点缀得让人欣喜。恍若数名花季少女,穿着洁白的纱裙,或躺或坐在碧绿的草坪上谈笑,让游人为之倾慕,为之热血沸腾,让文人不惜笔墨为之赞美,为之动容。

  有人说,凤丹是“假牡丹”,只能作为嫁接其他品种之用。其实凤丹为牡丹野生品种,其生命力顽强,易存活,属于牡丹中实用品种。它的根皮干燥后,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而且它还是“牡丹始祖”,所有牡丹品种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如今在菏泽市曹州牡丹园,就有几棵几百年花龄的凤丹被封为“牡丹之母”。

  我家院子这棵凤丹种植了差不多八年之久。当初是一位客户不知在哪里买的,一共两棵,怕养不活,就送了我一棵(后来客户留的那棵真就死掉了,每次见我都询问我家那棵长势怎么样,并庆幸当年给了我一棵)。当时它只是一株二十厘米左右的芽苗,我也没当回事,就把它栽在了后院的西南侧。在它南侧有几棵玫瑰,北侧是一簇簇茂盛的马兰花,它在中间显得格外瘦弱。没想到竟活下来,且长势旺盛,第三年开了一朵花,接下来每年花朵数量翻倍,且花朵越来越大,植株越来越高。今年整株最高处达1.8米,花朵从最初的一朵增长到如今的三十七朵。这株牡丹虽不及其他颜色的牡丹让人眼前一亮,却给我家带来了很多快乐。

  父亲只知道卖力气干活,没有太多闲情雅致,不喜欢花草,老家有几盆小花,还都是妻子拿回去的。母亲同父亲一样对花草也不感兴趣,但也不反对我们养,只是不愿让院子里花草太多。母亲常说“院子里花草太旺了,会影响人的气运。”所以向来不愿让我们养太多,但妻子爱花如命,母亲也不好多说什么。现在几处老院里都种上了花草。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株凤丹花靠一己之力竟改变了我的父母。父亲每年早春都会在牡丹花周围刨上一道浅沟,埋上肥料。随着株苗越来越高,花冠越来越大,导致它有点头重脚轻,父亲特意在它周围埋上木桩,用绳子拦起来,即便风再大也休想撼动它。待长出花朵,父亲定会去数一数,看它比去年多长了几朵。有时还会给我们讲一下这些年他总结的种植牡丹“”专业知识”,比如“花败了之后,明年这只会冒几个枝杈、怎么才能让花期时间长一些等等。”

  母亲嘴上说着不爱花,每年清明节过后,她便时刻关注着父亲口中牡丹花的生长情况。时不时也去看一看,并在晚上向我们汇报,花骨朵长到什么程度了?大约几天后会开?当牡丹花开后,母亲会跑到后院赏花,并拍照留念。中午赏花时,妻子特意去叫母亲来赏花,母亲说:“我上午就看了,并拍了照,你爸还嫌我拍得照片少,让我多拍几张。我手机内存小,拍几张留个纪念,你们多拍一些。”

  闻着满院的花香,我拿着手机,如昨晚一样,左拍一张,右拍一张,上拍一张,下拍一张,横拍,竖拍,仰拍,俯拍,外加录像。有整珠的图片,有三五朵花的合影,还有全开的和半开的合影,花骨朵的单照。周围的蜜蜂也被花香引来,“嗡嗡嗡”地飞落到花蕊上,忙碌着采花粉,我连忙抓拍了几张。看着手机相册里的一张张图片,每一张都舍不得删去,便保存在了云空间。随后挑了几张,发在朋友圈,引来一众好友点赞。有要花的、有要来赏花的、还有专门为我普及牡丹养护知识的、也有姐妹质疑是芍药还是牡丹,我都一一回应。不难看出大家都是爱花之人。

  四月,是牡丹花开的季节,很多爱花之人不惜奔赴百里甚至千里,去菏泽或洛阳参加牡丹花开盛事。而我站在自家小院里,欣赏着这株盛开的凤丹,大有“一叶知秋”之感。

《凤丹花开(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黑龙庙的传说(故事)
  • 保康宁医者心(散文)
  • 我与“江山文学”的故事(散文)
  • 浅回红楼(散文)
  • 怀念写信的日子(散文)
  • 尴尬!认错人了(散文)
  • 大学于我之美好(散文)
  • 窗前一棵石榴树(散文)
  • 当生日邂逅惊蛰(散文)
  • 故乡的老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