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浙江温州平阳水头南湖,那里盛产马蹄笋,现在还种了大面积的荷花和油菜花,成了温州市颇有名气的旅游胜地。记忆中的家是木结构的四合院中的两间房子,两层楼,在当时挺气派。据说当年外婆就是看中这两间房子才把我妈嫁给我爸的。在这个家里我生活了七年。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在这家里养兔养鸡养鸭,爸爸早出晚归去做机械。全家围着一张八仙桌吃饭。吃饭时我和弟弟一起并排跪在一张又高又宽的凳子上才能夹到菜。由于爸爸妈妈治家有方,从小我和弟弟没受过苦。
七岁以后,印象中我们家总处于搬家状态中。
第一次搬家是因为爸爸工作的调动。全家从水头搬到敖江下厂塘外砖瓦厂。记得那时我们全家住在爸爸厂里的宿舍里。爸爸很精明,是厂里的生产科主任,人缘也好,而厂里的工人大多是墨城、五板桥和塘外人,大部分是渔民。所以我们家总是鲜货不断:梅鱼、牡蛎、螃蟹和对虾等,吃也吃不完。妈妈在厨房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乌贼我们都吃腻了。在饭厅里抓麻雀也挺好玩。看到有麻雀飞进来,我和弟弟就把窗户全都关上。麻雀就会在玻璃上乱撞。一会儿麻雀就撞晕了,成了我们的美味佳肴。另外我和弟弟课余时间在滩涂上抓招潮蟹,在江堤旁挖牡蛎……最有意思的是去抓跳鱼,抓跳鱼一般是晚上去,你别看白天跳鱼那么灵活,一到晚上,手电筒一照就全傻了,很好抓的。我们还在空地上种玉米、丝瓜和冬瓜等。小学五年我一直在这个家里渡过。爸妈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和弟弟的身上。由于爸妈的严格要求,我和弟弟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个家总是充满欢乐。
我读初中了,要到敖江镇上读。
红砖厂离镇上蛮远,为了能让我安心读书,爸爸妈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东拼西凑在敖江镇站后街建起了一间三层楼。于是我们又搬了一次家。这时爸爸妈妈的工厂解体了。爸爸妈妈都失业了。爸爸又干起了老本行:做机械。当时爸爸有严重的痔疮,为了不耽误工作,坐着骑自行车疼,他就站着骑……而妈妈则在菜场里做起了卖腌菜的小生意。卖腌菜很辛苦,赚的都是手工钱。每天,供菜商都会把盘菜、白萝卜和榨菜等原料送到我家里。妈妈早上在菜场卖半天腌菜,下午便会在家里加工菜品。腌菜也是很有讲究的,妈妈虽然不识字,但她聪明人缘又好。她的一个姐妹在另外一个菜场卖腌菜,见我们家有困难,便把腌菜的配方无偿告诉了妈妈。腌菜首先要洗菜,接着要削皮,然后是切菜。切菜最考验刀工了,刚开始妈妈不熟练,手不知道被切了多少次,很快妈妈便掌握了切菜的技巧:像切白萝卜要一气呵成,既要切得薄又不能切断,切成一长条,富有弹性……切“盘菜生”也要一气呵成,既要切得薄又不能切断,切完后拉开是一条,合拢又是一圆形……腌菜有配方在,倒是比较省力。妈妈天生是块做生意的料,由于腌菜味道好,服务态度又好,而且从不“缺斤少两”,所以妈妈的生意很好。因此,我们便全家总动员,洗菜和削皮通常是爸爸、我和弟弟完成的。由于爸爸妈妈精明又勤快,我和弟弟从来没有缺钱的时候。在这个家里,我们住了十年。初中三年,中师三年,温州院四年,这个家都是我最牵挂的地方。由于我和弟弟学业顺利,爸爸妈妈虽工作辛苦,但总是乐呵呵的,用他们后来的话说,连做梦都在笑。
大学毕业后,我们又搬家了。因为爸爸和以前砖瓦厂的同事看到了商机,在梅溪办了个砖瓦厂。从建厂到砖瓦成功出售无不体现出爸爸的好能力。靠爸爸办厂赚的钱和妈妈做小生意赚的钱,他们又在敖江鹤祥路建了一幢五层楼。于是我们又搬了一次家。
在鹤祥路142号住了一年后,我结婚了。于是我又搬到了敖江环城路的婚房里。虽然我和丈夫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倒也相敬如宾。丈夫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有个高雅的爱好:钓鱼,光渔具的价值就有两三万。家旁边便是一条小河,无论刮风下雨,工作之余,丈夫便在河边钓鱼,于是我家便有吃不完的鲫鱼、鲤鱼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河鱼。丈夫虽爱钓鱼烧鱼,却不吃河鱼,但我喜欢吃河鱼。我觉得河鱼烧得好味道比海鱼浓,更好吃。于是下班回家,我家的饭桌上总会有一盘河鱼。在这个家里我们有了小清扬。也许是天生的缘分,小清扬从小便爱吃河鱼。于是丈夫钓鱼钓得更欢了,保证小清扬每天都有浓浓的鲫鱼汤喝。小清扬给这个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个家我们住了十年。
清扬该上小学了。一年级上册在敖江实验小学就读。后来我了解到温大附属学校一年级就有英语课。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决定让她转学去温州。可是第一学期的英语怎么办呢?于是我买了整套英语教材,下载了纳米盒英语,当起了她的英语老师。
由于我把温州茶山高教博园的房子租出去了,租期末满,租客不愿意搬家。我只好租了温大D区的一间很简陋的学生公寓。在这个家里,只有我和清扬两个人。我们到食堂吃饭,努力适应温大附属学校的节奏。我中师毕业,经过专业训练,再加上温大附属学校老师们的悉心帮助和孩子不错的悟性,孩子很快就融合到班集体中去。由于我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实在太辛苦了,爸爸看不下去了,就过来帮我带了一个月孩子。
半年过去了,D区租期已满。我们只好又去租房子,租到了高教博园,又搬了一次家。还好碰到了一个好房东,爽快人,房子也清爽。我把爸妈接过来同住,互相有个照应。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他便血了,估计是痔疮又发作了。我赶紧带他到温州新一医检查,情况很不妙,立即联系医生做了手术。这个房子我们住了七个月。我和妈妈起码有五个月时间穿梭在新一医和博园之间。还好有惊无险,父亲夺回了一条命。父亲很感激我,总是在念叨,我这条命是珍珍救的。而且逢人便骄傲地说,我女儿租了博园的房子给我养病呢!
永远记得2020年2月26日这个日子,我们搬到了高教博园24幢2单元805室,搬到了自己家里。站在阳台极目远眺,视野开阔。此时我喜极而涕。从此在这套房子里住着,不用再租房子,不用再流浪了……
搬家,我搬怕了!因为搬家太麻烦,大到家具电器,小到柴米油盐零零碎碎,都要包装运输,搬到新家后又要重新布置。而且搬家总是给人带来不安定感,给人流浪的感觉。但是不管搬到哪里,我们一家人总是那么温馨,那么和谐!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