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牛铃摇春光(散文)

2025-04-12 10:52:01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牛铃摇春光

  

  清明过后,谷雨未至。站里小院大门两侧的草坪,枯草下已见到了绿色,常有村中放牧归来的牛羊溜达进来啃食草芽,今日下班前竟然有一头母牛带着它的牛犊踱进院来。

  我竟然有些莫名的喜悦,匆匆间打开手机的摄像头下了楼,是因为那几声“叮叮当当”的铃声吗?还是因为“牛铃摇春光”里盎然的春意?

  那母牛瘦骨嶙峋,毛色黯淡无光,显见是过了个艰难的冬天。牛犊倒是活泼,四蹄不安分地踢踏着,眼里闪烁着初识世界的好奇。母牛低头啃草,牛铃便"叮当"作响,那声音不紧不慢,仿佛在丈量光阴的长度。

  这牛铃忽然敲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四十年前,我也是个牧童呢。那时节,父亲是村支部书记,兼顾着发展家庭经济的事业,母亲在家里操持着九口人的三餐四季,雇工们的衣食冷暖。有时候开春时节,父亲就会让我放学后跟着家里的雇工张哥去找寻没有归家的牧牛。

  张哥是个孤儿,不识字,常有些古怪举动,平时穿的外套要比身材大上一两圈,村里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褂子”。

  每次我跟他去找牛时,他总爱跟在牛身后自言自语,忽尔会转过身跟我说:“老三,你听,牛铃一响,春天就醒了。”有时,他会抱起刚出生的牛犊嘀嘀咕咕:“你这小家伙,吃饱喝足了,也该长长个了吧。”我大声笑他:“你傻啊,它能听懂吗?”他却正色道:“你懂什么?牛啊,也是有灵性的!”

  张哥经管我家的牧牛,比别人家里的要肥壮好使,问他秘诀,他挠着头说:“沈叔不心疼料,常常让我给它们多加些,我就跟它们说,咱们命都不好,都是给人吃劳劲的,都得好好干活,人家才能对咱好呢。”

  众人哄笑,我却记住了这句话。

  如今想来,张哥倒是个智者。众生平等,他从不因自己是人就看轻了牲畜;地位低贱,却懂得用劳动力与世人对话。

  牛犊不知何时蹭到了我腿边,湿漉漉的鼻子碰了碰我的手。母牛立刻“哞”地叫了一声,似是警告它不要冒犯人类。我伸手摸了摸牛犊的脑袋,它竟不怕,反而伸出舌头舔我的掌心。这无邪的亲昵,让我心头一热。

  那年暑假,张哥整个精力都放在了我家烤烟大业中,家里只留下了一头断了左角、后尾的听使唤的老牛,由我经管,晨昏时它就成了我的专属坐骑。每当夕阳西下,我趴在它背上,沿着小河慢悠悠地回家。那个秋季,那只黄牛也退出了役使,看着它被牵在买主手中,眼角挂着泪,舔了舔我的手。后来我才懂得,它是在跟我告别,真的是生灵有情,何分贵贱?

  父亲六十多了,被镇里任命为村支部副书记,离职前,给张哥办理了“五保户”,张哥把父亲给他的几亩小片荒,无偿转给了二姐夫,全说:“沈叔给我想好了后路,给我办了五保,我也没有什么花销,这块地,也是沈叔给我的,我没有什么能回报他的,就这点地,你们能比我种的更好,就当以后麻烦二妹给我摊煎饼、蒸馒头、包饺子的手工费吧。”我们都沉默了,这个被我们嘲笑了半辈子的人,活得比谁都明白。

  我站在沙果树下的水渠边,母牛和牛犊仍在安静地吃草。牛铃轻响,与国道上轰鸣而过的货车声奇妙地融合。现代与传统,在这春光里达成了某种和解。我忽然领悟到,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以平等心看待世间万物。地位尊贵如专家教授,也可能固守成见;卑微如白丁老农,反倒参透了生命真谛。

  心在一切在,心空一切空。若心中装满等级成见,再多的学问也是枷锁;若心灵澄明如镜,放牛娃也能照见天地大道。

  牛铃又响,我坐在车里,看这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暮霭沉沉中渐渐模糊。它们不知道什么是生态文明,却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和谐;它们不懂人生哲理,却活出了最本真的状态。

  一切由心生,一切由心灭。在这牛铃摇动的春光里,我仿佛又成了那个骑在牛背上的少年,听见土地深处传来古老而智慧的律动。

《牛铃摇春光(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樱花时节(散文)
  • 劲酒之旅(散文)
  • 风铃(散文)
  • 报应(散文)
  • 我也喜欢刀郎(散文)
  • 走进福州旗山(散文)
  • 回忆母亲(散文)
  • 行囊里的亲情(散文)
  • 今生缘(散文)
  • 假如我是一条鱼(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