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丹顶鹤放飞和白头鹤放飞,都是在黑龙江,最北方,而到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发现也有鸟类放飞表演,是孔雀放飞。
进入AAA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西双版纳勐泐文化旅游区大门,迎面就是一座孔雀开屏的雕塑,进门先打卡,很多游客停留在这里大拍特拍起来,拍完后人们都往左侧方向走,因为下一场孔雀放飞的表演马上开始了,地点是孔雀文化园。
关于孔雀,景区是这样介绍的:相传,孔雀是凤凰所生,但是它生性凶残,喜欢吸食人肉,四五十里之外,她也能一口气吸了。它居住的大雪山,方圆五百里没有人烟。佛祖游历到大雪山时不幸被孔雀一口吞下,佛祖想从孔雀的便门出来,但又怕污了金身,只能施法从它的背部钻出,把孔雀带到了灵山。本来想杀了孔雀,但是在场的菩萨、佛陀、罗汉等都劝佛祖“尊从其体出,伤之如伤其母”,意思是说您从它的身体出来,伤害了它就是伤害了您的母亲。于是佛祖原谅了孔雀,把它留在了灵山,封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陶养性情,孔雀“佛母”的称号便从此传下来。
傣族人世代与雀为邻,以雀为友,传承着独具特色的孔雀舞。祥瑞的孔雀感染着傣族人,他们领悟着孔雀皎洁的神态,模仿着孔雀的飞舞戏水、追逐、漫步、展翅、歇枝与开屏等形态。现到处的傣族村寨里都生长着雀之美的欢乐。
孔雀文化园是为了纪念佛祖的宽宏大量、佛法无边,孔雀每天从佛祖的身边起飞,自东南方滑翔而下,数百只孔雀林丛花草间飞掠而行散落在草地上,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放飞孔雀就是放飞吉祥,期待给各位游客带来幸福、吉祥、平安。
我恍然悟了,原来佛家才是最大同情心异常泛滥的“圣母”,对于吃自己的恶禽也放过一马,并奉之为“母”。
孔雀园是与孔雀互动的地方,一园子的孔雀,各种颜色,基本都属于蓝孔雀,即使洁白无杂色的白孔雀,羽毛黑白混杂的黑孔雀,也皆属于蓝孔雀的基因突变。
园子布置得非常喜庆,大树下挂满了朱红色的枝条,在一个粉色花瓣装饰圆环的下面,是可以坐人的,不过却被一只拖曳华丽大尾巴的孔雀给篡位了,地面横七竖八摆放了一些大石头,为了更贴近自然环境。
许多穿着傣族服饰的小萌娃端着小盘子,里面装着鸟食,便走便喂食孔雀,而一旁的家长趁机抓拍。
园子里不可随便进的,“想要入园喂孔雀,购买食物20元一盒,一盒食物进一人。”
池鱼笼鸟,供人们观赏,历史很悠久了,以至于屈原说起“孔雀盈园,畜鸾皇只”时,是那样的轻松随意。司马相如吟“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时,也只不过以其衬托陈皇后的凄楚心境。唐代李商隐那时有孔雀造型的香炉,“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杨万里进宫时的情形是“云翻孔雀金花碧,日射鸳鸯玉瓦红”。元朝萨都剌在画作中目睹“小女手挽大女腰,笑看孔雀双翠翘”。
孔雀自古就不是特别稀罕物,或许在北方还是少见多怪,西双版纳这里就不足为奇了。少年时我曾看过一本《两只小孔雀》的小人书,讲述傣族少年在草丛里捡到两只蛋,孵化出小孔雀的故事,羡慕极了,因为北方捡不到孔雀蛋。
一个壮实的小女孩,端着一盘食物进园去,被几只孔雀追逐着,害怕了,怕孔雀啄到她的手,慌乱中撒开手,让整盘的食物掉地下,孔雀低头啄食,她一下子避开,应该是城里的女孩,连鸡都没喂过,否则怎么会被孔雀吓着啊。
我看了一会儿,就走开了,孔雀放飞不在这里,而是旁边足球场一样的绿茵草坪上,一面临山,三面环以围栏。
放飞是在几个固定时间进行,第一场:9:30,第二场:11:00,第三场:13:00,第四场:15:00,第五场:17:00,这里每天的游客足够多,不愁没有观众而冷场。
不像我去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游客稀少,每个团组能享受白头鹤的专场放飞。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放飞虽然也是固定时间放飞,但游客可以亲眼目睹整个过程,丹顶鹤如何从笼子里走出来,如何平地助跑,如何腾空,如何空中翱翔,如何降落地面,如何被喂食吃鱼。
孔雀园放飞,孔雀在哪里根本看不到,只知山坡的上方,一个方向,出场充满神秘感,都占据围栏外面望眼欲穿地翘首以盼,很多游客计算着快到时间了,提前开始录像,想看看绿幽幽的森林中,究竟隐藏着多少只美丽与神秘的化身?
“来啦,来啦!”一团团黑影,一声声鸣叫,从山上腾空下来了,扑棱棱落到草坪,扇子一样的冠羽,随着头部晃动,泛着跳跃的色泽;青翠的颈,绸带般丝滑;长长的尾部像翡翠一样绚丽。下饺子似的,草坪上落满了孔雀。
孔雀是断断续续飞来的,每飞来一个,都会引起一片惊叫,一旦落地,关注度就少了,孔雀,全国各个动物园大都有,不是特别罕见,只不过没有西双版纳多,尤其是没有放飞的孔雀。
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就是来看放飞的。空中的孔雀稀稀落落了,半天才降下来一个,人们的关注点才回到草坪上的孔雀身上。一饮一啄,溜达漫步的,不会博得眼球。偶尔哪个抖动翅膀开屏了,才会再次听到全场的惊叫,有人急着喊道:“转过身来,正面对着镜头!”看样子,孔雀还没有被驯化到听懂语言,仍旧把撅着屁股的一面给喊话的人看。
放飞过程中不可以喂孔雀,孔雀飞完进到园子里面,工作人员打开口子,让购买食物的观众进去,我看到树上挂着“注意事项”,里面有“喂食的过程中不可以摸孔雀、追孔雀、抓孔雀,以免孔雀收到惊吓飞起来抓到你自己或周围的游客。喂食过程中把盘子放低,让孔雀能吃到食物,以免孔雀跳起来抢食物啄到你的手。”
孔雀有一定的危险性,会伤到人是事实。但吸食人肉,吞下佛祖,恐怕也太夸张了吧!《西游记》中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桥段,是否作者致敬佛经这一故事呢?扇子不就是孔雀开屏的样子吗,铁扇公主有没有可能就是孔雀?
我后来查到佛教有本《本生经》,里面有一篇《孔雀本生谭》,讲述了佛祖的故事。“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宿某孔雀之胎卵中,其壳如迦尼迦花蕾之色,破卵而出,作黄金色,美丽可爱,两翼之间,具有美丽赤色之线。”这其中的菩萨,就是佛祖的前世,原来,孔雀果然吃不得人,而是佛祖前世是个孔雀蛋而已,经受过一次卵生的轮回。
连佛祖都可能是孔雀所生,那么2022年印度人性侵濒危的孟加拉巨蜥,也不算惊世骇俗了。毕竟蜥蜴是卵生,佛祖也曾是卵生。
不过,作为正常人类,孔雀放飞,只是具有观赏性,好看而已!或许也寄托着人类最初想飞的梦想。我国《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但羽民国的子民,仍是羽民,没有化为普通人类模样的记载。
在西双版纳看孔雀放飞(散文)
《在西双版纳看孔雀放飞(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异乡遇知己,朋友一世情(散文) ——阿玲姐记事
NEXT ARTICLE给心灵找一个无染的场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