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读书日。
你想突破阶层的束缚,你就去读书。你想抹去你的浅薄,你就读书。你不能越千年,你就读书。你不能穷万里,你就读书。你若要窥未来,你就读书。
你若孤独,你就去读书。
读书有什么用呢?每每谈起读书,这坎是非要过的。关于读书的作用,最早是孔子教训儿子孔鲤说的。
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见《论语•季氏篇》。这有些像后来北宋黄庭坚说的,“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
一天,孔子的儿子孔鲤低着头从孔子身旁匆匆走过,孔子叫住了他,问“你今天读《诗》了吗?”孔鲤说“还没有。”孔子说,“你不读《诗》,你好意思出门?出门怎和人说话?”
孔鲤闻言,知趣得返身进了屋……这就是历史上“孔鲤过庭”的故事。至于,孔鲤进屋后有没有去读《诗》,《论语》没有说。我也不好问,没处问。
孔鲤一生并无建树。孔鲤早于孔子去世。鲤,有个儿子叫孔伋,也就是子思。子思作《中庸》,此书是后世学子们焚膏继晷、皓首穷经得去发奋苦读的,“四书五经”里的“四书”之一。相传,一次孔鲤对儿子孔伋说:“你父不如我父。”反过身又对孔子说:“你子不如我子。”他是一个乐天派。
如何读?子思的《中庸》里就有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也就是孔子先前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他是一个好读书的皇帝。他写《励学篇》,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诱导人们读书。有一次,他与群臣会饮,突然问大臣们:“唐代酒的价格怎样?”这时丁谓丁晋公回答:“唐酒每升三十钱。”皇帝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丁谓说:“臣尝读杜甫诗曰:‘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是知一升三十钱。”这一问一答,多么冷僻,看看,都不是浪的读书人的虚名。北宋是中国一个读书的鼎盛的时代。
北宋,比如,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的善謀,“杯酒释兵权”,就是他给赵光胤的建议。
不说“牛角挂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古时的那些刻苦读书的学子们,不说“头悬梁”的孙敬和“锥刺股”的苏秦,他们是如何通过读书在社会上逆袭而成功的。
单说说苏轼,他是榜样的力量,虽然,我感觉他读书读魔怔了,我是学不来。
南宋学者陈鹄所著的《耆旧续闻》一书中,有一则苏东坡抄书的故事。
苏东坡的朋友朱司农有一天登门拜访他,等候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接待。看到朱司农,苏东坡带着歉意说:“刚才因为在做一些每日都要做的功课,所以没能及时来接待你,真是抱歉。”朱司农便请教苏东坡,他的“日课”是指的是什么?苏东坡回答:“我所做的‘日课’是抄《汉书》。”
朱司农听后很有些疑惑,说:“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便可以终身不忘,哪里还有必要抄写呢?”苏东坡答道:“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至今已经手抄三次,最初读每一段要抄三个字为标题,之后变为抄两字,而现在只要抄一个字。”
朱司农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随即命人取来一册书,看到一个个单字单词单句,朱司农不解其意。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依照他说的做,苏东坡就应声背诵几百个字,且没有一字差错,一连几次皆如此。朱司农赞叹说:“先生真是神仙下凡啊!”
这件事以后,朱司农以苏东坡为读书楷模教育自己的儿子朱新仲:“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我们普通智力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奋读书?”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如今,我拿苏东坡三抄《汉书》的故事也在教育我的外孙麦稻。
大家都说苏轼的才华千年不世出。是这样地读书,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
当然,今天不讨论苏轼的另一面,比如,他对王安石的先躬后倨,他和朋友章惇反目成仇。比如他年轻时的狂妄……最近,网上,好多人反感网红“意公子”在神化苏轼,反驳者拿出苏轼的这些曾经的龌龊出来说话。但,无论如何,谁也否定不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博学而洒脱的,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代表形象。苏轼,苏东坡始终是我的偶像。
单说苏轼读书。
读书,这一古老而普遍的追求,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人生最容易走的高贵之路”。读书可以让人视野开阔心胸开阔,“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苏轼有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皮囊会旧,眸中诗书永不褪色。
李清照有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在跌宕的人生里,去寻找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吧。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你若问我在读什么书?好吧,顺手,我把我床头柜上的,最近读过的,在读的和待读的书,给你汇报一下:
残雪的《黄泥街》、笑笑生的《金瓶梅》(上下两册、董玉振主编,南洋出版社未删节版,我有过词话本,这次买的是崇祯本。前者是市井本,后者是文人本,两者在故事情节和行文风格上,迥然不同,差别还是蛮大的)。再就是,莫言的《晚熟的人》、海尔达尔的《孤筏重洋》、姜半夏《历史的遗憾》、六神磊磊的《唐诗寒武纪》《唐诗光明顶》、袁枚的《随园诗话》、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意公子的《人生得遇苏东坡》、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席宣和金春明合著的《文化大革命简史》,还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新书,《第一人称单数》和日本女作家小川糸(mì,不是系)的《山茶文具店》。
我喜欢读日本文学。感到他们的文字清新而随意,轻盈得……总有着淡淡的悲伤,如四月随风而飘落的樱花。我常读川端康成的,比如,他的《雪国》,渡边淳一的,他的《伊甸园》和《睡美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我读书,到我这个年纪,就像蒋捷写在《虞美人》中的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鬓已星星也,我灯下读书,只是消遣和追忆。度闲罢了。不紧不慢地去读,似乎在和一个个老朋友唠嗑呢。
2025。04。23。浐灞半岛云栖居
今天是读书日(散文)
《今天是读书日(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二级英雄韩勤忠、英雄排和英雄营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故事
NEXT ARTICLE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