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我的学生时代好像没有什么样好的衣服。母亲去世的早,一个家庭中少了女人,色彩势必显得单调。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还不怎么流行什么的颜色。平常人家,能有穿就不错了。父亲只得把自己的工作服,拿出来给我穿。
我依然记得那是干部穿的制服,四个口袋,胸口有可以插钢笔的口袋,当时算是比较有档次的衣服了。不过,不适合我穿,让一个孩子穿,就显得有点不匹配。
同学们常常在背后笑话,上学路上,不过他们也是偶尔点点而已。那时代,好像很正常,只是说:干部来了,干部来了。我对此也无所认知,心中想有穿的,就可以了。有时还自鸣得意呢。
后来,我的表兄从部队专业回来。父亲为了避免再穿他的那种干部服装而闹笑话,叮嘱他从部队带回两件军装。那两套军装,我从初中三年级开始一直穿到了高中毕业,到高考补习,去读大学。军装就是我的正装。
当军人,父亲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兄长又是一个残疾人,如果我去入伍参军,对兄长当然肯定是不利的,父亲也不舍得让我去吃那么苦,更何况母亲去世,他身边也需要我。
那个年代,当兵回来也没有什么工作。宁愿让我多补习两年,能考取大学,有个铁饭碗,才是真的。绿色的军装,在他眼中比较好的装束,他对这个也是很在意的。
要好看,红带绿。你说红的,一个男的能穿红的吗?说起来也很可笑的。男的是可以穿红的,至少是内衣。我的家中都是男子,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二人生活,家中看不见红色的衣服。
不过记忆中,有件事情是跟红色衣服相关的。那时候母亲还在乡下,我跟随父亲在城里读书。适逢国庆节,学校要组织队伍上街游行,需要穿红色的毛线衣。
那时,我们家还没有哪个穿上毛线衣呢。那怎么去参加游行,父亲很为难。父亲当时已经在教育局工作,能不支持学校的工作吗?
没有办法,他只在找同事去借。那年的国庆节流行,穿红色衣服去游行的,不管男孩和女孩都是如此。
国庆节前一天的晚上,父亲的朋友才把借来的红毛线衣拿来,并且叮嘱千万不能搞坏了,父亲很高兴地把我拉到身边,准备让我试穿一下子。我一看红色的,我说不愿意穿,男孩子怎能穿红色毛线衣呢?
一个晚上,父亲就在做我的思想工作。父亲第一次告诉我这句话:要好看,红带绿。那个年代女孩子穿红的,男孩子穿绿的。
那时候,我还没有什么样美的概念,不过父亲的这句话,就可能形成我后来对美的认知。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我穿上了红色的毛线衣了。当年的国庆游行,穿着红色毛线衣,擦的胭脂粉,举着七色花环走在队伍里面,这是我第一次穿上红色衣服。不自然,随着口号,烟消云散了。
从那以后到现在,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有穿过红色的毛线衣。生活随着越来越好,我知道了红带绿,不仅仅是两种颜色,而是各种各样的颜色。
我的家中的衣服比较单调。那年,姑妈给我买了一件夹克衫,姑妈看到我实在没有衣服,带着我去买了一件当时非常时髦的夹克衫。说真的,这件衣服买的比较大。那时买衣服,都讲究买大些。我正在长身体,姑妈担心当时合身,一两年后就无法穿了。
这件茄克衫从初中一直穿到了读大学,想想看这件衣服的布料还是比较牢固的。那时候花样在不断翻新,布料扎实的。式样新颖,颜色还是灰色的,你说美吧,不像;不美吧,它又是当时最新时尚的,有特点,够时髦。我舍不得穿啊。
我的性格内向,琴棋书画,说白了,我几乎都会,可说不上精通。父亲告诉我,最简单的技能,还是在于自己脑袋瓜里面的东西,他不需要花钱去购买。
比如说绘画吧,要买很多的颜色搭配。我的一盒颜料,是父亲的好朋友送给我的。算是生日礼物,当时价格需要3块5毛钱。有人问起父亲,你的儿子,书法与绘画都还不错,你怎么不培养呢?
父亲笑笑,不语。父亲说的红带绿,是对美的追求。只是条件不允许,只能是隐藏在心中。后来,我爱上了写作,也是受到父亲对于美的认知:心中永远有美,自然有你的方向。
成家了,家中的色彩逐渐丰富起来。那年,我正谈恋爱时,学校组织去上海游玩。父亲叮嘱我,要记得带回一件衣服给女朋友。
去了上海,尽管女同事也帮助我们去寻找,我选回来的衣服是接受了。后来想起,那衣服还是显得色彩单调了。说是真丝的,我买的是一件白色的。红带绿,父亲当时只是笑笑,摇摇头。
妻子常对我说,我对生活的认知很落伍,比不上父亲。父亲曾说他自己年轻时,生活上是有条不紊的,非常的注意着装整洁,出门还要带一把梳子。服装的装饰,不管是新衣服还是旧裤子,晚上穿过之后,衣服要挂起来,不能有褶皱;裤子也要把它折叠好,要压实了,线对线。
很多时候,是无奈的笑。我明白,要好看,红带绿,是对美的不懈追求。我当继续追寻下去,把美的一面留给后人。
要好看 红带绿(散文)
《要好看 红带绿(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没有上一篇了
NEXT ARTICLE记忆中的沧浪浴室(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