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城里的居民几乎家家都养小鸡。因为那个时候县城没有居民楼,都是普通的土坯房,很少有红砖房,家家都有一个小院子,可以养点儿鸡鸭,吃鸡蛋、鸭蛋很方便。
说起养鸡,还得从我刚刚生大女儿开始。我坐月子的时候,我爱人的朋友送来两只白色的大母鸡,是鲜活的。我们不舍得杀掉,就养了起来。那两只母鸡真够意思,也许是感谢我们的不杀之恩,也许是这种品种的小鸡的特点,一天至少可以捡一个白皮的鸡蛋,有时候,一天可以捡两个鸡蛋。我们一直养活着,也特别喜欢这两只雪白的大洋鸡(那时候,家家都养各种颜色的小笨鸡)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年的春天,猪圈盖塌了,在里边待着的一只鸡被压坏了腿,不几天就死去了,我们感到特别可惜。
那个年代,我在商店工作,一到四五月份,就会有外地来县城卖小鸡雏的小贩,挑着两个又大又圆的箩筐,里面放着小鸡仔,唧唧地叫着。小贩高声叫卖“卖小鸡仔啰!”人们都会跑来买上十个或几十个小鸡仔。我和同事们一起买小鸡仔,可以和小贩讨价还价,便宜几分钱。当时,鸡雏一般在三毛五到伍毛钱之间。每年我都会买上30只左右,甚至再多一些。小鸡雏都是浅黄色的,毛茸茸的,像个小绒球,唧唧地叫个不停,甚是招人喜爱。
这几十个小鸡雏,放在一个纸壳箱子里,垫上几张旧报纸,然后放上一个小碟子,里面放点儿泡好的小米,小鸡雏就抢着吃。吃饱了,就挤在一起睡觉了。然后再放个小碟子装点儿水,供小鸡雏饮用。一天喂上三遍就可以,这样也不影响正常上班,还是挺好伺候的。
小鸡雏长得非常快,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放在地上或者院子里随便去跑了,随着翅膀上、尾巴上的鸡毛翎长出来,就变成半打子鸡了,变成丑小鸭了,特别难看,公鸡、母鸡也可以分辨出来了。这时候饲料也有变化了,把青菜切碎,拌上玉米面,放少量水,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羽翼丰满了,一只只丰满的小鸡特别招人喜欢。小公鸡学打鸣才有意思呢,刚开始嗓子有点儿嘶哑,声音也不嘹亮,非常短促,特别难听。逐渐地打鸣的声音就一天天地高亢起来。一到清晨,公鸡打鸣声此起彼伏,可热闹了,想睡早觉都不行。好在我们上班,必须早点儿起床。
养活小鸡,也有成活率,一般情况下,成活率还是挺高的,只有几个生来就弱小的,在刚买来时,抢不上食儿,一拥挤,就有的小鸡雏被挤死了。只要没有瘟疫,成活率很高。说起鸡瘟,这是养鸡最担心的事情。只要发现有一只鸡打蔫儿,那么马上就会有几只鸡甚至更多的小鸡打蔫儿,然后死去。当时,我们也遇到过闹鸡瘟的时候,看着小鸡蔫蔫地死去很是心疼,便把小鸡深埋起来。我婆婆有经验,发现有小鸡打蔫儿,她马上把小鸡杀掉,然后把鸡血放掉。婆婆说,把鸡血放了就没事儿,人可以食用。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都比较拮据,一到要过年的前夕,就会有好多人家丢小鸡,基本上是连窝端。一年腊月,天气特别冷,我爱人从外地运回一些木头,大约一米多长,直径也得有20多公分,用来做烧柴的,还没来得及堆起来,就在院子里散放着。清晨起来,我开门出去,却怎么也推不开门,我喊来我爱人,我俩一起推也推不动,原来有人在外面把门给顶上了,后来婆婆出来找人把那个木头墩子挪开,我即刻就明白了,肯定是小鸡被偷了,出来到鸡架一看,只剩几只小鸡可怜巴巴地在角落里。白养活了好几个月,本来想留着过年杀几只小公鸡的,全泡汤了,真是心疼不已,恨死了那些偷鸡贼。
不论是闹鸡瘟还是被偷,都没有影响我们养鸡的兴趣,仍然年年春天买鸡雏,越养越有经验,多养一些也不觉得累。而且天天看着那些小鸡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可有烟火气了,这才是生活,这就是过日子啊!
那一年,我买了50只鸡雏,成活率很高。可是到了冬天,问题来了,这些鸡的饲料成了问题,我们两个忙着上班,还得照顾小孩儿,有时候小鸡饿得格的格的直叫唤。一天,我爱人一连气杀了20多只鸡,扔到院子里就去上班了,婆婆没办法,就把后院的亲属找过来,烧了一大锅开水,用一只大洗衣盆,帮着褪鸡毛,然后放到大柳条筐里,用柴火盖住,摆在院子的南墙根冻上了。到了春节,亲戚朋友家给送上几只,我们再留几只过年,亲戚朋友都高兴,我们也解馋了。
养鸡的乐趣不仅仅是吃鸡肉,等到第二年开春,长成的母鸡就开始下蛋了,那才叫一种收获的感觉呢。母鸡一般都是到第二年春天开始产蛋,一般能产蛋两年左右。公鸡一般到冬天就杀掉吃肉了。小鸡下蛋也不是随意地任它到处下蛋,必须有个鸡窝,用一个篮子或者废旧的盆子,里面放上一些谷草,搭成一个窝,母鸡自己就去窝里下蛋了,等听到母鸡咯哒咯哒地叫唤,那就是已经下完蛋了。母鸡下蛋之后,非常骄傲地在院子里边走边叫唤,很怕没人知道它下了一个蛋,也是很显摆的样子。刚刚下的蛋还带着鸡的体温呢,热乎乎地。此刻,心情别说多好了。这样一来,吃鸡蛋就不用花钱买了。有时候,有的母鸡不到窝里下蛋,跑到堆柴火的地方去下蛋,所以,还得到处去寻鸡蛋,像找宝一样。
怎么才能知道哪个母鸡今天能下蛋呢?我从小和母亲学了一个办法,就是摸鸡屁股,用手一模,里面有个硬邦邦的东西,这就是说,今天有蛋可下。每天都摸一遍,就知道大约可以收获几个鸡蛋,甚至能记住哪只鸡可以下蛋。后来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天天摸鸡屁股了,任凭它随便吧,交由婆婆帮着经管一下就行了。再后来,什么猪啊,鸡啊,干脆什么也不养了。这时候,我们也搬迁到楼房居住了,结束了养鸡的活计。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回味起来,养鸡的那段历史依然在脑海里浮现,那段生活的乐趣、味道太值得回味了。那就是生活的味道,那就是普通人的小日子,满满的温馨,满满的情调,连同那些拼搏、奋斗、抗争的艰辛一并化作醇酒,甘甜、清纯、绵长。
2025.3.10.
养鸡(散文)
《养鸡(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大学于我之美好(散文)
NEXT ARTICLE魔咒(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