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长在庄院半崖上的枣树(散文)

2025-03-11 08:49:19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在故乡地坑庄院的土崖上,天长日久会长出一些苔藓、杂草甚至树木,老家窑洞顶上,就长出了一丛枣树。为什么是一丛,而不是一棵,因为在我的记忆里,那枣树枝丫丛生,不规则的一绺排列,分不清哪是主干哪是枝干,是一棵还是几棵。

  不知道这些枣树是何时生长于此,我能记事起,它们就在那里,像熟悉的家人一样,年年如期用婆娑的枝叶、香甜的果实,给予我们满足和快乐。枣树的下面,就是我们和祖母居住的窑洞。这些枣树枝干并不粗壮,如果不仔细辨认,很难将它们与随处可见的酸枣树区分开来。它们的根须深扎在院墙的崖壁上,婆娑的枝叶一根根努力地伸向天空,因受困于脚下地势的影响,枝叶总向着庄院坑底倾斜着。

  从地坑顶上的碾麦场望去,枣树的树身连同枝叶,已经伸出庄院顶部围墙许多。夏日,它们蓊郁的枝叶,遮蔽大半个坑院墙体,形成一道为庄院遮风挡雨的绿色屏障;秋日,挂满枝头的枣儿,珠圆玉润、红绿相间,为地坑庄院增添着色彩和趣味;冬日,光秃秃的枝丫一根根在寒风中摇曳,常有乌鸦、喜鹊或成群的麻雀在那里驻足,人在窑洞里都能听见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站在庄院底望上去,窑洞山墙以上都被枣树的绿荫覆盖着,并有酸枣树和杂草混于其间。那上面的天空,透出一片片斑驳的亮光。

  那时我常常想,这些枣树长在那样一处让人难以踏足的地方,既无人给它浇水施肥,也没人给其松土除草,它们为什么依然长得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果。春天来了,先是一粒粒嫩芽从光秃秃的树枝间冒出,之后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几乎一夜之间就披上了绿色的容妆。到了人们开始整理碾麦场,为即将到来的夏忙做准备时,它们就开出淡黄色的枣树花。一簇簇米粒般黄中泛绿的枣花,掩映在崖畔杂树草丛以及枣树枝叶间,淡淡的清香时有时无地飘荡在庄院里,如雪的花瓣散落于窑洞前的庭院里,引来鸡们争相抢食。每当爬上庄院顶上,透过已经残缺的围墙,看着繁星般的点点枣花,以及嗡嗡飞来飞去的蜜蜂,想象着秋天枣儿挂满枝头的情景,心里就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到了秋天百果飘香之际,树上的枣儿就一天一个样,由绿色的碧玉,渐变为红绿相间或全身黑红的玛瑙。其果肉白中透着淡淡的绿意,并闪烁着点点晶莹的光,咬一口香甜爽脆。

  在吃喝极度匮乏的六七十年代,任何能让味蕾得到享受的食品,都会使我们这些孩子们两眼放光、欣喜若狂。一棵果树,不管它结出的是苹果、核桃、枣儿、桑葚,还是桃、梨、杏,对我们都有着难以抵御的诱惑力。可以说,长在半崖上的这些枣儿,从还没啥甜味的绿蛋蛋开始,我们就开始吃它们了。直到金秋时节,我们一帮孩子,由大一点的孩子领着,利用为家里砍柴斫草的机会,爬沟上坎,吃遍了村上沟沟峁峁上散布的野果树上的果子。

  村上的枣树大都长在农家的庄前屋后,也有长在地坑庄院里的,多为主家栽种而成。而长在庄院半崖上的枣树,肯定不会是家人特意栽种,不知是松鼠还是鸟雀,从哪儿采来的枣儿吃完后,将枣核遗落于半崖的泥土中,天长日久便长成了树。我吃过我们村以及外婆家许多枣树上的枣儿,但还是我们家半崖上的枣儿皮薄核小、香甜爽脆最好吃,至今难忘那咬一口满口生津的感觉。

  由于这些枣树长在半崖上,加之其枝干并不粗壮,人很难爬到它的上面,采摘起来并非易事。但我们有的是办法,上到庄院顶上,爬在围墙上用挠钩一颗颗摘,或者用长长的竹竿对着枣树枝叶乱磕一气,会打下一大堆;有时会趁着大人不在,我们就用砖块或者一根趁手的短木头,比如废弃的牛轭头,站在庄院里用力抛掷于枣树丛中,往往能打下几颗来。我们这样胡闹甚至有些危险的举动,被大人们知道后往往会受到责罚。伯父曾经因怕我们贪吃发生砸伤甚至坠落等危险,一度萌生了要将那些枣树砍掉的想法,并一再警告我们,但最后还是迟迟没有实施,使得那些枣树幸存了下来。

  等到村上的枣儿进入采摘期后,我家半崖上的枣树上的枣儿已经所剩无几,大都让我们想尽各种办法打落吃掉了。只有一些够不着又难以打下来的枣儿,零零散散挂在枝头,在阳光下的绿叶丛中时隐时现地摇曳着。到了深秋甚至冬天落雪之后,光秃秃的树枝上,依然有零零星星的枣儿挂在枝头,引来喜鹊、乌鸦等鸟雀的啄食。

  离开老家时,那丛生在半崖上的枣树,依然旺旺势势地长在那里。几十年过去了,家乡的巨变,使得老家地坑庄院消失了,那些枣树也没了,可是我记得,“家乡那棵红枣树,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记着我曾走过的路……”

  

《长在庄院半崖上的枣树(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