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糍粑二爷的故事(散文)

2025-03-11 08:50:55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寨子上和邻村老老幼幼对他来说没有什么辈分之分,都很尊敬地叫他糍粑二爷。其实按岁数,他也是七十有余。按辈分,他在家还替外出广东的儿子媳妇照看了三五个孙子,也被人叫爷爷了。但是,他就是这个名——糍粑二爷。

  大约是一九六八年,秧苗刚栽结束,成天一个火辣辣的太阳,一直晒到六月,地里的玉米早就烧焦不见了踪影,秧田里,泥脚遭太阳晒破了底,那一年,颗粒无收。鸡公山半山有个洞,一人爬着能进去。候连春甲长就爱冒险,这天,他爬到洞里去躲阴凉,“嗬嗬嗬嗬”嘿!怪了,洞里有水流的声音。于是他索性叫上村上的几个壮年男子拿上电筒把洞钻了个透。里面有水,但源头低于洞口,流不出来,隔洞口有两三百米。

  “一定要把水打出来!”侯连春说:于是全寨上下男女老少在候连春的带领下,提上洋铲、铁锹、锄头、进驻鸡公山,奋战了九九八十一天,水流出来了,明年可以抗旱了。

  为了庆祝这一功绩,候连春提议在洞口竖一石碑,杀只羊子,打两碓糍粑,大家高兴高兴。

  庆功宴设在大集体食堂里,那天甲长放了一天假。糍粑二爷好久没有睡过暗觉了,一觉睡到了中午十二点,当他赶到食堂时,羊肉已经没有了,人们正准备开始用羊肉汤下糍粑吃。

  “你怎么现在才来呀!你看!一点羊肉都没得了!”侯连春说。

  “人家昨晚在那边山去约会妹子去了,睡过了头,耽搁了!”胖二嫂在开他的玩笑。

  他不答话,心里不高兴,因为没有吃到羊肉。

  “你还是喝点汤吧!羊肉不得吃,喝点汤闻闻臊气吧!”胖二嫂挺着堆在胸前的两个牛角马蜂包似的奶房,故意在糍粑二爷面前晃了晃,继续开他的玩笑。

  糍粑二爷还是不答话,他看了看胖二嫂那颠起来的乳嘴,圆圆的像樱桃,很好看。

  “昨晚会到那边山那个妹子没得。唉!三十几了,没开过洋荤,你不晓得哟!妹子里面穿的花里胡哨的三裤衩很好看!”胖二嫂还在挑逗他。

  糍粑二爷心里本来就气,因为没得吃羊肉,胖二嫂又这样奚落他,心里更气,他伸手摸了一把胖二嫂的牛角马峰包,软酥酥的,那感觉真好,于是他又追上去摸,胖二嫂就跑,满山一片笑声。

  “快追呀!要得开洋荤了!”

  糍粑二爷追不上胖二嫂,停了下来大声说:

  “你们男人有女人的,女人有男人的,还不是那个样子!你们得羊肉吃了的,还不是那个样子!”

  “哈哈,你样都没得,也是那个样子。”有人打趣回答他。

  糍粑二爷舀了一碗汤,拿了一个糍粑咬了一口,嚼了半天才咽了下去,然后再呷一口汤,他看到厨房的案板上摆着许多糍粑,而管食堂的人已经上茅厕了。管他的,不得这头得那头。他把衣服下摆扎在裤腰里,把案板上的糍粑揣进怀里,一下子揣了二十多个,扎进裤带的衣服下摆里鼓起了一圈,就像穿了件鼓锣裙。然后披上大衣从食堂后门溜回了家。

  第二年,胖二嫂生了个孩子,怪!胖二哥已经死去两三年了,谁的孩子?

  糍粑二爷的!他把二十几个糍粑送给了胖二嫂,胖二嫂就让他开了洋荤。

  于是,糍粑二爷就得了一个口气和一个名字。糍粑二爷的口气——还不是那样子!最让糍粑二爷高兴的是开了洋荤又有了孩子。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现在,胖二嫂已不在人世了,留下可怜的七十多岁的糍粑二爷在家照看孙子。这年头呀,壮年男女都去了广东浙江挣钱去了,留下一些“抱烟子”老汉在家坐守老营盘。

  糍粑二爷家的后面一家是云二哥家,这两年两口子出去找了点钱,于是就请来师匠把原来的破旧木屋拆掉,正在修建砖房。云二哥的妻子姓吴,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要讲人样,满寨人都说她长得好看。要讲嘴码子,左邻右舍两口子有打架扯皮的,她还能送个人情把事情调解好,还长得臂大腰圆,能随便拖走百斤一包的水泥,一个标准的农村妇女。吴嫂最受人称赞的是那一手厨艺,无论是什么东西经过她的手从厨房里整出来,就是好吃。

  这不,该打板了(砂浆混凝土盖顶)。由于人手少,再加上这几天正是春耕大忙季节,有些又不得空,本来就少的人手就显得更少。喊人帮忙的时候,吴嫂叫云二哥在家磨豆腐,她去喊,原因很简单,反正她去喊的效果总比云二哥去喊的效果好出许多。

  “二爷!吃夜饭没得?”吴嫂来到糍粑二爷家还没进门就打着招呼。

  糍粑二爷正在屋里哼他的五庚调,听见叫声忙回答说:“吃过了,吴妹有事吗?”

  “我们明天打板,你不煮早饭,来帮帮忙,重活路干不动,你来帮我管管水。”

  “可我还有这两个孙子,怕要煮早饭给他些吃了我才得来。”糍粑二爷指着两个孩子说。

  “唉呀!不要紧,全部喊起来,不就是吃顿饭吗?现在谁还愁吃吗?”

  “要得!我是吃得做不得哟!”

  农村人修房子盖板,连一日三餐吃饭都有讲究。第一顿饭是正席,帮忙的人到齐后,就端出九碗菜。按三排三列的摆法放在桌子上,正中间一碗是主菜,那是黄肉,汤圆大小的肉丸,呈正方体、味甜。紧挨着主菜的是一碗豆腐和酥肉(麦疙瘩用油煎的)。其余六样菜就随便凑合了。吃饭的时候,糍粑二爷先给孙大夹了一团黄肉,又给孙二夹一团,最后才夹自己的,可没注意就带了一团,两团黄肉一起夹起来。他向同桌的人自我解嘲道:“吴妹手艺不错!这黄肉,唉!路上不好看点,送到家了还是可以!”

  “当然,送到嘴里得吃了是可以啊!”大家哄笑。

  最讲究的是午餐,因为午餐的内容很丰富,要先摆盘子,盘子里装有瓜子、花生、饼干、糖果之类的好吃的东西。盘子摆过后,又是菜豆腐拌糍粑。如果这些都不合口味,主人也煮有米饭。

  午餐的菜豆腐拌糍粑,做法很讲究,要打得细腻,颜色要白,逗人喜欢,打的时候连执糍粑棒的人都要选还没结婚的小子,意曰新房新屋,一切都是新的!

  开始用午餐了,帮忙的人首先把盘子摆上桌。这下糍粑二爷便忙开了。他坐在上席,旁边左臣右相似的坐着孙大和孙二。他端起盘子以长者的身份安排同桌的人。一般主人装盘子的时候都是要过数的,糖果点心成个数,按每桌八人计划,每人两个就该十六个。而糍粑二爷向大家说:

  “大家抓紧点,等会儿菜豆腐又端出来,桌上可放不下,我们把这些收拾了。”他一边说一边像老师发作业本一样每人一个发了一圈,最后碗里剩下的,显然就是他们几公孙的。他一边装包一边说:“孙子,管他多少,我们尽巴斗。”

  一席盘子吃下来,孙大和孙二那些衣服大小口袋里都鼓了起来。

  “爷爷,装不下了!”孙大在喊。

  “爷爷,我还要!”孙二还没够。

  糍粑才是午餐的主食,吴嫂当然是大方的人,每桌一盆菜豆腐汤,一盆糍粑,并且糍粑是不计个数的,吃多吃少管饱就行。孙大和孙二先拿一个糍粑咬了一口,就放在桌角上,糍粑二爷一边吃着糍粑一边说:“这两个崽崽,活路做不得,吃糍粑还要得。”于是又每人发了一个。

  吃完了午餐,糍粑二爷摸出一张大手绢,把刚才的“战利品”全部包起来,嘿!鼓囊囊的好大一包呢!

  “糍粑二爷,你怕明天不烧火都吃不完哟!”有人嘲笑他。

  “老啰!吃得做不得哟!”糍粑二爷答非所问解自己的嘲。

  吴嫂站在阶阳台,也在笑,只是没有笑出声音。

《糍粑二爷的故事(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