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根植在心中的美好,像是很久以前才有的事情,又像与时俱进的存在。其实,它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时代的大剧。
小时候,只要村口喇叭一响,兴奋和激动让等待妥妥地变成了等待。平时磨蹭许久才能干完的家务活却在手脚麻利中须臾完成,然后自顾自地找出小脚凳蹲在院中催促着忙碌的母亲。在与母亲出发之前,心总是让期待和焦虑相互交织着煎熬。只要母亲说可以出发了,脚步会在迫切中变成飞奔,不过,总是叽叽喳喳在母亲的周围。
我们家距离大队放电影的场地大约有二三里地,途中还得经过一段坎坷不平的小路和一大片坟地,不过这些都不能成为影响看电影的障碍。虽然小路不平,虽然路旁散落着坟墓,可此起彼伏的笑语声堆满了整个路面,即使黑暗也会被感化成光明。到达电影院,其实没有院,只是因电影而自发形成的环形区域。拿凳子的,自觉坐在放影机前,站着的,挨挨挤挤在放映机后,有些小孩被大人放在了肩上,有些老人坐在了地面。因为大家是同一大队的,平时又常在一起劳动,多数都是认识的,所以谁也不好意思拥挤,无序中又彰显着有序,笑语中也保持一定的安静,那是因为对于新鲜的事物人们总是充满了好奇。
电影开始了,不知是风带走了人的吵闹,还是极少的文化生活诱惑着人的目光,总之感觉耳朵里只有电影里人物的语言,眼睛里满是他们的神态。那时看得电影也不少,像什么《火烧邱少云》《地道战》《小兵张嘎》等。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应该是《梅岭星火》,因为一个场景记住了一部电影,也因为一次感动而让这部电影成为心底里最初对电影朦胧的认知。
《梅岭星火》大概讲述的是陈毅元帅在跟随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不幸腿部受伤,无法跟随大部队继续撤退,只得和留下来的同志坚守在山区,进行游击战争,借以掩护大部队。当行至赣南梅岭时,已是弹尽粮绝,人不足百,马仅剩一。在满山梅花开放的季节,陈毅元帅为了能让更多的战士活着,迫不得已将跟随自己多年的白马枪杀,用以延续人的生命,保存革命的火种。当然最难忘的是陈毅元帅与已经羸弱的白马告别的场景,看到那里,除过流泪还是流泪,是对红军战士艰苦条件下顽强不息的感动,也是对困难时期人马共情的难过。那时,只觉得电影不再是电影,是交流,是共鸣,是力量,更是活着的支柱。
再长大一些,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对电影没有了感觉,以为电影会随着放影机的下架而成为历史。因为有电视机的存在,后来又有了手机,有了网络,更是对电影没有了概念。记得前两年的一天下午,无意识地转到一个村部的院子。当时正在播放着一部电影,大概是天未完全放黑,或者是人多数人在忙,只是零星地散布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再好的电影,回响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实在有些寂寞,估计放电影的人也只不过只是完成某种任务而已。我也想凑凑热闹,或许是想找些小时候的记忆,毕竟光阴改变了一切,只能往事重提,不可能再入故事。
今年一部《哪吒2》攀上了热搜,起初我以为只是商家的炒作,加之又是一部动漫,并未放在心上,多少还有些轻视的意味。在女儿的一再鼓动下,不习惯花费那么高票价的我也奢侈了一回。因为近几年总觉得看电影是年轻人的专利,况且过不了多久就会搬到手机上的各大影视平台,还怕看不到吗?
当我踏入电影院后,就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宽大的电影屏幕,井然有序的层次软椅,外加一些美味的饮料,不得不感叹落伍的自己,或者是不懂生活的自己。那时因为可供了解外面世界的资源实在太小,所以对电影的渴望程度一定不小于现在年轻人对车房的向往。而如今,看电影竟是在各种网络信息满天飞吋的另外一种享受。与其说是享受,不如说是读懂了生活。
总以为动漫只是孩子们的专利,然而电影院里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哪吒2》直接颠覆了我对动漫的认知,那是高科技综合势力的拼接,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精华汇聚而成,是在用想像精心打造的一种艺术。所有这些,有着普通电影无法企及的高度。
《哪吒2》最能触动人心,也最能引起人们共情的地方实在太多。就像哪吒离开母亲要去远方,殷夫人远远的叮嘱却得不到一个拥抱时,多像年轻的我们,有爱不好意思表达。而当哪吒身上下了穿心咒,殷夫人却在自己即将化成丹丸时,奋不顾身地上前紧紧抱住了哪吒。普普通通的一句不管你是魔还是仙,你都是我的儿,让人泪目。这些看似平凡不过的话语,却让我们感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起初,我以为东海龙王会为了龙族的利益,将敖丙困居于龙宫。然而,当他发现敖丙也想要属于自己的人生时,彻底选择了放手,一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这分明就是对父母的忠告,这那里只限于儿童,这那里只是一部动漫,它应该是一部现实世界的真情流露。
而且作为动漫,那富于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物造型,气势恢宏的场景,比如龙族里的虾鳖海怪,无量仙翁所在的极乐世界,都会给人一种无穷的回味。况且随着科技的发展,2D和3D的普通应用,让人有种身入其境的幻觉。一方面体现着时代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看到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步伐。
从小时候的看过的电影到如今看到的电影,虽然都是电影,却有着本质的不同。那时是母亲陪着我去,现在是我陪着女儿。那时是故事情节中自带着感动,是历史史实或者生活情节的精心浓缩或高度升华。而现在的电影,已经跨越了时代的束缚,以一股势不可当的力量扎入了人心。电影不仅仅只是电影,更多的是在实现超越,是在追求极致,是对未来的挑战,也是奔向未来的方向盘。电影发展的过程本身也就成了电影,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转移和寄托,是时代的脊梁。
电影不只是电影(散文)
《电影不只是电影(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北京四日游记(散文)
NEXT ARTICLE三角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