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真名,如今社会发达,人人都玩起了智能手机,也就需要一个网名。
有这么一个网名,他就叫三角带,你听过吗?
这网名离奇古怪,为什么叫三角带呢?原来,他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做生意,最后选定了一个行当——在县城经营三角带。掐指一算,不知不觉已经四十多年了。这四十多年,他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现在,熟人朋友几乎都忘了他的真名,见面、发微信都叫他三角带,他也总是笑哈哈地应着。在生意圈里,附近几个县,大小几十家业务户和个人都知道县城有个网久名叫三角带的人。
三角带姓张,他长得五大三粗,浓浓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魁梧的身材,十分帅气。从儿时起,他就是一群小孩的头儿。他手一招,没有一个不听他话的;他指向东,大家不敢往西;他说南,没人向北。
上学后,他在班上成绩优异,老师很赏识他,提拔他当班长。他把班上的学习和卫生管理得井井有条。老师暗自思忖,这孩子长大肯定有出息,能成大事。
家里兄弟五个,他是老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给他说媒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来。姑娘们不嫌他家兄弟多,反而更看重他的人才和本事。他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因为后面还有几个弟弟,他订婚后第二年便结婚了。
风风雨雨这些年,他吃着五谷杂粮,身形愈发高大,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潇洒、魁梧,仿佛他的身躯是一道坚固的铁壁,挡住了风雨、邪恶,还有外界的干扰。他坚定的双目深邃如天上的星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
为了家庭,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他走南闯北,闯荡江湖,做起了生意。经过几年打拼,凭借超人的头脑和智慧,他盯上了三角带这门生意。市场如同战场,有输有赢。要想在生意这场战斗中获胜,必须有足够的智谋,并且在争取胜利的同时,做好失败的准备。他多次亲自前往厂方订货并查看质量,一次次地登门拜访,诚心终于打动了厂方,在他所在的县城设立销售网点。
这一举动,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小打小闹的他,在厂方的支持下,开始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厂方还把附近零散的小销售点归纳起来,让他负责经营。凭借年轻能干、有闯劲的资本,撑起了这个县城三角带市场的半壁江山。他的生意火爆起来,一个人订货都忙不过来,于是又雇了三四个人,有负责组织货源的、有发货的,还有专门去车站等地接货的,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十二点左右才能休息。服务热情、周到,深得用户好评,他三角带的声誉越来越高。
有一次,他给一个用户发各种型号的三角带,放在班车顶上,由于没有捆紧,货物丢失了。他二话不说,又发了一次,那损失的三百多元他自己承担了。可一个星期后,一位农民在公路边捡到了货物,多方打听联系到了他。他开车把货物拉回来后,还买了几十块钱的东西送给那位农民。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三角带凭借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用户。有时用户来他门店拉货,赶上吃饭时间,他都会领到饭馆,让人家吃好再走。有时客户资金周转不方便,他会客气地说:“先把货拉走,什么时候方便了,什么时候给钱。”三角带努力经营自己的事业,生意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幸福。他张罗着给四个弟弟娶了媳妇,让他们分家另过,自己发展,独立生活。
时间无情地流逝,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他居住的北山畔的洋槐林长高了,枝繁叶茂,笼罩着一方天地,洋槐花滋养了一群群蜜蜂,那浓郁的甜香飘散在高山峻岭之间,蜜蜂、蝴蝶在槐花上肆意飞舞。村口的大皂角树也伸展着高大的身躯,茁壮成长。我们的三角带从一个年轻帅气、被姑娘们追求的帅哥,也步入了暮年。儿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久,他也有了外孙和孙子。他过去乌黑的头发变得花白,帅气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双摆弄了一辈子三角带的手,也不再那么灵活,但他头脑依然十分清醒,算账、发货、收款有条不紊。
三角带对老人的孝敬,那是远近闻名。在他的村庄和所在的乡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孝道深深地印在三角带的心中,二十四孝的故事他铭记于心。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就讲过,至今他仍记忆犹新。只要是母亲愿意、让他做的,他无论如何都要满足,达到老人的要求。三角带的媳妇如今成了老伴,对老人更加体贴入微,缝补擦洗,关怀备至。
三角带的儿女看父亲对奶奶的爱,也热情的照顾奶奶。
三角带的善心和孝心,苍天可鉴。村上修路,他捐款;村上协会有活动,他慷慨解囊。从他手中捐出的善款,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了。有一年,母亲身体不好,一心想去舅家。三角带雇了辆车,和老伴一起把母亲送到舅家。他俩搀扶着母亲下车,在舅家转完后,又把母亲搀上车。那次母亲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自然,那么开心。三角带的老伴经常给母亲洗衣服,隔三岔五就给母亲做好吃的,每次做饭前,都先问母亲想吃什么。
三角带还坚持多年给母亲洗脚,有时母亲都觉得不好意思。他常对母亲说:“您养我小,我养您老,这是天经地义的。”有段时间老人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他接屎倒尿,悉心照顾着母亲。
三角带的几个弟弟,也都争相照顾母亲。母亲对来看望她的亲戚说:“我养了好儿女,在我跟前孝顺,我死了也甘心。”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三角带把母亲接过来,坐在身边给老人讲故事。老人爱听农村的民间故事,如口波、歇后语,他就和老人一起聊,哄老人开心。三角带的孝心传遍了村子。记得那年村上评选孝儿子、孝媳妇,他和老伴都入选了。
当他两口手捧大红的荣誉证书时,他俩的心情格外激动。那证书饱含着一个儿子和儿媳的心血,饱含着对老人的深情厚谊,更彰显了两口倾心对老人的精心照顾。
2022年农历腊月二十六,那是疫情刚刚缓解的时候,天空阴沉沉的,正值滴水成冰的寒冬,天时不时地飘着雪花,寒风刺骨。八十六岁的老人走完了她坎坷的一生,去了那没有疼痛的地方。那天好像怜悯,也好像掉泪,老人去世时己经四世同堂了。
三角带和他的弟弟,遵照老人的遗愿,没有大张旗鼓地操办丧事,用农村的话说,就是厚养薄葬。八十六岁,在农村算是喜丧,老人含笑走了,三角带和弟弟们尽到了孝道。
村上人都夸三角带生意上是个能人,在家是个孝子。
(原创首发)
三角带(散文)
《三角带(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电影不只是电影(散文)
NEXT ARTICLE让自己慢下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