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写作灵感的来源(散文)

2025-04-13 10:29:34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曾经有同事问我:“小单,你怎么天天都有东西可写?我们偶尔想写篇文章,可不知道写什么,感觉哪有事可诉诸笔下。你哪来那么多灵感,真令人佩服。”

  是的,每一天,我都笔耕不轰,天天像个老树桩一样,都要坐在电脑前,写上一两篇文章。办公室里的人,都说最熟悉的声音就是我敲击键盘时”噼噼啪啪“的声音,根本停不下来。是的,我用五笔打字法,打字速度很快,赶得上专业的打字员,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很少有节奏被打断的时候。

  要问,一天两三篇的灵感从哪里来,主要来自我的生活。我生于1982年,一个贫穷的家庭养育了我,辛苦的爸妈土里刨食,日晒雨淋,跟同龄的城里人相比,苍老至少十岁。我丢不下曾经的过往,这是我来时的路,虽然有些辛酸,有些贫困,回忆起来感慨那时太难……但不可否认,没有以前的那一切,哪有现在的我。

  母亲是爱我的,虽然爱唠叨,十分强势,动不动张口骂人,给我的童年留下不少阴影,但对我的爱,是无私的,尽她所能地帮助我,抚养我成长。为了养大我们五个孩子,改善一下家庭贫困的面貌,哪怕是坐月子期间,也要自己提着一桶衣服下河去洗,血水染红整个河面。洗完衣服,还要下田插秧,娃就带在身边。父亲搭一个草棚子,我们就呆在草棚子里。母亲忙上一阵,来喂上一次奶。至于哭,不要紧,反正不死人,但是饥饿,没粮食吃是会死人的。

  因此,母亲染上一身的疾病,折磨她最主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年又一年,直到2021年瘫痪在床,获得国家的治疗保障。每次想起,我都难免潸然泪下,控制不住自己。我把她的故事原原本本写下,几乎不虚构任何成份,连夸张之类的修辞都极少使用,近乎大白话,就有了《妈妈“领工资”》。全文从写到改,跨度两年,将近七百天,写完根本不敢看,怕泪水盈满眼眶。

  除了母亲,我还有父亲。父亲从小就是孤儿,爷爷年纪轻轻就早早过世,留下襁褓中的父亲。他从来没有品尝过童年的快乐,感受过承欢膝下的父爱,靠着自己的双肩承担生活的磨难。他一辈子沉默寡言,受人欺负,只知道干活再干活,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自学了各种技术,木匠、篾匠、箍匠……都会,算得上心灵手巧。他养过牛,收过香叶子,贩卖过月饼。母亲常笑他,一事无成,但能把我们孩子养大,就是最成功的事。我常常写他,曾经连续十几篇都在写他,组成一个合集《平凡的父亲》,还在家乡的博文月赛中拿到一等奖。

  我喜欢看书,每天除了工作与写作之外,很多业余时间都捧着一本书。冬天,太阳当空照,暖阳铺晒地面,学生在教室上课,学校操场空荡荡的,我坐在台阶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看着书。经常性的,看到一篇文章,触发自己的灵感,就有了写下来的文字。

  那天,身边没有书,顺手从教室的图书角里,抽出一本童话,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里面有一篇文章《小熊钓鱼》,讲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跑到河边钓鱼,因为小鸭子要游泳,他让出河面;因为鹅妈妈要洗衣服,他又让出河面,虽然一天都没有钓到鱼,但他收获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读完,我灵感乍现,如黑暗中的一道光,我也可以构思一篇《买花》:妈妈叫我去买花,我却用钱帮助了可怜的乞丐、没钱坐公交车的小妹妹、丢钱的老奶奶,最后花没买到,但买到最美丽的善良之花。

  《读者》是我喜爱的一本杂志,里面的文章选材独到,思维缜密,观点新颖,紧扣时事,读之收获满满。2021年3月刊转载一篇文章《一个名字叫“喂”的女人》,讲述一个被拐女人“德良”千辛万苦寻亲的故事,虽然最终找到亲人,却换不来一家人时时团聚,人人被生活所迫,破裂的镜子很难复原。我看完,心中感慨万分,最终写下《可否常蒸馒头》的一篇赏析。

  人有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功,大脑会思考。我常常独自散步,一个人慢慢地走。家乡在五线小城,号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道路宽阔而平坦,树木高大而碧绿,小山不高却起伏……我走着,让大脑不停地思考,围绕着曾经的种种经历,联系着世界的变化之快,感受着身边的人际关系,总能产生许多灵感。

  《专来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就是一篇说理散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引,结合某位学生家长说的话,再旁征博引一些名人名言,最后留下感想:门外汉,莫逞强,还不如把时间节省下来,做些能力范围的事,提升自己的能力。至于非自己专业的事,那就交给其他专业的人。

  《每一个人都是矛盾体》讲的是“每一个人并非十全十美,有对有错,有特长有瑕疵;有时善良,有时丑恶;有时温和,有时残暴;有时勤劳,有时懒惰……总之,都是矛盾的结合体。”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运用教育的智慧,挖掘学生的长处,护其成长,助力他们花朵盛开。

  《做个人间清醒者》讲出一个鲜明的道理:“复杂多变的世界,做个人间清醒者,珍惜眼前人,理解尊重彼此,不断提升自我,用平和坚韧的心,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黎明与黄昏。如此,即使未来道路坎坷,也能笑对风雨,从容前行。”

  这些都来自于我的思考,都是来自于我走路或散步时的大脑旋转、思维风暴,最后落笔成文。

  其实,只要你写,不断地写,根本不用担心素材的枯竭,灵感像源源不断的泉水,从石缝间汩汩流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你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写作灵感的来源(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语文(散文)
  • 乡土文化的熏陶(散文)
  • 人间最美四月天(散文)
  • 烟花三月间(散文)
  • 故乡的宗祠---光裕第(散文)
  • 虚度时光(散文)
  • 母亲的生日(散文)
  •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 《阿凡达2》电影个人观后感
  • 直击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观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