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陈堡镇蒋庄村游记(散文)

2025-03-05 11:40:22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开始知道蒋庄,是因为路上经过。后来听说蒋庄的番茄不错,有次一位在陈堡工作的朋友,还在蒋庄路口送了我们一袋番茄。再后来,又听说蒋庄的新农村建设搞得不错,但农村就是农村,还是没想到去游玩。这次,一个热衷旅游的朋友,建议看看周边的农村,于是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选择了蒋庄。

  车子开到蒋庄停车场,停车场周围的一排石像立刻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石像有半人高,有24座,是二十四孝故事。说实话,真不喜欢这种故事,总觉得说教意味太重,还反人性,所以在各地看到二十四孝图文,正常是敬而远之。不过,这里各尊石像倒是憨态可掬,于是耐下心来,一个个看完了。果然,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就让我看了直摇头,埋子事亲更让我不寒而栗。人贵在顺应自然,冬天,冰封了,没有鱼吃,那是不得已的自然现象,属不可抗力,人力所不能为。这时候,老人想吃鱼,解释清楚就好,实在解释不清那也没办法,只能不理老人。老人如小孩,要哄但不能惯,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要满足的,今天想吃鲤鱼就去卧冰,明天想吃人肉还自己割下一块肉?如果按照二十四孝的作风,是应该这样做的。六七十岁的老头,为了取悦父母,居然装成孩童状,简直违背自然违背人伦。当然,这些还只是可笑。为了满足父母的口粮,居然活埋孩子,这是孝顺?简直就是恐怖。如果这是孝,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么解释?儒家的这套说辞,恐怕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当然,这些故事中,有的还是不错的,像六岁的张温在外吃到好吃的,不忘带给父母尝尝,这些是值得褒扬的。总体说来,孝是应该的,但过分宣扬违背人性的孝道就反而妖魔化了。话又说回来,这些之所以能成为故事,成为典范,也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如果一般人都能够为了老人杀了小孩,这个社会恐怕也早已灭绝而没有未来。

  停车场旁边是集贤禅寺。现在中国正处于盛世,农村里有寺庙不稀奇。不过,寺庙名字叫集贤的没听过,儒家的学院或者皇家的招贤馆之类才会用这名字,佛家说普贤寺还差不多。由此可见,这个寺庙当年肯定是村民集资修建,于是当地一个有文化的儒生而不是僧人起了这个名字。寺庙在农村中算是规制齐全的了,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还有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哼哈二将等一应俱全。只是,我们却没看到和尚,寺庙是由旁边户个村民照看着,我们去时那户人家正忙着打麻将,根本没空搭理我们,任由我们自行观瞻。其实这才对,礼佛在心,静静的看着佛像,让佛法在心中流淌,让善念从心底滋生,这才是对佛最好的礼拜。如果一个无恶不作的人,通过香火就能够得到佛祖保佑,那佛祖也未免善恶不明唯利是图了。

  寺庙旁边有一个英烈祠,门口还有一个武将的雕像,我以为是岳飞,岳武穆在兴化抗金的故事流传不少,像著名的乌巾荡传说。走近一看,这里居然是张巡,这位在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城,被文天祥称为张睢阳齿的英雄。雕像底座一排铭文,就是张巡死守睢阳城的故事介绍,却没看到半分和兴化的缘分。不知为何,在这里突兀的纪念了这位英雄,总不至于是一个姓张的善人出资修建,以纪念自己祖上英豪?我猜肯定是有故事的,只不过我孤陋寡闻罢了。当然,无所谓了,只要张巡确实值得铭记,纪念他就是应该的。英烈祠,当然也是为张巡而建,但祠中并没有英雄的灵位,反而有一株古树,树上挂一个“神树爷爷”的招牌,树前还有香炉,供人烧香膜拜,不消说,肯定是当地村民的杰作了。村民的质朴,在这一声“神树爷爷”中体现无遗。英烈祠中还有不少旗帜锣鼓之类,看了介绍,原来是村民庙会时使用,这里的庙会叫“都天庙会”,在周边很有名气,居然还成了兴化的非遗项目。质朴的村民以庙会的方式,纪念张巡这样一位忠烈为国的英雄,足以让英雄安息了。当英雄成了民俗,浩然正气必定潜移默化的流传在了国人心中,这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

  将军雕像前是一片水面,叫七仙女湖。好嘛,原来当年七仙女就是在这洗澡被董永娶走的,难怪东台西溪那是董永住处,离这真不远,也就几十公里。当然,这肯定是我信口胡诌了,反正董永和七仙女本来也只是民间故事,添点油加点醋本也无妨。水面是有点像数字“7”,或许因此叫七仙女湖?水面有一座拱桥,我们站到拱桥上,回望雕像和禅寺,都那么的庄严肃穆,心中不觉升起了敬意。雕像本不算高,但从桥上看去,却比庙宇还高,张巡的形象一下就伟岸了起来。将军那冷峻的神色,严肃的表情,似乎正在研究如何争取让睢阳城守得再久一些。想当年,张巡将军孤军孤城力抗强敌,战败是迟早的事,当时不知道他对大唐有没有怨言,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选择了忠君报国,选择了舍生取义,没有找任何理由逃脱。这就是中国人的大义大勇,这种义勇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所以后来当日寇肆虐时,中国出现了多少与阵地城池共存亡的将军,像滕县的王铭章等等。近代中国人硬生生用血肉、用生命筑起了抗击钢铁洪流的不屈长城,洗刷了民族的百年耻辱。这是后来人祭奠张巡将军的最好方式。浩气长存,英雄不休,民族永生。

  与这个湖面隔着公路的是一个公园,叫七仙湖公园,这里也有一片水面,我猜想两片水面原先应该是连为一体的。公园不大,有个小亭,叫称心亭,亭中央有个秋千,秋千用称勾住,坐在秋千上就相当于坐在戥盘上。巨大的秤杆和秤砣,应该足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不过可能是为了安全,称被锁住了,只是象征。亭子门口还有一副对联,是“下称平民百姓,上衡公子王孙”。我没觉得对联有多好,但称心亭这个名字,却让我深觉其妙。一个人,先要把心称一称,知道自己的心是几斤几两,价值几何,然后才会知道什么会让自己称心满意。也就是说,人要自知,而后才有快乐,否则欲望无穷,永远无法称心。走过亭子,是湖心的一个小岛,没有经过修葺,倒也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野趣。在水底,我们看到了荷叶的根,想必等到六七月份,这里必是荷叶团团,莲花田田,只不知有没有采莲少女,乘着小船,唱着《西洲曲》,穿梭其间?或者能遇到阿朱阿碧,带我到不知位于何处的慕容山庄,邂逅一段美丽而又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村民很热情,看到我们不是本村人,告诉我们,他们这还有一座西寺,值得一去。我们按照村民指点的道路来到西寺。本来我还觉得,一个村里能出现两座不小的寺庙,挺奇怪的。看到西寺明白了,这里其实不是寺庙,而是道观,供奉的都是道教神祇。西寺就两间,但是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说,这两间房屋应该都是古建筑,当然经过了翻新。看到梁上的木雕和墙上的砖画,我突然间有了如在徽州古建筑中的感觉。中间正屋牌匾是“凌霄宝殿”,走进一看,好家伙,我们能想到的神祇几乎齐聚一堂,中间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他们旁边庄严坐着吕祖和东岳大帝,侍立的是哪吒、龙女、善财童子、夜叉等,两侧站立的有太上老君、雷公电母、风雨之神等等,反正民间能想到的几乎都立了像,也不嫌挤。这是玉帝在上朝?还有,吕祖中间坐着,太上老君反而到了边上侧立,似乎暗示太上老君这个老倌有点脱离群众,威望还不如自己的弟子吕洞宾了。真正道教中,太上老君的地位是很高的,可老百姓不管,喜欢谁就让谁居中。旁边侧殿正中赫然是关羽,两侧是捧印的关平和拿刀的周仓,再边上是财神。看到这个西寺,活脱脱就是民意的反映,中国老百姓对道教粗浅的了解,加上自己朴素真挚的情感,弄了这么个不登大雅之堂的祭殿。我在暗想,如果真有太上老君,他应该好好反省,别以为自己总是高高在上,说不定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人气,还不如更接地气顺民心的徒弟呢。太上老君如此,我们的官员们呢?恐怕也要深思自己在百姓中真实的地位。

  游走蒋庄,兴致盎然,我们几乎都忘了蒋庄的特产——番茄了。好在,村民没忘,停车场边的石墩都做成了番茄模样,红肚子绿帽子很是可爱。于是,我们特意去了番茄大棚基地。也许因为不是上市季节,大棚居然无人看守,一个个绿番茄结在棚中,小巧可爱。等到番茄上市季节,肯定是枝绿果红,又一番丰收景象。基地的路边地上,种的都是蔬菜,让我们这些困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人,直叹农村土地到处是宝,随便种种就是绿色菜蔬,肯定比我们在农贸市场上买到的要新鲜好吃。看到这些果蔬,虽然还未成熟,我已经感觉到了农民的幸福和喜悦。

  浮生半日,兴之所至,皆为风景。

  

《陈堡镇蒋庄村游记(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