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那个他(散文)

2025-03-27 23:11:55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离开教育岗位,晃荡两年之久。春季,新年刚过,重新站上三尺讲台。兜兜转转,居然执教六(1)班语文。在这个班级,我遇见了他。

  他,至今叫不出名字,微卷的头发,戴着眼镜。头一节课,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教书二十余载,早知道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一改以前的幽默风格,收起爱调侃的性子,板着脸,像寒冬的霜,避免孩子产生“疯狂”的模式。

  如此,课堂安静,但冷场随之而来。第一节课,彼此的陌生感造就40分钟的尴尬,我滔滔不绝地讲,他们态度端正地听。《腊八粥》是沈从文的名篇,风趣、俏皮的语言真实再现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八儿的天真、狡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节课,不可能只是老师的舞台,更应该是学生的主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冷场的弊端可想而知。我抛出问题,无人举手,再三询问后,他笑嘻嘻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虽然答案不一定对,但勇气可嘉,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溺水中的一根稻草,再以此衍生,拓展讲解,流程得以顺利进行。

  下课铃声响起,听着铿锵激昂的进行曲,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前面班级的移动,再下楼梯。他歪着身子,对着我这个新老师开起玩笑。此子,真是难得一见,如此胆大。别的人,遇到摸不着脾气的老师,总怯三分,这是人性使然,但在他身上根本不管用。

  很快,第一单元课文上完,习作《家乡的风俗》闪亮登场。这篇作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尚有一定难度。学生写完,我认真拜读,佳作不少,但缺点同样明显:分段不均匀,详略不得当,重点部分无法展开……花了一节课,我讲评作文,要求学生修改。看看代管课剩余的较长时间,有些同学明显对作文有抗拒心理,或是畏难心理,不愿动手或不会动手。我鼓励学生大胆问,真有不少人跑来问我。他就是其中之一。

  拿过他的作文本,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详写的部分不够详细,我给出建议:不妨从食材、做法、味道等方面分层展开,如此表现的效果会更好。听完我的话,他立刻跑回座位,拿起笔刷刷写起来,没过多久,又跑了回来,比刚才好了不少,但还不够,他又去改;如此三次,终于看起来相当完美。

  课上,我拿他作了例子,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他是良好的榜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不服输的精神,不厌修改,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助力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慢慢相熟,他们渐渐摸清我的脾气,知道我是纸老虎,外强中干,并没有多大震慑力。现代的教育,注定一路走来的艰难,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不听,罚站时间有限,留堂冒风险……再上我的课,他明显三心二意,偷偷摸摸讲话,做小动作。

  他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喜欢坐在凳子上,歪着头,眼睛斜向同学,叽叽咕咕。记得从前,学生讲话时,有些畏惧老师,总想着躲一躲,拿书挡一挡,拿手捂一捂,他没有,像下课,把我当作空气。

  课堂需要安静,窃窃私语总不是优秀的行径。我一次次瞪向他,希望他能够明白我的暗示。他看我一眼,又歪过头,气得我七窍生烟。

  实在没有办法,我停下内容的讲授,专门整顿一下纪律,告诉学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恪守本分,不可视严肃的课堂为萧红笔下的菜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了杀鸡儆猴,我罚他站在讲台前面,却并未奏效。中午代管课,依旧如此,同样犯事的还有另一名学生。他们一个站在左,一个站在右,居然悄悄地移动身子,越靠越近,几乎凑到一起,又讲起话,令我哭笑不得。

  前两日,广播体操时间到了,班长举着班牌,带着队伍下楼。他排队时磨磨蹭蹭,这里晃一下,那里站一会,落在后面。看到队伍走出老远,又急得不得了,连忙跑起来。我跟在队伍后面,起到监督作用,生怕出现意外事情。

  他远远地追过来,在狭窄的走廊上“咚咚”作响,径直蛇行前进,穿过中间,绕过这个,躲开那个。个别同学手扶着栏杆,他用手推推,嘴里嚷着“让让”,同学不理会,他一个穿插,迂回前行,像条鳗鱼,搅得整齐的队伍零乱松散,不成样子。

  我大声喊:“不要跑,不要跑。”我的声音没有追上他。他抵达自己的位置,才停下来,气喘吁吁。

  到了操场,我找到他,把他揪到班级最前面,以儆效尤。他振振有词:“老师,我本来就站在前面。”

  我更生气:“你既然站在最前面,那排队时应该早点,而不是拖拖拉拉。既然落在后面,就跟在后面,为什么一直往前冲,把秩序搞得这么乱!”

  他不再说话,但嘴巴噘起来,明显不服气。看他不说话,我同样闭嘴,总不能没完没了。看我不开口,他立马迈腿,意图溜回去。这家伙,真是目中无人。我有些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

  看他的作业,同样一个头两个大,书写不太工整,“口”字写成圆形,连笔十分严重,很多字认不清。我再三强调,“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利用时间,好好努力,才能对得起将来。说话时,我知道这是徒劳无功。毕竟道理谁都懂,可真正有几人能做到?

  果真,他没有改变,下一次的作业还是历史重演。

  又是中午,我坐在讲台桌旁,严防死守,他不讲话了,拿起笔,画起连环画。看他的画,笔法稚嫩,但创意十足,一幅又一幅,居然有了故事情节!细细地品,还颇值得玩味。

  这孩子,看来得好好引导,才能指引一条正确的路,带着他走向美好,看到明媚的春光。

  

《那个他(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