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帝王之都(散文)

2025-02-22 11:08:21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到西安去,这个十三朝古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到那里去,要见证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在图片上,网络上,无数次领略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宏大气势,壮阔场面,但是亲临现场,那肯定是不一样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炎黄子孙,怎么能不看看老祖宗雄视天下的气派?感受那威武华严,挥剑横扫六国的霸气雄风!

  来到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纪念馆,进入一号坑参观,这里确实是中外游客青睐之地。仔细观察,发现兵马俑坑上方搭建钢铁架构,再用透明材料覆盖,巨大的穹窿下,保护着庞大的地下遗迹。一号坑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6米。坑道内成行排列着兵马俑,规模整齐划一,兵俑威武雄壮,雕塑艺术精美,陶土人形千年不坏。真是人间奇迹,中华历史瑰宝,呈现给世间,让后人叹为观止。

  一号坑兵俑6000多个,部分兵俑破损,是经过修补复原的。据说当年刚被挖掘出来时是彩色的,见风后,几分钟后便氧化变色,五彩装束与皮肤,很快褪变为灰色,真是难以弥补的遗憾。警示后人,当挖掘技术还不够科学的时候,千万不要轻动,让它们在地下存储,保证千年文化瑰宝不受损害。

  二号坑是一个“凹”字形的大型兵阵,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它共分为四个方阵,展示了当时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军事布局,有弩兵阵,战车方阵,骑兵方阵,骑兵步兵混编方阵,被考古学家誉为“秦军的精锐部队中心”。

  三号坑规模较小,520平米,但地位重要。其独特的布局和文物使其在整个兵马俑群中占有重要地位。俑坑内也出土多把宝剑,经过科学考证,大多是青铜剑,虽然坚硬锋利,但十分生脆,掉到地上就会碎裂。说明只是一些陪葬的器物,不是真正的武器。

  四号坑内没有任何文物或陶俑,考古学家充满疑惑,正在探索它的谜底。

  五号坑是个修复陶俑场所,破损的陶俑还没有全部粘合,粘合剂竟然是从德国进口,现德国无偿转让技术。工作人员在进行缓慢有序的工作,台上陈列的几具样本,供游客观摩了解,让我们具体认识到秦兵马俑挖掘的过程和有关知识。

  导游介绍说,每一个兵马俑的身上都有文字,标注单位、住地和工匠姓名,总共发现有130多名不同工匠名字,据说这是工作责任制。不论谁制作的陶俑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具体问责。如果是胳膊出了问题,就要把工匠的胳膊砍下来粘合在陶俑上,头部有问题就把工匠的头砍下来,皮肤哪里破损,就把他相应的部位取下一块,这样的责任制太严苛吧?听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怪不得陶俑制作的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原来都是按照不同的人形,与真人大小一致,是写实艺术的再现,不敢出现丝毫瑕疵。

  因为挖掘技术不达标,一直未再发掘。秦始皇陵陪葬坑的面积巨大,占地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澳门,65个故宫,有400多个陪葬坑和墓葬。现兵马俑部分的开挖面积仅占整个陪葬区的万分之三点五,还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未被挖掘,这是一项多么宏大的工程。墓内还有各式宫殿,奇珍异宝,嫔妃陪葬墓等。据说当时秦二世下令,凡是没有生育过的妃子,全部进入陵墓陪葬,大概有三万多名。地宫里挠墙的声音持续了三个月,都活活被饿死,真是千年惨剧。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待解之谜,留给我们太多的奇局,让我们去探寻,去揭开谜底。

  通过红外线地下探索,定位分析还原,复原了秦始皇陵地下冥宫原貌,我们坐在3D影室,观看了一场飞越地宫的影视,终被秦始皇地宫内的宏伟气势震撼。感慨秦始皇这千古一帝,后世再无超越。他一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世界第一,确实是大气派大手笔大创造大作死,最终把他的大秦帝国葬送在浩大的工程中。在全国人民的劳役下,彻底埋藏了他的王朝,让大秦变成了千古绝笔,成为了历史绝唱。

  秦始皇地宫是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位于骊山的庞大封土堆之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竖穴土坑,用未经焙烧的砖坯子砌筑。地宫内部布局仿照秦始皇生前的咸阳宫,中心放置主藏椁。当然在进入地宫中心之前,先得进入几重宫门。一进宫门首先是暗器机关,打开第二重宫门,便是手持武器的兵马俑方阵,就是我们出土和未出土的兵马俑坑,它是呈环状围绕地宫的。第三重宫门里陈列着珍奇异宝,御道两旁是石像,有巨大的动物石像,最里边是百官石像,手持笏板,恭立两旁。四周燃烧的长明灯里用的是鲸鱼油,它终年不灭。从第一重宫门起里边都是富丽堂皇,用大量金银珠宝堆砌打造。进入地宫内室,首先看到了穹窿顶部的天空,用珍珠玛瑙打造日月星辰,并且根据四时变化不停运转。地下是大秦地图,大江大河用水银灌注,一艘豪华的龙舟在水银上面自由游动,龙舟上停放着一座巨大棺椁,青铜打造,这就是秦始皇的休眠处。这巨大的棺椁内部肯定是宝贝满室,奢华无比。让人不由得不惊叹,不错愕。

  秦始皇陵从秦始皇13岁开始修建,动用了当时国家15%以上的劳动力,约72万人,花了38年才修成。陵墓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兵马俑坑。

  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封建帝王的可怕,他们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为了自己的私欲,可以役使天下百姓为奴,也可以杀绝天下生灵,只因自己的喜怒意愿而定,真是帝王一怒,流血千里。强大无比的秦朝两世而亡,一定不单单是偶然原因,是法家变法的罪恶,还是帝王残酷本性使然?大秦兵马的虎狼之师使天下惊惧,并不是关中人有多么强悍勇猛,而是兵员的人性扭曲。据说秦国百姓活着只有两个目标,要么打仗要么服摇役,种地也是服役,十之三自己吃,十之七交公粮,甚至妇女都要上前线送军粮。服徭役累死、饿死、冻死或被打死,还不如服兵役上前线,一样的死更死得其所。一听说打仗征兵他们很高兴,服兵役可以立战功,杀一个人头就有一份奖励,国家说到做到。通过军功士兵可以当伍长、十长、将军,元帅,所以秦兵打仗勇猛无比,所向无敌。因为不勇猛是死,勇猛就可以活,还可能活成人上人。

  大秦帝国的劳民伤财,驭民为奴,工程浩大,不计成本,不顾民生,视人民为牛马,视生命为草芥,可不是一般的严重,是亘古未有,举世罕见。秦始皇与二世,从统一六国的公元前230年开始,到秦灭亡的前206年为止,共24年时间营造了无数重大工程。打仗死亡将士100多万,(秦军击杀和击伤的六国军卒有1000万人),按此换算。修长城动用30万民夫,修九条从咸阳到各地的秦驰道,动用民夫30万,修阿房宫民夫20万,一直到秦灭都未完工。还有北征匈奴30万,南征百越,东征高丽,共动员增调50万,修都江堰,修灵渠……年富力壮的都上前线或干工程,种地的只剩老弱妇女。可她们的农业收入却要供养全国人的口粮,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也应该是牛马一样的劳作吧。秦朝法律严苛,稍有违法反抗,便接受连坐制裁。百姓生活倒悬,他们是两脚动物,不用识字,没有情感,不懂喜怒哀乐,没有理想未来,从生下来会干活开始,一直干到死,便是他们的人生。呜呼哀哉,可悲可叹!

  参观了秦兵马俑坑,看到各个兵马俑都攥着一个空拳,他们的兵器呢?既然是兵马俑,为什么没有兵器?那个空心拳,就是手持兵器的姿势吧?资料介绍,有人认为兵器被人取走,因为秦亡之前,章邯把修建陵墓的奴隶60万派上前线。他们的兵器便是从兵马俑手中取来,武装了这些奴隶,兵马俑就俩手空空。我还有一种想法,兵马俑手中拿的是金属或木质武器,两千多年后早就化为泥土,但是彩陶丝毫不受损伤,依然威武矗立在坑道内,也有这种可能吧?

  参观完秦兵马俑,我感触颇深,感叹中华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血腥。历史是人民写成的,其实整个历史是历代帝王的演义史。让觉醒的人民把封建帝王深深埋葬在地下吧,幽灵也永远不要复活,还人民一个朗朗晴空。

  走出秦兵马俑纪念馆,我的心情依然沉重,我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百姓悲叹不已。(原创首发)

  

《帝王之都(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