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两姐妹(散文)

2025-03-11 23:40:09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在安徽某村庄的一个农村家庭,这家姓人杨。那个年代还是集体生产队,农村都是靠挣工分获得口粮,得到经济收入。他们家有俩个女儿,大女儿为了扶助父母承担生活压力,因此没有读书。小小年纪,父母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她就在家做饭打理家务,伺候年迈的奶奶。

  两个女孩儿,老大叫雨荷,老二叫翠荷,姐妹俩相差两岁。

  雨荷见妹妹每天开开心心的上学,好生羡慕。于是,和母亲说:“妈我也想上学,家务活我不会耽误的”

  母亲见大女儿如此想要读书,就答应了大女儿上学。说:“好吧,这一学期已经报名过了,等明年报名再去。”

  雨荷上学终于有了希望,只是她只能十岁读一年级。

  转眼又到了报名上学季节,雨荷高高兴兴的和二年级的妹妹一起报名上学,虽然读书晚了点儿,她学习非常认真。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去看看奶奶,奶奶中风偏瘫不能自理。

  “奶奶!奶奶我回来了”她边跑边喊着。

  奶奶躺在床上,吃力的答应着:“哎!雨儿回来啦?”

  只要看到奶奶好好的,她才安心,然后马不停蹄的干家务做饭洗衣。

  老二翠荷也许习惯了姐姐包揽了那些家务,就是有空,她也不去帮姐姐干点啥。而姐姐回家后总忙里忙外,似乎她比妹妹大了很多似的。才十岁就像大人一样做饼,熬粥,炒菜。有时忙不过来,偶尔也想妹妹帮忙,可妹妹早就出去玩了。当父母收工回家,大女儿早就把饭做好。街坊邻居们都夸他们家有个懂事的女儿。

  这天,雨荷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进门依然先喊奶奶,可没听见奶奶回应。她跑到奶奶床边一看,奶奶不知什么时候掉下床已经不能言语。

  雨荷被眼前的一幕被吓懵了,父母还都没回家,于是她一边儿哭着跑到隔壁刘婶儿家说:“婶儿!我奶奶掉到床下,我弄不动她。”

  刘婶儿今天不舒服没能下地,见雨荷哭着求她帮忙,没顾得上多言语,起身就往雨荷家跑。

  刘婶儿把雨荷奶奶抱上床,然后对雨荷说:“你还是把你爸妈叫回来,请医生过来看看,叫医生检查一下放心”说完走出雨荷家。

  雨荷父母把奶奶送到镇医院,检查一番医生说是冠心病发作,难受滚下了床,并配了药。医生说:“病人身边不能没人,以后要多加注意。”

  雨荷心疼奶奶,为了陪伴奶奶,她永远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雨荷干家务陪伴奶奶,这一晃岁月度过了十个年头,奶奶离世,雨荷已经二十岁,就像绽放的荷花甚是娇艳美丽。

  妹妹翠荷高中毕业后在社办厂上班。在当初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开始谈婚论嫁。翠荷没有姐姐长的好看,姐姐的美丽似乎是上天对她的补偿。

  那时经济困难,做新衣服雨荷总是让给妹妹,妹妹总是理所当然的接受。雨荷虽然没有新衣服,依然遮挡不住她的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美丽脸庞。

  村上大妈大婶儿见雨荷长的如此俊美,就忍不住给她介绍对象。这天,刘婶儿收工后,急匆匆的去了雨荷家。

  雨荷妈见刘婶儿来,心里就猜出了几分。于是上前招呼道:“他婶儿你来肯定有事儿。”

  “可不是嘛,叫你说对了。”一边说着话,随手拿过小凳子坐下。又说:“俺娘家大侄子当兵五年,听说在部队已经是士官,二十四岁,俺想把你家雨荷介绍给他。”

  雨荷妈见刘婶儿来,就立马泡了茶,说:“他婶儿请喝茶,女儿大了,少不了让您费心。”

  刘婶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现在是士官,说不准以后大有前途呢!这几天正好探亲在家,要不明天我带着雨荷去我娘家让他们见个面儿?”

  雨荷妈赶忙回道:“好,那就太辛苦他婶儿了。”

  晨曦,刘婶儿吃过早饭就来到雨荷家说:“雨荷妈,俺娘家有八九里路,咱早点儿起身。”

  雨荷羞答答的给刘婶儿泡了杯热茶。

  刘婶儿又说:“雨荷,你得换件新衣服。”

  雨荷妈说:“翠荷的那件新衣服你先穿上。”雨荷比妹妹瘦,那新衣服穿在她身上不太合适,穿旧衣服去相亲的确不行。无奈雨荷只能穿着妹妹的新衣服去。

  十点钟左右,她们三个来到刘婶儿娘家刘家庄。小伙子正在帮母亲打扫庭院,见姑妈来了身后还有一位陌生阿姨和一个小姑娘,心已经猜出几分。说:“姑妈,阿姨,都吃过早餐了没?一路辛苦了。”

  刘婶儿见侄子说:“早饭都吃过了,看看姑妈给你介绍的这姑娘咋样?”

  小伙子朝雨荷瞥了一眼,一下子就被她的美丽所吸引。

  雨荷害羞的脸上泛起红润,就像一朵绽放的荷花。

  小伙子比雨荷开放,微笑着说:“我们去地里弄点蔬菜,顺便去走走。”说着拉着雨荷的手就走。

  雨荷见小伙子浓眉大眼,甚是帅气也非常满意喜欢。

  于是,两人来到菜地。小伙子说:“中午在我家吃饭,我再过几天就要回部队,要记着给我写信。”

  雨荷没有说明自己不会写信,只是点了点头。心想我不会写叫妹妹帮我写,两人一见钟情。

  那个年代相亲是不能住在男方过夜的,最起码要正式订婚,必须确定婚姻关系后才可以住下。由于时间关系,因为后天建军要回部队。只能暂时不订婚。虽然没有订婚仪式,可基本上已经定下婚事。

  离别时小伙子依然重复着那句话:“雨荷,记得给我写信。”

  雨荷微笑着点了点头。

  

  二

  刘建军几天后回到了部队,虽然只见了一面,雨荷在他心里已占了很大位置,深深的喜欢上了她。于是只要空就给雨荷写信。

  翠荷虽然比姐姐文化水平高,可没有姐姐漂亮,也没姐姐勤快讨人喜欢。姐俩性格上有很大差异。十八岁的翠荷听说刘婶儿给姐姐介绍的对象是位军人,而且已经提升士官,不免羡慕心生嫉妒。

  翠荷正要出去,正巧碰上邮递员说:“杨雨荷是你家吧!”

  翠荷说:“是的,把信给我吧!”

  邮递员把信给了翠荷。翠荷不合情理的拆开信,里面还有小伙子照片,是那样的帅气,还有那情爱的词句,使得她嫉妒心更加膨胀。见姐姐从地里回来说:“姐,你男朋友来信了,我想你也不会写回信,所以我就先打开看了。”

  雨荷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没办法,因为,她能读懂信中意思,但不会写回信。于是说:“没事儿的,还得你帮我写回信呢,咱姐俩不分彼此。”

  雨荷的善良,让心生嫉妒妹妹钻了空子。从那,雨荷的每一封信都必须给妹妹看,然后帮姐姐写回信。就这么来回书信。翠荷心想假如我一直这样帮姐姐写下去,帅哥小伙子心里永远装得是姐姐。于是,在又一次回信中这样写道:“一直以来和你通信的是雨荷的妹妹翠荷,我姐姐小时候不爱读书,就读了一年书不会写信,我高中毕业在社办厂上班……”而且把自己的彩照一起寄给了刘建军。

  在部队的建军收到此信,心里一阵翻江倒海,想不到一直和他通信的竟然是雨荷的妹妹,他看着翠荷寄来的照片,虽然没有雨荷漂亮,那字里行间写满了真挚的爱。那一晚他失眠了,不知道何去何从。从那他停止了给雨荷写信,心想再一个多月就是一年的探亲假,一切回家再说。

  翠荷自从把自己彩照和信寄给未来的姐夫,甭提有多开心。时不时的和姐姐开玩笑说:“姐,你的建军男朋友这回探亲该和你订婚了吧!”

  姐姐雨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害羞的脸有点红。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妹妹竟然会做出这等恶劣之事。

  刘建军自从收到翠荷寄来照片还有她对自己表达的那份爱,虽然探亲回家几天,心里总是七上八下。

  建军父母以为儿子和雨荷暗中闹矛盾了,母亲说:“你都回来几天了,稍个信儿叫你姑妈来一趟商量一下订亲事儿,你好像心里有事儿,能和你爸妈说吗?”

  建军低头心思许久,于是把雨荷不识字是妹妹翠荷一直给他写的回信的事儿说了一遍。建军母亲若有所思的说:“代姐姐写信也没哪里不对,我看雨荷虽然不识字人蛮好的。”建军没有把翠荷在信里已经和他表达了暧昧之事说出来。

  刘婶儿得知侄子又是一年的回家探亲,当天就马不停蹄的赶回娘家。进门儿看到侄子说:“你回家几天了?咋也不去看看雨荷,像这样的好姑娘你假如能娶到她,那可是你修来的福分。”

  建军低头不语,刘婶儿知道肯定这事儿有了蹊跷,继续说:“对这孩子太了解了,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是没读几年书,可她是为了奶奶、为了妹妹,放弃读书的机会。也许你嫌她不识几个字,她以后可以慢慢学习,那人品可是最重要的。”

  姑妈一番话提醒了建军,他说:“我明天过去看看。”

  “这就对了,咱庄户人家只要人贤惠会过日子就行!”

  雨荷姊妹俩都听说了建军回家探亲,暗自心里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打算。翠荷估计建军这次回家探亲肯定要和她订下婚约,雨荷依然蒙在鼓里,幸福的回忆起初次见面的一见钟情。姊妹俩彼此心里都有着满满的期盼。

  建军的姑妈刘婶儿,为了盯着侄子昨天回娘家,没当天回去住了一宿,她想盯着侄子一起去雨荷家。她不知道侄子是何原因迟迟不去看望雨荷。

  刘婶儿心里有点犯嘀咕,于是早早起床,建军父母早就备好早餐,吃过早餐和侄子说:“我感觉你心里有事儿,能否和姑妈说道说道?”

  建军放下碗说:“翠荷和我多次的书信往来,对我有了那心思,而且把照片也发给了我,弄的我拿不定主意。”

  姑妈听了建军的叙述,说:“她姊妹俩论文化水平是老二翠荷高,论人品是雨荷好,姑妈这事儿不能为你做主,只能你自己选择。”嘴上这么说,心里为雨荷不平,帮姐姐写信咋就和姐姐抢男友了呢?真是卑鄙无耻之徒。

  当地风俗没订婚不能在女方家里吃饭。再说这事儿闹的不太理想,所以刘婶儿没带着侄子去雨荷家,只能带着侄子直接来自己家里。心想吃过午饭把雨荷叫到自己家里再说。

  翠荷依然去上班。午饭过后竟然飘起了细雨,不是抢收抢种季节下雨,生产队里也就歇工,所以雨荷和父母都在家。

  吃过午饭,刘婶儿来到雨荷家,雨荷父母见刘婶儿过来赶忙沏茶热情接待。刘婶儿进门就观察着翠荷是否在家,就说:“雨荷呢?我家侄子来我家叫雨荷过去,他们年轻人多说说话发展下感情。”

  雨荷听见刘婶儿过来,脸上满是羞涩,微笑着给刘婶儿倒茶。

  刘婶儿怕雨荷不好意思,拉起手她的手往自己家里拽。

  建军来到姑妈家午饭后感觉甚是无聊,见表弟房间里有书就随手拿起来翻看。这时雨荷被姑妈拽着来到面前,他礼貌的说:“你好!”

  雨荷回礼“你好!”

  刘婶儿把雨荷送到家,立马走人,特意给他们留下说话亲热的空间。

  屋子里就留下他们俩,建军给雨荷倒了杯茶说:“请喝茶吧。”

  雨荷似乎感觉到和以前大不一样,没有了曾经的热情。

  建军先开口:“我每次的来信,都是你妹妹在回信是吧!”

  雨荷回答“是的,我只有读了不到一年书,在后也没时间学习,因为我得帮衬父母挣工分过日子。”

  建军又说:“翠荷文笔挺好。”

  雨荷听了这话心里好不舒服,之后就没再言语。

  两人就这么干坐着好一会儿,是雨荷先开口说:“雨小了,今天生产队休息,我得去自留地拔草。”说完起身走出刘婶儿家,泪水早已挂满她的脸颊。

  刘婶儿在雨荷家喝茶聊天,见雨荷回家拿装草的箩筐,心想是不是他们俩一起去地里拔草?于是说:“雨荷,下过小雨地里湿着呢,俩人咋不多聊一会儿。”雨荷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啥也没说就去了地里。

  一边拔草,那泪水就像开了闸,一屁股坐在地上,头埋进膝盖哭出声音。她知道建军已经不喜欢他了,嫌她不识字不会写信。可是雨荷非常喜欢他,从小她都是把最好的让给妹妹,而今要把自己男朋友也拱手让给她。

  建军这次回来心里七上八下,就似一团乱麻,斩不断理还乱。翠荷那里也拿不定主意,也没联系翠荷。心烦意乱于是提前归队。翠荷依然不间断给建军写情书,

  

  三

  一年后,建军突然退伍回来了。进村时带着大口罩,一只衣袖是空的。

  翠荷听说建军回来了,她以为是回家探亲,于是瞒着雨荷去看望他,一进门见建军一脸疤痕,还只有一只手,心想既然来了就说清楚。

  建军见翠荷来看她,说:“如今的我,你还会依然爱我吗?”

  翠荷坚定的说:“你和我姐姐非常合适。”说完拔腿就走。

  建军是消防某部士官回部队后,在一次救火中把脸烧伤,手臂因伤势太重被截肢。在一场火灾中,把曾经的那个帅哥给弄的面目全非。他回来后整日在家不出门,心里满是昏暗。翠荷的探望无非是给他伤口上撒把盐。

  雨荷得知翠荷爱上建军,慢慢的从失恋中走出来,她唯一的发泄就是埋头干活。刘婶儿知道侄子已经退伍,而且成了残疾人,不再提起建军的事儿。刘婶儿娘家离雨荷家不近,所以也就听不到关于建军的事儿,翠荷回来也没和姐姐提起过。

  在生产队一起干活,少不了有喜欢管闲事儿的快嘴女。快嘴婆一边干活一边问刘婶儿说:“你家侄子成家了没?当初不是给雨荷做媒,后来就听不到下文。”

  刘婶儿叹了口气说:“不说了,提起我就口疼。”

  当时雨荷也在场,但她没好意思追问刘婶儿,只是默默的干活。

  收工后雨荷忍不住去了刘婶儿家问起建军的事儿,刘婶儿把建军的事和雨荷说了一遍。

  雨荷低头不语,刘婶儿叹了口气说:“你说谁能嫁给残疾人啊,再说那张脸,谁还能看得上他呀。”

  一直非常腼腆的雨荷,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说:“我看得上他,今天我就去看他。”

  刘婶儿被雨荷的举动感动不已,,说:“好孩子,我不奢望你能嫁给他,能去看看他,那就感恩不尽了。”说着刘婶儿眼睛红了。

  雨荷从刘婶儿那里得知了建军如今消息,当就天歇了工,没有刘婶儿陪同,独自去了刘家庄。由于只来过一次,进村问着来到建军家。

  这时建军正在埋头看书,抬头见雨荷站在他面前,她没有了曾经的羞答答,大胆得上前拉着他的手说:“你不嫌弃的活,我们明天就去领证结婚。”

  建军这时被感动的声音有点颤抖,说:“雨荷,我不要你怜悯,我要的是真爱。”

  雨荷上前紧紧拥抱着他说:“我就是真心真爱,无论你容颜怎样的改变,你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个最帅气的你。”

  建军被雨荷深深感动,那一只手臂拥抱着雨荷是那样的有力,泪水夺眶而出。嘴里喃喃细语道:“我曾经因为你没文化而动摇过,当时你一定非常恨我吧!”

  雨荷回话道:“我没有恨过你,只要你和妹妹幸福就好。”

  第二天他们就去领了证。几天后,父母选了黄道吉日,雨荷嫁到了刘家,成了刘建军正式妻子。一年后生下一男娃。从包产到户,到改革开放,建军智商高创办了一家纸板厂,雨荷勤俭持家日子过的风生水起。

  而妹妹翠荷嫁给一家社办厂的儿子,算得上是不错的人家。而由于男人好赌,不久把那厂当赌债低压,无奈翠荷只能和他离婚,孩子判给了女方,从此过着单亲家庭的生活。

  

  

《两姐妹(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