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武汉,到了汉口站打车去酒店的路上,询问出租车司机关于黄鹤楼的情况。师傅说:“可以在黄鹤楼附近找个宾馆住下,先在晚上欣赏一下黄鹤楼的灯光秀,第二天进入景区,这样只用付一晚上的房费。”妻子问:“黄鹤楼的灯光秀是进去看还是在外面看?”师傅说:“不用进去,就在外面看,看得更清楚。”
在汉口忙完了事情以后,第二天下午坐地铁来到司门口黄鹤楼站。出站来,一眼就看到雄踞在蛇山上的黄鹤楼。彼时淫雨霏霏,细密的雨丝使得空气中氤氲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雾气,雾气中的黄鹤楼像是仙境中的楼阁,矗立在高高的蛇山之巅上,飞檐翘角的建筑使人仿佛穿越到古代,第一眼看黄鹤楼的印象就处于极度的震撼中。
在距离黄鹤楼一百米的老街上,鳞次栉比地排列着许多店铺,它们都有些陈旧,这一带为什么没拆迁重建呢?我们估摸着是保留一分年代感,抑或是拆迁代价太高。这里的店铺有卖武汉特产的,还有许多宾馆和餐馆。由于下着雨,我们急匆匆地找宾馆住下。只见路两旁的宾馆大都叫客栈,有叫遇见客栈、浅色客栈的,我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价格不算贵,平均一百元一晚上,我心想真是良心价啊,本以为这里的老板会坐地起价猛宰游客,但是老板说客栈条件有点简陋不好意思要高价。
待到傍晚,我们找了个餐馆吃饭。门口的喇叭大声播放着:“我们店的特色有热干面、武昌鱼、洪湖莲藕汤......”,随行的朋友介绍说这里的武昌鱼值得一尝,并拍着胸脯说今晚上他请客。我们点了武昌鱼、红烧牛蛙、糖醋排骨和炒青菜。在菜未上桌的时候,我兴奋地吟起“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我说1956年5、6月间,毛主席巡视南方时,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其间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今天的武昌鱼有这么大名气,还得得益于毛主席的诗词呢。
我们吃完晚饭出来,天色完全暗了下来。于是马上走向黄鹤楼,想一睹灯光秀的风采。在景区门口,看见售票的指示牌上票价一个人120元,我们不禁暗暗咋舌,想起前一天司机师傅的话,决定不进去了。我们走到长江大桥上,不一会儿绚丽的灯光秀就开始了。
随着灯光亮起,黄鹤楼的墙面浮现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一会是个将军的图像,一会是“精忠报国”四个字,一会是一只黄鹤振翅翱翔于天际。我们所在的位置挤满了人,人人都在记录这美妙的画面。
黄鹤楼此时如降临凡间的百花仙子在向人间撒下一朵朵美丽绽放的鲜花,鲜花在蛇山上兀自芬芳,光彩夺目,柔和的灯光似乎都能闻见馥郁的芳香,点亮着整个天空,这一刻,历史与现在完美融合,黄鹤楼闪烁着千年来最熠熠生辉的光芒,这座“天下江山第一楼”焕发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不屈的生命力。
我们拿着手机拍着这一幕幕光影的盛宴,不时发出啧啧称赞。每晚这里都会聚集一大群人来拍摄,沉醉在黄鹤楼的光与影中,幸好我们没有进入景区,否则这一幕幕灯光肯定没有在外面看得真切。
我们在外面驻足了一个小时才兴尽而归,心想着明天早上进景区一览究竟,今晚先让灯光秀伴着入眠吧。
我们的房间临近街道,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店铺里大声吆喝的叫卖声、鸣笛而过的车辆都是噪音,我们和老板沟通能不能换个房间,老板说到了九点半以后街上就安静了。信以为真的我们不再纠缠,可是到了晚上十点半店铺的吆喝声才停歇,但是往来的车辆的轰鸣声依然不绝于耳。我们度过了一个浅睡眠的夜晚,这无疑是这趟旅行的不美之处。
翌日清晨,我们吃了早饭后,来到景区门口。每个人70元的票价对于这处名胜来说算是优惠价了,我和妻子迈步进入景区,开始探寻黄鹤楼的奇妙之处。
黄鹤楼,这座千古明楼,屹立于长江之畔千百年来一直在文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公元223年,东吴孙权为实现军事防御之目的,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并于城西的黄鹄矶头建造了一座用于瞭望的军事楼阁,这便是黄鹤楼的雏形。因其所在之地“黄鹄山”,亦名“黄鹤山”,且古代“鹄”与“鹤”二字通用,黄鹤楼之名由此而来。
黄鹤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新建的黄鹤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整个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
走进黄鹤楼内部,更是别有一番洞天。一楼大厅宽敞明亮,正面墙壁上镶嵌着一幅巨大的陶瓷壁画《白云黄鹤图》。这幅图栩栩如生,黄鹤展翅飞翔在黄鹤楼上空,使人忆起崔颢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二楼。二楼大厅主要展示了黄鹤楼的历史文化。这里陈列着许多与黄鹤楼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详细介绍了黄鹤楼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以及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三楼大厅则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展示了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与黄鹤楼相关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四楼大厅是一个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武汉三镇的全貌。五楼是黄鹤楼的顶层,也是观赏长江景色的最佳位置。这里视野开阔,景色迷人,让人心旷神怡。远远望去,龟山上的电视塔映入眼帘,长江上往来的船舶一派繁忙景象,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在奔向各自不同的目的地。人们此刻都在享受着彼此的安逸生活,黄鹤楼历经风雨注视着往来人群,也许只有今天的盛世场景才是它最愿意看到的。
黄鹤楼也有电梯,专门为老弱病残孕服务,我们是不能进入的。黄鹤楼下来往里走,有白云阁、岳飞铜像。我们看到好几波外国人,说的不是英语,否则我多少能听懂一点,估摸着像是俄罗斯人。他们在每一处景点拍照,静静欣赏这一千古名胜。
沿着长长的通道直到景区东大门,一路上路旁的樱花盛开吸引着人们停留拍照。千禧吉祥钟外形是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超级霸气。当钟声响起,那声音悠扬绵长,仿佛能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去的时候,好多人都排队等着撞钟,希望能沾沾福气。搁笔亭可有一段超有名的佳话。传说崔颢题诗之后,李白来到黄鹤楼,本想一展诗才,结果看到崔颢的诗,自叹不如,只好搁笔。这故事一传开,搁笔亭也跟着名声大噪。
我们到来的那天看游客们摩肩擦踵,纷至沓来,感觉有上千人之多。据客栈的老板说我们来的还是淡季,旺季时那一条街人挤人,黄鹤楼里恐怕挤满几千人。对于全体中国人都有印象的黄鹤楼来说,这不足为奇,尤其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旅游是许多人的爱好,武汉本身就是旅游城市,黄鹤楼是文人雅士的白月光,来到武汉谁能错过黄鹤楼呢?
从黄鹤楼景区出来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吃过午饭后买了当地特产周黑鸭,准备回家后享用,这一趟武汉之行虽然短暂但是精彩,黄鹤楼的风采将牢牢地镌刻在记忆深处。
黄鹤楼游记(散文)
《黄鹤楼游记(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油菜花开春意盎(散文)
NEXT ARTICLE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