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南四月,美得不似人间!油菜花漫漶金黄水韵,海棠燃烧点点胭脂,紫荆编织梦幻的云朵……正值花香弥漫的时节,我们与南京愚园惊鸿相遇。
愚园,又称胡家花园,临近古凤凰台,宋代名为凤台园,之后几易其主,屡毁屡建。一直到清光绪年间,园林被辞官养母的胡恩燮购置。胡恩燮擅长营造江南园林,为解思乡之情,他发挥自身所长,以故乡皖南山水为蓝本,建造了一座理想中的城市园林。胡恩燮以“愚”字命名园林,实则抒发“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雅士情趣。胡氏乐善好施、赈济邻里,堪称一方乡贤,愚园随之形成“愚、孝、善、雅”的特别文化内蕴。继子胡光国传承了胡恩燮的慈善义举,精心维护,更有善名。
一进愚园,古朴雅致的氛围感便迎面扑来。往右看,一扇月亮门的两边围墙上垂下无数金灿灿的小花,间或少量白莹莹的花儿点缀其中,在碧翠的叶间恣意绽放,像一道金黄中迸溅几朵白浪的瀑布奔涌流泻,又像一幅刚织成的金黄中泛着素白斑点的瑰丽绒毯披在了墙上。美,真的太美了!一朵朵,盛放在春风里,摇曳生姿,散发着淡雅的芬芳,彰显着优雅与恬静的气质。这样的美,极易让人沦陷,产生恍惚迷离的感觉。就这么站在花墙旁,痴痴地凝望,仿佛自己的前世就是其中的一朵小花,在时光的银河中自顾自地悠然绽放,那份淡淡的香息循着时空的轨迹飘然而至,就在今生,此刻,与我,在茫茫无涯的尘世再度相逢,我嗅出了那缕熟悉与亲切的气息,我在幻象世界里感动着。
这些花儿,是木香花,它还有个浪漫的名字,叫七里香。她的花语是:我是你的俘虏。如此缱绻柔情的花语,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诚和执着,她还代表着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亲朋好友间深厚的情谊。而我,从这堵花墙中,感受到与花魂相融的颤栗!我想起了席慕容的小诗《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後,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诗香裹挟着花香,在我的周遭漫漶,流淌,萦绕着别样的情愫。名家的诗,配上般配的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也顾不得去“收”,心在舞蹈,嘴在呢喃,无法自持,我相信我的样子一定符合这个意境。
二
愚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浓荫匝地,花事繁盛,不仅有木香花,还有牡丹,以国色天香的气势艳压群芳。垂柳呢,在湖边顶着一蓬蓬绿色长发,对着水面照着镜子,低眉、浅笑、摇曳,极尽妖娆之态,与春天共舞一池雅韵。“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更多的小花芳草密集在左绕右转的小道上,我的眼睛就这么惬意地浸润在斑斓多彩的世界里。阳光从大树的缝隙间洒落一地斑驳,微风轻拂面颊,花香萦绕鼻尖,裹挟大自然的呢喃细语,在这个春天与我相拥。
其实,移步换景不大可能,走不出这样的缤纷之境。
一座假山以凌空飞旋又落地生花的姿态出现在我的眼前,你瞧,悬崖绝壁的布局,怪石嶙峋,顺石级而上,可抵达假山山顶,山顶有一小亭,飞檐翘角,恰似一只待飞的大雁,灵动而舒展。有几位穿着汉服、风姿绰约的少女正在亭子里凹造型,少女与亭子浑然一体的画面活力四射,美感漫溢。一眼瀑布从石洞间倾泻而下,阳光打在瀑布上,水花光芒闪耀,疾奔欢腾,瞬间融入下方的一口水潭,水潭呈不规则形,碧绿的水色宛如一汪梦境,阳光与水面交汇处,闪烁着七彩之光,犹似雨后彩虹,极尽幻美之态。
假山旁亭亭玉立着一株木绣球,此刻绣球花正值花期,一朵朵硕大的花球,白如雪,状若云,开得奔放、抒情,白得晃眼,美得惊心,令人意动神摇。我在想,她为什么叫绣球花?难不成她的前世是一位美丽聪慧柔情似水的女子,可叹一生未遇到真爱,任岁月蹉跎,郁郁寡欢,最终她的灵魂化作一棵开满绣球花的树。她用心地绽放,用袅袅的香息祈祷世间的每个女子都能将情感的绣球抛给那个对的人,不辜负,不背弃,所愿皆所得,所行化坦途。
三
金陵多胜地,自古以来就令无数圣人贤士心驰神往,而愚园一带又以万千风情吸引着文人墨客一睹胜境,他们游之观之,流连忘返,留下了千古诗篇。
“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六年来到愚园附近的凤凰台登高吊古,写下流芳百世的名篇《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篇怀古之作,抒发了诗仙炽烈的忧国情怀,幽思无尽,意蕴深远。
魏国名士阮籍为竹林七贤之一,“倡自由,崇自然”的主张,为世人推崇。据《江宁府志》记载,后世为纪念阮籍,在离愚园不远的花露岗上为他建造了一座衣冠冢。
南朝刘宋年间,紧邻愚园的杏花村以“金陵春”佳酿闻名于世,村内酒令飞扬,酒香飘洒,时有“来到杏花村,不饮也醉人”之说。晚唐诗人杜牧到此写下七言绝句《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极富画面感地呈现了清明时节在杏村沽酒的情景,杜牧为杏花村的酒香做了深度诗意的广告,一碗杏花酒,穿越时空,沐浴唐时明月,浓醉今日村巷。
赏心亭也是愚园旁的一处景观,始建于宋代,曾被誉为“金陵第一胜概”,2012年重建。南宋词人辛弃疾曾三登赏心亭,写下多篇秦淮词章,其中不朽名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留下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不朽佳句。
愚园及其周边,不仅风光旖旎多姿,而且文脉源远流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长满了故事,飘摇着传奇。愚园,我来过,我把春韵浓郁的锦绣愚园浓墨重彩地镶嵌在记忆的扉页上。
谁来愚园能走得出?我在愚园流连一天,不知所获,哦,“愚”应该是沉浸之意吧?不然我为何于此徘徊还徘徊,这里是诗——不是“从前很慢”,而是现在也“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