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拨给远方老家的邻居,天涯变咫尺,刹那间,几百里的距离就瞬间消失不见。只见手机屏幕上,鲜活的笑脸,熟悉的面容映入眼帘,就连他们身后挂了几十年的闹钟,都想挤进来和我们打招呼。
画面看上去很小,面部表情由于镜头的远近变幻不定,可那闪烁的灯光,洁白的墙壁,甚至天花板的纹理是那样的清晰和熟悉。你一句,我一句,话语磁性般地从心底流出,滋润着彼此的心房。他们晃动镜头,聚在一起的人们交替出场,邻居、对门,甚至好几家的成员也刚好在场。快过年了,剥了一天的花生种的她们停下手中的活,利用晚上时间到坐在一起聊聊天,拉拉闲嗑,将一天的疲倦交给落山的太阳和随夕阳落下而归巢的群鸦。
用手剥花生种,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知历史可以上溯到哪个朝代?从我出生时,老一辈人就一直这么做,年年岁岁,不曾改变。从腊月开始一直到次年春天四五月份,我们就守坐在炕头,一边看电视,一边剥花生。任窗外寒风凛冽,屋子里的炉子跳跃着快乐的小火苗,把屋内的世界烘烤成一个小小的春天。
回想着曾经火炉边温馨的画面,再看看屏幕上安静的世界,以及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小火苗。我调侃说,你们今天又没生炉子吧!看夜里来了冷空气,你们怎么活。
嘻嘻嘻!哈哈哈!如波浪般奔涌的笑声溢出了屏幕。就今年这冬天,还用得着生炉子?水暖毯和空调又干净又暖和,可比生炉子强多了!是啊!我听了,不由得感叹道。近些年来,水暖毯,电暖炕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取暖设备,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真是帮了庄稼人大忙。这大冬天的,又是数九寒天,屋里好似温暖的小阳春,舒适惬意,这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是老家对门的乡亲,这时正在写作业的大孙女也挤到镜头向我们打招呼。那红扑扑的粉嫩的笑脸就像美丽的小花朵。太太、太爷,你们还好吧?两声略带羞涩的问候,就像雨露滴进花蕊一样,让人神清气爽,我们真想跑进镜头将这可爱的九岁小女孩抱在怀里。可惜,镜头一闪,小女孩又偏到了一角,问我们啥时候回来。过完年我们就回家。我和妻子忙着回答。
小女孩又埋头做自己的作业去了,隐隐地,我们能听到她在自言自语,专心致志计算数学题。我冲着女孩奶奶说,孩子可真用功,他们也放假了吧?是的,孩子上进心强,这次考了班上第五名。她说还要多努力,争取下学期期末考试进入前三!我冲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真是好孩子!
做长辈的,面对孩子学习的进步无比欣慰,我想起了小时候上学时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以及有了儿子后,自身角色发生转换,儿子每次考试后,自己面对孩子成绩好坏的心理变化。如今,延伸到了其他人身上,无不展现出家长对孩子深切的爱与关切。
就在我们热火朝天地聊天时,发现角落里有个女人在偷笑,一开始,我听到她的应答声,如今却躲在角落里看风景。老伴也瞄见了她,叫她的名字,她把头伸了过来。主人闪到一边,把手机交给她。这是一个五十岁的女人,面色黝黑,神情显瘦,前些日子,由于母亲病故,她回到南方娘家一趟。彼时,正值他们家忙着摘香菜,忙得昏天黑地,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就是活再多也要搁置下来。
她说自己回来好几天了,还是忙着家里那点活。由于香菜长势不好,茎杆很细,因而在冷库里存了一段时间,择起来更费事。她老公由于脑病干不了啥活,几乎所有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女强人,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超人的智慧将一个家带出低谷走向辉煌,这些事迹,看得人激情澎湃,倍受鼓舞。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真能做到的能有几个?
可她的身躯确实是铁打的,有着常人不能想象的坚韧。我能看到激励她顽强性格背后的力量。她眼前,永远有一道充满希望的亮光。
她自己择菜,自己拉着交给小贩。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路走低的行情,从一块七八到一块四五,有时才卖几毛钱。这些不得不让她向现实低头。老伴问她,卖完了吗?她笑笑,脸上的乌云慢慢散去。快了!还有三百多斤!这个小尾巴不算事。就像一场漫长的登山,即将到达顶峰时,才发现山顶上金光闪闪的不是宝石,不过是一块即将融化的冰。一切快要结束,收获寥寥无几,心头的失落很快就要过去,我们还要为下一年做准备。丢掉一切负面的东西,相信明年的年景会好起来的。我看到了摈除沉郁后的云霓,还有那一道照耀心房的光彩。
我心中闪现出了一个个被艳阳照耀的镜头,即使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也没有闪现在这些熟悉人的脸上让人激动。
她说儿子春节放假回来,一家三口欢欢乐乐过一个新年,那才是最幸福的。我说,那就买排骨、肘子,好好犒劳自己和儿子。她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荡漾开来,飘出屏幕。我看到她眼中喜悦的泪光,泪光中即有对孩子的关爱,又展现出女性的坚强。
这时,一个头发稀疏的男人闪了出来,他就是对门的男主人,虽然辈分上管我叫大叔,可年龄却要大我几岁。一声声的大叔叫着,倒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他刚从外面回来,脸上和衣服粘满是花生皮子碎末,他簸完花生刚进屋,看到热热闹闹的聊天场面,也忍不住露个脸。他的头发越稀疏了,我替他惋惜。忍不住又想到自己,猛然有种年华老去的无奈之感。只是片刻工夫,他又忙活自己的事去了。收拾完花生,就要做晚饭,这个男人勤快,至于理由吗?就是孙女爱吃爷爷做的旮瘩汤。
到底是孙女爱吃爷爷做的饭,还是女主人懒得下厨房呢?面对大家的调侃,女主人只笑不答。乖巧伶俐的小孙女挺身而出,说就是爱吃爷爷的好手艺做的饭。又是一阵儿哄堂大笑,笑得手机上的画面都颤抖起来。
深陷在着温暖的情境中不能自拔,脑海中许许多多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手机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让那千里传书的鸿雁和信鸽都变成了传说,千山万水的距离在屏幕上归于零。
一阵阵热烈气氛之后,我们进入了旁听阶段,自从到了城里,老家的点点滴滴有很多从他们口中得知。西边住的九十多的老两口已经很少出来了,听说退休住在城里的儿子,不得不回到村里天天服侍,端屎端尿,毫无怨言。老两口老年有福,有这样孝顺的儿子,不知是几辈子行善修来的。又听说某某家的孩子网上赌博欠了不少的债,老少三代打工种菜还了一百多万,孩子不长记性,还是我行我素。如今的网络发达,对于年轻人不知是福还是祸?
又是谁家的麦子刚刚卖了几千斤,每斤才一块一。真不知道粮食的价格什么时候才能反弹?说实话,种地除了成本,根本就没有啥收入。年轻人可以进厂子打工,可我们这些快六十的人了,谁还会要……一个个音符在耳边跳跃,生活的苦乐酸甜汇成的河流啊,一直流向我们的未来。
时间在流逝,镜头那端的老家人生活,时时刻刻牵着我的心。有了手机,遥望家乡的惆怅就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不再有余光中的吟诵,更不会有艾芜的迷茫。移开青灯黄卷,擦掉行程上的艰辛,我们已不再是唐宋间彳亍于念家征途上的旅人。
我们只要打开屏幕,进入相关程序,呼唤远方,期盼的一切就会全景呈现。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梦幻传说,跨越遥远的空间距离,仅需刹那间闪光下的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