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铺墨香”,是红与黑的组词,可不同于法国大作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的故事。中国人的春节是什么颜色?可能只有“红与黑”的组合才能准确表达。灿烂的红纸写上墨香的字,才是春节的样子。
一
这是我临时做的一个组词,春节前的腊月27日,走进我所在的社区专设的“青山会客厅”,立刻被准备过大年的节前氛围给弄陶醉了,于是唱出了这个词。
社区党委书记小张发给我高德位置图,没想到,我在小区行走,也需要高科技。有时候变化真的让人出乎所料。心中涌起一个想法——有时间多出门转转,不然就真的落伍了。
我第一次走进,感觉很奢华,一个社区,还有“会客厅”。原来是房东老张无偿提供了一个举行社区居民相聚议事的场地。老张把楼前的院子缩小了三米,扩大了会客厅的空间,室内,收拾整洁,摆设木案,供人书法使用,壁上悬了青山社区居民的书画,一排笔架,大小狼毫,整齐亮相。而且还接受了社区居民的捐书,并为之打造了一个简易书架。
小张书记很得意地说“来的都是客”,所以会客厅悬匾额,红色打底,金字耀眼,叫“客至如归”。待客如宾,是恭敬;待人如客,是亲近。尤其在胶东,凡走进自家的无论亲疏,统称为“客”。礼待的细节,都考虑得这么周到,让我刮目。
我笑道,这哪里是会客厅,简直就是“书香之家”。小张书记说,你看看老张大叔,一身红色的唐装,这不是迎客的装扮吗?我已经被老张拉住了手,红彤彤的气息扑面而来,连喊“喜庆喜庆”。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唐装老张,只要这里有青山社区居民来,他都是会客厅的主人,他告诉我,每周都要计划好社区的活动,做好装饰和接待。他自称“义务接待员”,退休了多一个温暖的身份,让他精神倍好。
宽阔的大门,悬上了红灯笼,灯笼是春节之夜的眼,这是“灯笼张”的杰作,我不认识这个“灯笼张”,但我看到了他朝我微笑。“唐装张”指着门侧说,你负责留下春联,见面自来熟,我想认他为兄弟了。
嗯,我负责留下红色的心情。灯笼是眼睛,春联是心情,一室的欢乐是主题。我赶紧应允,其实,小张书记早就告知我了,我领命而来。我赶紧隔窗打量着室内的布局,红布覆桌,香茶袅袅,鲜果盘盘,早有居民坐下闲聊的了。老张看我,早就拿着纸笔,嘱我,要接地气,要平民化一点。他在等我出句——
欢歌笑语幸福里
香茶鲜果会客厅
这条路有名“幸福里”,是建设社区环境文化的重点路段。我也在“幸福里”,突然觉得,幸福就是一种红色,灿烂入心。社区还有“会客厅”,第一次听到,我感受到社区对居民的尊重态度。
我住在青山南区,这里有上百栋居民楼,算是老旧小区。2024年,青山社区致力于打造“文化青山”,通过善筹,获得赞助,对社区墙壁做了粉饰,绘画诗词上墙,一下子面貌一新。我受邀为之创作歌赋诗词对联,做了一点“文化事”,所以才有资格走进这“会客厅”。
二
市农村商业银行赞助的电视机,披着红绸缎,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在播放“文化名人”APP,我第一个被邀请上电视机前,接受小张书记颁发的证书和礼品。可惜那条红彩带在脖颈上挂的时间不长。那盒组装的干海鲜,提在手中,一个“福”字,在红纸上燃烧。
社区是第二“清水衙门”,哪来的钱破费?礼盒上写着“人和鱼海鲜”,这是青山路一家海鲜店的赞助,还写着“为青山文化添点鲜味”的广告词。
铺天盖地,给我一阵红色的包围。做教师的我,突然有点窘了。“文化名人”的头衔很大,颁奖的方式很暖,一下子语塞了,竟然忘记跟颁奖人说句“谢谢”。
继续往长桌上添小吃水果,一位中年女子,似熟非熟的样子,着一身红装,忙将果盒摆在桌上。嘴里喊着“吃出个好心情”,原来也是住在社区的商户。她走到我面前,笑道:“老师,谢谢你给我店墙壁上的那首词,真好!”
哦,忘记了。女人摆了个舞台演戏的姿势,笑口轻吟“早起哼歌,惊得樱桃破”。哦,想起来了。那是我写的一首词,词牌叫“一斛珠”,其中有这么两句。她挑我的瑕疵,说,那个“破”,不如“红”,我卖的是红樱桃呢。“破”和“红”不是一个韵部,“破”在平水韵里的“二十一个”韵部,不好改,但我马上意识到不能败了她喜欢的兴致,遂说道,哪天我借“唐装张”的毛笔给你改过来!
“不用了,‘破’也好,每天开张就叫‘破’……”没想到还“歪打正着”呢。一旁的“唐装张”插话说,这叫一字千金。一屋人欢笑沸腾。如此气氛红红火火的,身上燥起来。
我马上说,妹子,我认你个“一字之师”好吧?她脸上的搽粉都快裂口了,红扑扑的脸,洋溢着兴奋。
打开诗词频道,“唐装张”也说起自己记住的句子:“肥沃田园桌上归。如甘少是非。”他说你这个“长相思”却不是相思苦,让我们喜欢朴素的生活,以甘甜去杂念。真没想到,平常一个句子,却这么走心,干预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一个人创作了文学,就会留下美声;一个人走过的路,一定有脚印。我没想让谁记住我,但他们记住了一个句子,尽管只是在她的水果店的墙壁,在一个街区,我觉得从江山的“东篱”到青山,一步之遥,或者说,东篱就在青山上。
没想到,在会客厅遇到不少熟人,原单位的杨和胜也在场,还有我教书的第一届学生“少华”也握手问好,他在电视台做新闻主播,他们都临近退休了,握手寒暄之后入座,免不了叙旧,问近况如何。他们都表示,回归“青山”人不老。小张书记听得心花怒放,脸如桃花开。
“唐装张”早就煮好了热茶,将紫砂杯放在我们面前,我说,这是“一串红”,“唐装张”说,那就请你给会客厅写个“一串红”。我说,我却是信口开河的,哪知有没有词牌“一串红”。但有花儿叫“一串红”,也叫“墙下红”,“唐装张”说,开春了,那就在会客厅前的小花畦植下一串红吧,记下这迎蛇年的盛况吧。我佩服他的临场应变,一个人的心情,靠气氛的渲染,更依赖他的情调,我赶快应道,等一串红红了,我来采风吧。
冬天里,喝红茶最好,暖胃益气,“唐装张”逐个斟茶,做起了“阿庆嫂”。茶香袅袅,茶色晕红。小张书记说,我们要在会客厅和每个与青山社区“联姻”的商店都设上茶座,2024年是青山文化年,2025年就是青山茶香年。一杯茶,多少事,围一圈,谈一谈,都成笑谈。小张书记善于调节居民邻里关系,化解矛盾是出了名的人物,为此他还获得街道评选的“暖心人”称号,其实,这个荣誉等级不高,但她看重这个,认为和谐的社区,才是工作重点,小张书记称这是“内外兼修”。社区的书记,需要一副热心肠,更需要民俗文化,懂得民情。他愉快地告诉我们,去年作为个人的喜事就是转为公务员了。她强调说,她的公务是在青山社区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不在办公桌上。
唐装张告诉我们,这些红茶都是茶客来自带的,金骏眉,宜兴红,凤凰单丛,小山正种……
三
来的都是高手,都在摩拳擦掌,但一番矜持之后,马上执笔写春联,再次掀起一股红潮。红纸是悠然商店提供的,一定要给悠然商店一副春联。来不及考究润色,我便来了急就章——
千山茶韵悠然来泼墨挥毫我有宣纸
一湖烟雨弥漫开护肤美容店营精华
这家店,我未进入,听他们介绍,经营纸张和化妆品,设有茶水间,生意很好。我只好把不相干的东西拼在一起,我笑道,这几样不伦不类,只能“笑纳”了。老板赶来,握手道,他年贴春联都很俗,今年也敢攀“青山文化”了。
一中书法美术教师“忠胜”打开手机,“照本宣科”,一顿行楷,早有人扯着墨香未去的对子,整齐地摆在地面,一地铺红,比那好莱坞的红地毯还宽阔,围观的人忙着手机拍照,只拍场面。红色的海洋,亮着眼睛,点亮了心情。
小张书记拉我在一边,要我给青山社区办公楼大门来一副春联,特别要求有点“诗情画意”,总结出青山文化的特色。
青山无言绿意成诗雨
民心有归笑脸坠词花
我曾经给小区书记写过演讲稿,了解她建设“绿色青山”的概念,知道她要求社区工作人员面对居民要“笑脸相迎”的要求,要从内心打开笑,乐于为居民办好每一件小事。
悠然商店的老板捧走自己的春联,一路上相问的人不少,一会涌来四五个商铺老板,进门就说,来沾沾喜气,讨个红彩,也要我为他们出联。
我这“红铺”的造词,并非臆造,只是我截取了宋词一句“满地落红铺绣”的两个字,古人有这样“断章借字”的爱好,我也学一下。诗人是看春末落红,并无寂寥诗意,而是觉得春花为大地铺绣增彩。快过年了,春光不远,我们先在会客厅里“铺绣”,绣出一地红花香墨,借将来一抹东风,飞上各家门楣,绣上新春颜色。我的诗意被激发,更得一句好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联过大年。此“落红”非彼“落红”,这也是我们的“红色文化”。
有个小小的感受,只要氛围对了,灵感这东西就很容易跳将出来,“闭门”不应该“造车”,而应该修炼功底,会客厅才是刮起诗词风暴的地方。
曾听他人说,文学是最无用的东西。此时,我不敢苟同了,文学走进春节,春节就有了生动的色彩,泛香的墨气。
中华文化,给了我们自信,文化走进百姓,才是最有底气的文化自信。有谁去挑剔我的遣词是否和韵,是否精当。
但我不能这样宽慰自己,明年,青山社区还会在会客厅掀起一波更精彩的红潮,泼出一屋的墨香。
年年过年年相似,每年过年味不同。今年过年,我提前就闻到了年味了,铺红有味,泼墨有味。
2025年2月1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