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王书记(散文)

2025-02-20 11:51:45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王书记,早年在生产队当了五年队长。入党后,恰逢原大队书记调走,因其年轻能干、工作认真,被上级领导看中,提拔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来又通过选举,正式成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玉米棒粗壮得像装水的电壶,高粱羞红了脸,谷子、豆子也都熟透了,就在这个丰收的季节,王队长成了村上的王书记。

  算起来,他在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近四十年,从大队书记,到企业书记,再到社办厂书记。我荣幸是他培养的党员,他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王书记家庭根正苗红,兄弟五个。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凭借贫农成分,老大当兵留在部队,提干后当上营长,转业到市上一家建筑公司;老二、老三招工外出;他排行老四;老五一直在队上担任队长。

  王书记身材高大魁梧,身高足有一米八,长着一张方圆脸,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常穿着一身中山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颇有气势。渐渐地,大家都省略了“王”字,尊称他为“大个子书记”,也有人叫他“犟书记”,因为他一旦认真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多数时候,大家还是叫他“大个子书记”。

  那时候,农村庄基地管控严格,很多人分家后,三四户挤在一个院子里,最少也是两户同住。队上有个远房的人,两户合住一院。按照生产队的安排,要先给三四户人家安排庄基地,而且每年只有三个名额,按道理这户人家还得再等一年。

  但这家人不愿等,便亲自找王书记说情,可王书记一口拒绝。后来,这人托人说情,王书记也婉言谢绝。

  一天晚上,这人带着礼品来到王书记家,还说已经打通了公社的关系,只要大队签字上报,就万无一失。公社的领导也给王书记打了招呼。王书记心里十分纠结,到底批不批呢?最终,他还是咬咬牙,驳回了申请。

  王书记好言相劝,把礼品退了回去,诚恳地说:“明年按政策给你批,今年真不行。”原来,这户人家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才如此费尽心思,可最后还是没能如愿。

  王书记办事向来一板一眼,该办的事绝不拖延,不该办的事,就是打死他也不会办,这是他的原则,也是他的底线。

  有一年,阴雨连绵,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将近一个月,街道泥泞不堪。一股股泥水裹挟着飘落的树叶,顺着街道流淌,长时间的杂物堆积,把仅有的一条下水道堵住了。很多水倒灌进农户家里,村民纷纷求救,队上乱作一团。当时三十多岁的王书记,叫上队长和几个社员,不仅疏通了水道,还把水道加宽了三十多公分。就这样,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积水终于流走了。因为担心两位六十多岁老人的房屋在阴雨中存在危险,他便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住。

  说来也巧,老人住到他家的第三天晚上,那房子就倒塌了。老人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回来后,跪在王书记面前,泪流满面,感激地说书记是圣人,救了他父母的命。

  王书记办事始终钉是钉,铆是铆,一点儿都不马虎。

  在村上担任书记近十个年头后,上级领导见这个“大个子犟书记”确实有能力,便破例把他调到公社的企业办,让他来啃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昨晚一场春雨,洗刷了树上的尘埃,房前屋后显得格外干净,门前嫩绿的麦苗似乎更绿了,迎春花的花瓣被雨水冲刷得格外醒目,远方的燕子也叽叽喳喳地飞回来了。村上为他举办欢送会,王书记便去公社报到了。

  年富力强的王书记坐在新办公室里,认真翻阅送来的资料,仔细对照各项数据,他要掌握第一手材料,大刀阔斧地整顿手下的几个企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他绝不是那种“哪里黑了哪里歇”的人,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当时企业管理混乱,账务不清,规章制度如同虚设,领导们得过且过。王书记决定雷厉风行地整顿一番,树立几个典型,刹住歪风邪气,该撤职的撤职,该查办的查办,该替换的替换,这就是他这个“犟书记”的行事风格。

  短短三个月时间,在八个企业里,他更换了三个一把手厂长、四个副厂长和两个会计。他的态度很明确:谁干不好工作,就赶紧让位,别占着茅坑。

  王书记的脾气很倔,有时候倔得让人下不来台。

  一位被免去职务的厂长搬来一位上级领导说情,想调到另一个厂子再当厂长,王书记义正辞严地拒绝道:“在这个厂干不好,换个厂就能干好吗?这谁能信!”无论对方怎么说,他都不同意。企业的人都知道,斗大的麦颗都要从王书记这个磨眼下去,他不同意,就是搬来王孙公子也也没有作用。

  在企业办,王书记就说了算,有人说他一手遮天,遮天也罢、遮地也罢,一切不符合规定、胡弄的人,他就要一手遮天的挡住。一切都没有他的同意,企业的歪门邪道、不正规的事情根本办不成。他常说:“放任自流就是对企业的犯罪,就是对不起领导,对不起全乡人民。”

  他的执着和认真,得到了领导和县乡镇企业局的认可,全县乡镇企业都知道这个镇有个像包拯一样的企业办领导。他认定的事,谁都改变不了。他的原则是宁可不做官,也要把事情办得公平、公证办好。

  后来,他的工作又有了调动,去一个企业担任党支部书记,那时他快五十岁了。

  他早就看中了工作扎实、任劳任怨的我。当时我想跳槽,对方单位都已经谈好了,可王书记不放,他让我写入党申请书,还说等我入党后他就退下来,让我当厂里的党支部书记。

  经过王书记和厂长再三苦口婆心地劝说,我最终放弃了高薪跳槽的想法,安心在单位跑产品销售。第二年我入了党,又被提拔为副厂长,专门负责销售工作。这副厂长,我一干就是五六年。

  后来,形势变化很大,乡镇企业逐渐走下坡路,我也到了快六十岁的年纪,便解甲归田,回到了家中。

  在一个多雨的秋季,我在镇上买东西时,惊闻王书记去世的噩耗,顿时惊呆了。一打听才知道,他患了重病,肺气肿引发了肺癌,去世时年仅六十六岁。

  我赶忙赶到他家,上香、奠酒,默默地看着他的遗像。他面带微笑,笑得那么自然,那么慈祥,却带着对儿女子孙的深深留恋,恋恋不舍地走了。

  后来听说,他出殡那天,天下着毛毛细雨,仿佛苍天也在悼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书记。人们站在雨中,眼含热泪,默默地向老书记鞠躬致哀。那天的追悼会十分隆重,由村上和镇政府主持,全村所有党员、村组干部等一百多人参加。主持追悼会的村书记几次哽咽,声音嘶哑,眼含热泪,赞扬王书记为村上做出的诸多贡献:修路、争取资金办厂、为贫困户盖房;为残疾人、因车祸身亡的人捐款。更令人感动的是,那对曾在淫雨中被王书记救出的老人虽然早已去世,但他们的儿女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为书记送葬,还买了个特大花圈,上了二百元礼金。就连当年为批庄基的那户人家,也含泪来给王书记送葬。

  甚至那些曾被王书记处理过的人,也赶来了,纷纷上香默哀,向王书记告别。

  王书记,愿您一路走好,西天没有病痛。

  (原创首发)

《王书记(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