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账桌(散文)

2025-02-20 11:51:40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帐桌(散文)

  

  在我们乡间村子或镇上,以及县城的街巷小区,操办红白事。大总管头脑里全盘考虑着事情的重要环节和各种微小的枝节,有时主家过的事大了,恐怕考虑不周,还要设置个副经管互相商量协作。从前要求请村上或镇上有名的厨师尽展厨艺,以显示主人的对这件事重视程度,邻居,亲友都来帮忙,在村上借桌子,椅子,凳子,盘子等等,里外跑购置所需或过事过程中端盘子,打杂,女的择菜、洗菜,洗餐具,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最大努力往主家的事过的完满些,有一句俗语“近处好看,远处好听”,淳朴的村风民俗就这样一直延续着。

  只是近十年来,经济的浪潮冲激着这一习俗,厨师们成立了自己的服务队,厨具餐具自带,也让主人和客人省了不少的事。只要有个大总管,掌握着大方向,主家不用操过多的心,事过的照样完美。

  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过去或现在,事大或事小,有一张桌子上摆放着装满瓜子、花生、糖果的盘子,两,三盒撕开的香烟,也有茶壶,水杯。还有一个帐薄和装钱的小包和放礼品的纸箱子(过去有时用斗),不论这张桌子的大与小,它是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叫账桌,也叫礼桌。旁边坐着神情淡然的两个人。十几年前,在客人和村邻还没有上礼的时侯,两个人忙着写请柬,白事用白纸写,红事用红纸写,先在纸的左边,从上往下,郑重其事用钢笔或毛笔写下“请柬”两个大字,然后另起一行,由上往下写下内容。诸如结婚的:谨定于本月初八为长子xxx举办新婚燕尔之禧,略备薄酒,敬请光临寒舍。最后是主人家姓名,年月日,如果主家事过大的,需要几个人完成。现在不需要这样麻烦了,可以去复印店订制,礼簿都给你做好了,省事多了,主人家只是掏钱。

  一般情况,吃过中午饭后,就会有人上礼了,先给来人发一根香烟招呼一下,被称作礼笔先生一个人就在帐本写下某某某礼是什么,必须写淸楚,或者现金的话,多少多少元,另一个将钱点一下放进钱包。(然后给一张请柬,这样的程序现在也省略了。)它是传统礼仪与文化的体现,也延续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感,账桌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涉及到钱物和账,账桌上的人说好听点是由德高望重、有文化的人担任。通俗说是主家放心、比较“靠谱”的人。还有,就是脑瓜要清楚,字也要写得清楚还要比较好一些。

  账桌的人比较受尊重,主家自不用说,你替他受累收钱。往往上礼的亲朋也会顺便夸说上一句:这你写得字真好啊!如果上礼的人少,或是上礼的人也没事,从你写字真好入手,曾经的往事,到现在你忙什么,到庄稼种植,以及天气,随便聊,打发这段时光。

  账桌由于结账的原因,交清了,往往宴席那里已经进行过半,这不用你担心,管事一定会单独留下一桌,专等账桌的人洗完手,在餐桌旁一落座,凉盘、热菜迅速上桌,还会安排两个能说会道的人陪着吃喝,面子给的足够大。

  自从回家务农,动手写字的时间就很少了。好在那时候年轻,脑子还好,还不至于提笔忘字,所以账桌上还能应付。这几年,尽量远离账桌,还不是提笔忘字的事儿,而是对上礼人日常很熟(不常见面的),就是想不起名字,而且越忙越想不起来,很尴尬。一般上礼人递上钱会同时说出自己的名字。就怕有的是自诩熟人把钱一扔,说句给我写上,扭头就走。这还好,问问旁人,写上就行了,要是旁人也想不起或不熟悉,就头大了。更有甚者,钱放下,人不走,名字不说,等着你写,那般窘迫,难堪之极。只好硬着头皮问你给谁写?意思是你可能是给别人捎礼呢。或是问您的大名?意思是我只知道您小名,说一下大名。这样情况下有些情商的自然就明白了,报上姓名完事,往往就有那些自认为忘记他名字就是不尊重他,只说:就是我,大名小名一样。让你下不来台,有的直接就说在外面事干大了把乡里人都忘了。搞到这种时候,这时就说等一下,马上就来,去找主人家或者大总管问清楚了,再来写,有些年龄大的人来了,都不知道其名字的情况下,对于账桌上的两个人来说:事老人嫩,就在孩子的名字后面添上父亲或母亲,也算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

  十几年了,家族中过事经常我是坐账桌上,有的说我读的书多些,像个账房先生。对于拿锄头的我来说也搞不清是褒是贬。好在账桌不是体力活,我也乐得偷懒,总是尽心尽力。

  如果到头来,你在账桌上还是算来算去,点来点去对不上,结不了帐,会被大伙笑话。现金收少了,不算最麻烦,现金收多了,这肯定是给谁少写了或者漏露了谁,这会给主家给人家回礼带来了困惑,闹不好会因此影响彼此的关系,所以礼笔先生最后还得出示一张礼单,贴在主人家中醒目的地方,大家往礼单面前一站,明明白白地一目了然,这时谁没写上或者少写了,他不会直接找收礼的,就会通过旁人说出来,让错误得以纠正,心里不高兴,这时只能怨收礼的两个人的疏忽,与主人无关,最后还是皆大欢喜。

  一直以来,总算平安无事。最难堪也是终生难忘的一次,记得那一年,父亲先大舅去世了,相隔一个多月,生命中两个亲人相继离世,那时心情十分沉痛,在舅家被表哥安排收礼,那天总是差一百五十元对不上帐,最后从自己的衣服的口袋里才找见,至今也没清楚孝时自己是怎样情况下,无意中把钱放进衣服的,尴尬至极。

  无论何时,身在何方,思绪放飞时都会回忆往事,曾经历的事和遇到的人都会被当年的心事收纳,收纳后搁在某一角落,直到怀旧时会被心事拎出。现在随着自己年纪大了,忘性多了,遇到帐桌这事能推脱的尽量推脱掉,让年轻人去干。账桌上的人情世故,也是我生命中一味别样的体验,现在能执笔写出来,这样感觉真好!

《账桌(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