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一年一度正月十九武功县北立节村慈恩寺古庙会如期举行,期间礼泉县剧团将助兴演出秦腔移植历史古装剧《大刀王怀女》。
这天一大早,我和夫人驱车二十余里前往北立节村。提起立节村,可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有厚重历史故事的一个大村大社。相传,这里是唐太宗之母窦夫人的故乡,唐时名叫窦村,是唐王李世民诞生之地。后来,因村中有民妇年轻丧偶,立志守节,曾获褒奖,名噪一时,遂更名为立节村。据《唐书·地理志》记载:武功庆善宫,后为慈德寺。《长安志》载:“庆善宫在(武功)县南十八里,神尧(李渊)之旧第也,太宗降临之所,南临渭水。武德元年(618)建武功宫,六年(623)改庆善宫。贞观六年(632)太宗临幸,宴群臣赋诗,后废为慈德寺”。庆善宫既是李渊在武功三处宅第之一,又是李世民诞生之所。这里,过去曾是唐高祖李渊的住宅,如今成了供奉佛祖的慈德寺。
到达北立节村后,我随夫人先到慈恩寺内拜谒一番,尔后来到庙南侧的戏台前。前几天元宵节刚过,正是农闲之际,年味未褪,古庙会接二连三,秦腔助兴必不可免。闻讯礼泉县剧团前来助兴,十里八乡的戏迷们三五一伙,七八一群,人人手提一个小马扎,兴高采烈纷至沓来。九时许,宽阔平坦的戏台前,已经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坐满了观众,粗略看去足足有万儿八千人。
十时三十分,大幕缓缓拉开,当那铿锵有力的开台锣鼓声急促响起时,秦腔那粗犷激昂的旋律瞬间在现场激荡开来。
戏一开场,全场立刻安静下来。顿时,台下观众平息注目,鸦雀无声,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了一种凝重肃穆的氛围之中,唯有演员们高亢的唱腔在戏台上回荡。
我身旁的一位老奶奶看得如痴如醉,微微前倾着身子,搭在膝盖上的小腿不由自主地随着唱腔摆动,嘴里还随着戏词轻轻地哼出声来。那边满头银发的老大爷,紧紧盯着舞台,满脸的笑意,手中的纸烟已经燃到手指,还浑然不知,他已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也被这古老的艺术所吸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人群中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不住的交头接耳,赞叹着演员的精湛技艺。
我作为一个戏曲爱好者,置身其中,听着那古老而激昂的旋律,看着那精彩纷呈的表演,仿佛置身于历史深处,走进岁月的沧桑,领略人世间的厚重历程与悲欢离合。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古老的戏装,他们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提袍甩袖,吹须瞪眼,都充满了秦风琴韵,给人以饱满无尽的艺术享受。
随着剧情不断推进,演出到了高潮阶段,演员一个个漂亮的动作,台下爆便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这一刻,所有人都被秦腔的魅力所征服,沉浸在这独特的艺术氛围里,感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演员们的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把我们拉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巾帼英雄王怀女的感人故事。这台戏曲的大致情节是,在北宋期间抗击辽国一次作战中,杨门女将、元帅杨延景的未婚妻王怀女被辽邦所俘受尽折磨。十年后,怀女与其母设计逃出虎口,几经周折重返故国边关。因受潘邦离间,八贤王赵德芳怀疑王怀女是辽邦派来的奸细,必欲治罪。这时,深明大义的佘太君极力劝阻,贤王勉强赦免,命王怀女出战,以观真假。阵前王怀女大义灭亲,率众将官手刃叛国投敌的生父王廉,大败辽帅韩昌而凯旋回朝。
演出中,我被演职人员的精彩表演、优美舞台艺术所折服,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杨家将矢志不移,精忠报国,含辛茹苦,舍生忘死,悲欢离合的爱国情怀。
演出中那婉转的秦声琴韵,时而欢快时而悲伤,让我的心情也跌宕起伏,为之陶醉。聆听着演出中那字正腔圆的唱腔,欣赏着那悦耳动听的旋律,品味着那精美绝伦的台词,都像是一把把钥匙,一阵阵战鼓,打开了我心扉深处的情感之门。
秦腔不仅仅是一种西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祖国传统精粹文化的传承。一曲《大刀王怀女》,它承载着历代秦人的爱国情感,传递着人们对精忠报国忠臣的褒奖和赞赏,对卖国求荣汉奸的憎恨与鞭挞。从剧情中,我看到了王怀女忍辱负重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看到了辽帅韩昌残暴凶狠的狼子野心,看到了汉奸王廉的寡廉无耻丑恶下场,看到了王怀女杨延景感情的忠贞不渝,看到了王母舍身取义的崇高品质,看到了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忠于祖国的豪迈气魄与动人事迹。
礼泉县人民剧团在我国西北地区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秦腔剧团,也先后多次来到我们武功县演出,深受县内戏迷的关注和抬爱。演员们在演出中精益求精,全身心的投入,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秦腔的热爱和敬畏。记得,去年暑期他们在坚强村演出中,主演演出中竭尽全力挥刀舞剑,挥汗如雨,演出中由于天气炎热,竟然中暑昏倒在舞台上,团长临时救场亲自上台继续演出,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交口称赞。今天,演职人员更是聚精会神,把一场美轮美奂的琴韵盛宴展现给观众。他们用自己的精湛表演,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诠释着每一个角色的灵魂,让这些历史故事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熠熠生辉,起到了高台教化,传承爱国教育的舞台艺术引领作用。
我是一个热爱秦腔艺术的老戏迷。观看了秦腔《大刀王怀女》这场戏,让我深受感动。它让进一步感受到了国粹秦腔的艺术魅力,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甘肃安万剧团在古都西安唱响《潼关》,再一次点燃三秦大地秦腔艺术烈火,我相信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将会唱响西北乃至华夏,甚至走向世界,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一定会为人们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
国粹秦腔的魅力(散文) ————秦腔《大刀王怀女》观后感
《国粹秦腔的魅力(散文) ————秦腔《大刀王怀女》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活着(散文)
NEXT ARTICLE一只袜子引发的血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