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第一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一仗 ——抗美援朝战争纪实

2025-05-18 13:44:34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一仗在两地打响。一个是两水洞伏击战,另一个是云山阻击战。两战都取得了大胜,打得韩军落荒而逃。两水洞伏击战,已经在江山文学网发表,不再重复。本文只讲述云山阻击战。

  

  志愿军部署阻击

  

  在两水洞伏击战的同日,10月25日,40军右翼的先遣团120师360团,在云山城北九龙江支流三滩川北面也和敌人打响了。

  云山城是朝鲜云山郡首府,距鸭绿江约100公里,南面是清川江。它朝鲜北部交通枢纽,也是朝鲜北部山区的入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其周围峰峦起伏、山岭连绵。10月24日晨,360团经泰川进抵云山城北的上寺洞、下寺洞地区。他们遇到一些向北撤退的朝鲜人民军小分队,朝鲜人民军看到中国出兵参战,非常高兴。他们说敌军已经占领了古城宁边。360团原定赶到宁边组织防御。得知宁边已被敌军占据,却未得到上级新的命令,下一步如何行动?360团团长徐锐让团侦察排和3营9连,向宁边方向搜索侦察。侦察发现,约1个团的韩国部队,正由宁边向云山攻击前进,有20多辆坦克和100多辆汽车。

  初步查明敌情,徐锐团长感到战斗就要打响了。先遣团的任务就是掩护主力的开进与展开,不能光等命令。应该抓紧时间构筑工事,准备防御,阻击前进的敌人。他和团政委展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部署作战。各营的团党委委员迅速赶来,徐锐团长首先讲了团里的决心,他提醒党委委员们高度重视这次战斗任务。他说敌我装备相差悬殊,要阻击敌军的立体进攻是艰巨困难的,绝不能掉以轻心。要抓紧这一夜时间挖好单兵掩体,机枪阵地和炮兵发射阵地。然后,适当休息,恢复体力,迎接明天的严峻考验。团长布置了战斗任务,团政委又着重讲打好第一仗的重大意义。党委委员们都感到责任重大,热血沸腾,会后立即返回部队,展开紧张的战斗准备工作。

  晚上9点钟,各营连,隐蔽地进入云山城北的262.8高地、间洞南北山、朝阳洞东山、玉女峰一线阵地。构筑工事,准备抗击敌军北犯。临战之夜气氛紧张,阵地一片掘土凿石的锹镐声。团政委展明还亲自来到前沿阵地,进行初战动员。山岗上响起:“为毛主席增光!为祖国增光!坚决堵住敌人!勇敢消灭敌人!”的口号声。

  坚守在前沿阵地间洞南山的是1营3连。山前隔着—条河,对岸就是云山郡。朝鲜的县叫郡,区和乡叫面,大村叫里,小村叫洞。间洞就是山下的一个自然村。月光下,—条灰白色的大路蜿蜒伸展,空寂无人。云山城静静地伫立着,无光无声。城外围簇着一片片黑森森的树林,传来阵阵的松涛声。云山城北的河流是九龙江的支流三滩川,两岸都是稻田。

  25日凌晨1点左右,120师政治部主任张纪之,特意来到三巨里360团指挥所,看望360团的指战员们,并代表师党委充分肯定了团里的机断处置。他说:120师主力奉命向温井方向靠拢,兄弟部队39军正向云山地区开进。你们团在这里顶住敌人,掩护全军的集结和展开,是整个战役取得胜利的保证。团里立刻把师党委的指示通报全团,使干部战士们了解全局,备受鼓舞。将士们继续构筑工事,准备迎击敌人。

  

  韩1师遭遇志愿军

  

  10月25日晨,云山地区笼罩在浓云下,刮起了刺骨的寒风。山脉的山顶上已经积下了一层薄雪,宣告冬天即将来临。韩国第1师从宁边出发,以水丰坝为目标急速前进。行军序列以15团(团长赵在美)为先锋,以12团(团长金点坤)、11团(团长金东斌)为后续。师长白善烨少将被总统李承晚召见去了平壤,部队由副师长崔荣喜准将指挥。

  15团以配属的美坦克连作为先锋从宁边出发,上午10点多到达云山。官兵们都还穿着夏装,被寒风吹得直打冷颤。第3营7连连长韩济根上尉在即将进入云山时,突然感觉很冷,有种心情不舒服的感觉。进入云山山区后,进入一个很大的村子,村里空空如也,没有发现村民的影子。在此之前,他们北进经过的村子,村民们都挥着太极旗出来迎接他们,但是这个村子一个人也没有,连条狗都没看见。韩济根命令部下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70多岁的老人。

  韩济根把老人领到第3营营长安秉健中校面前,向老人递上香烟,用尽可能柔和的语气问老人,村民们到哪里去了。听到韩上尉用敬语询问,老人安心了,吸了一口烟,说:“到昨天为止,北朝鲜军、内务署员以及好多中国军队一直屯驻在村里,今天天亮后都不见了,因此村民们感觉不妙,都躲到山里避难去了。”韩济根大吃一惊:“什么?有中国军队?真的?有多少人?”老人说:“真的,他们都不懂朝鲜话,人数很多很多,比你们还要多很多。”

  “这是假情报!”安营长叫了起来,旁边的官兵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判断老人的话是老人和北朝鲜军串通好的假情报。看到众人似乎不信自己的话,老人连呼:“真的,好多好多中国人。”但是,连韩上尉在内,没有人相信。老人的话被报告到了团长赵在美那,赵在美笑了笑,命令15团继续北进,没有遭到抵抗就进了云山城。从云山城北上就到达狄逾山脉,再越过江南山脉,便是滔滔鸭绿江了。15团没有休息,出了云山城继续北上。

  上午11时左右,韩军15团先头的坦克连,到达云山城北方约10公里的河流三滩川。15团越过三滩川,正在大摇大摆的北进,突然遭到了迫击炮、榴弹炮、机枪的集中射击。这是他们离开平壤以来,第一次遭到这样猛烈的、有组织的阻击。阻击韩军的,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20师的部队。

  

  云山阻击战

  

  坚守在前沿阵地间洞南山的,是志愿军40军120师360团1营3连,将士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公路的动静。10月25日天还没亮,敌人就大举出动了。虽然距离尚远,还听不到什么动静,汽车和坦克的灯光却把天际照得通明。越来越近,灯光像探照灯的光束在夜色中滚动,照得山坡明晃晃的像铺了一层霜。再过一阵,便隐约地传来坦克履带卡卡啦啦响声,和轰轰隆隆的汽车马达声。天色逐渐放亮,只见城南的公路上扬起灰尘,汽车、坦克一辆紧跟一辆,鱼贯而行。跃武扬威,气势汹汹地闯进了云山县城。转眼之间便占满了大街小巷,狂呼乱叫,还妖声怪气地广播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搞得整个县城里惊慌恐怖,鸡犬不宁。守在前沿阵地上的3连干部战士看得清清楚楚,摩拳擦掌,准备狠狠地教训这股敌人。

  敌人在城里闹腾了一阵,可能是休息,开饭。早上七点钟继续北犯前进了。走在前面的是一个步兵排,既不搜索,也不散开,头戴钢盔,肩扛步枪,四路纵队,齐步前进。根本不像是作战,倒好似阅兵。更可气的是一辆美式吉普车,竟然超越这个步兵排,大摇大摆地往前开。

  志愿军40军右翼的先遣团120师360团徐锐团长,命令3连将美式吉普车放过,不要理睬。敌人见无动静,便以十几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引导步兵越过三滩川桥,浩浩荡荡地沿公路继续北进。当敌人进入步兵武器的有效射程,3连突然开火,团属炮兵也集中火力,齐射急袭。韩军坦克被打得晕头转向,调头便跑,后撤到三滩川以南。韩军步兵孤立地暴露在志愿军阵地之前,伤亡惨重,一片混乱。那辆吉普车也被1营营部通信班截获。将车上的军官击毙,还缴获一部步话机。

  8点多钟,敌人组织两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炮火的支援下,分3路向志愿军1营阵地猛烈进攻,进攻重点是3连坚守的间洞南山。这座100多米高的山岗,横亘在两条公路的交汇点上,是扼制敌人前进的前沿阵地。3连连长阎吉林挥舞着驳壳枪,沉着地指挥全连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敌人人多势众,又有飞机坦克大炮支援,攻势很猛。激战持续了半个小时,3连才将敌人击退。

  敌人又集中坦克和大炮猛烈轰击3连阵地。还调来十几架轰炸机轮番扫射轰炸。3连阵地被炸得树倒石飞、烈焰腾腾。飞机、大炮猛烈轰击之后,韩军步兵又发起攻击。漫山遍野,集团冲锋,狂呼乱叫地爬上山顶,逐渐接近志愿军3连阵地。3连的机枪、步枪猛烈轰击扫射,猛甩手榴弹,顿时把韩军打得丢盔卸甲,跌跌撞撞,丢下尸体和伤员,狼狈退下山去。接着,韩军又重头开始炮火准备,扫射轰炸,韩军步兵又乘势攻上来。就这样,一波接着一波地进攻。

  3连的将士们,突烟冒火,浴血奋战,誓与阵地共存亡。工事被打平了,就以弹坑为掩体,继续战斗,打退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敌人死伤狼藉,3连也伤亡过半。这时,敌人8辆坦克又冲来,边冲边打炮,敌人的大炮也一个劲轰击。阵地上沙石飞溅、烟火冲天。1个连的韩军分成两路向3连攻上来,一路进攻3排阵地,一路向1排阵地冲来。1排战士的枪瞄准敌人,手榴弹捏在手中,严阵以待。看着敌人呼哧呼哧往上爬,到距1排阵地只20来米了,排长刘汉生喊了一声“打!”一阵噼噼啪啪,敌人狼狈滚下山去。

  敌人又组织进攻了。这时,1排的机枪手宋斌头部负伤,昏迷了。排长刘汉生跳到他身边,紧忙给他包扎。眼看敌人快拥上来,刘汉生抓起机枪就向敌人扫射。前边敌人被压住,后面的敌人又冲上来。这时候却听到背后猛喊了一声:“排长,把枪给我!排长。”原来是机枪手宋斌醒过来了。他跳过来从刘汉生排长手中夺过机枪,直端起来对着敌人一阵猛扫,把后面的敌人也压了下去。

  刚打退了右边的敌人,左侧又冲上来了20多个敌人。阵地受到了威胁,眼看只有同敌人进行白刃战了。在这危急时刻,3班长石宝山,抱起班里剩下的两根爆破筒,拉着了导火索,高喊着:“同志们,坚决守住阵地!”跳出战壕,扑向敌群。敌人蜂拥过来,要抓俘虏。当看到石宝山抱着的爆破筒,正哧哧冒烟,这才惊醒过来。转身想逃,可是来不及了。一声巨响,炸得敌人血肉横飞,石宝山与敌人同归于尽。中国的英雄儿女石宝山,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排刘汉升排长和1排尚存的18名战士,亲眼看到石宝山献身的壮举,亲耳听到他最后发出的“坚决守住阵地”的吼声。他们热泪盈眶,振臂高呼:“为三班长报仇!”端起刺刀,跃出工事,阵地上腾起一片喊声,子弹、手榴弹猛击敌人,敌人丢下四、五十具尸体,逃下山去。

  时间已经过午了,炮弹连续地在3连阵地上爆炸着,几十架敌机又扫射又投弹,烟尘呛得志愿军战士们喘不出气来。凝固汽油弹的火焰,在阵地上到处飞溅,有的战士衣帽都烧着了。1排长刘汉生大声喊道:“沉住气,坚决守住阵地!”敌人仗着大炮飞机掩护的这次冲锋,又被3连打垮了。

  阵地上的弹药越来越少了。机枪手宋斌望着排长刘汉生说:“排长,我还有一梭子子弹,没什么,到时候还有这个。”他拿起十字镐晃动了一下。刘汉生排长懂得战士们的决心,但他不能看着他们用这个战斗。他命令战士萧内荣去搜集弹药,萧内荣去了不大会,气呼呼地跑回来,向排长报告:“后面有敌人迂回!”

  现在,1排的阵地上除伤员外,一共还有五个人。战士彭庆云站起来说:“让我去干掉他!”彭庆云冲了出去,对付后面迂回那一路正面阵地只有排长刘汉生和战士宋斌、萧内荣、陈勇一共4个人了。陈勇从衬衣里掏出一份决心书交给排长刘汉生。没等刘汉生拆开看清楚,敌人又发起了冲锋。刘汉生急忙喊着:“同志们,没有弹药,拣石头砸他!”敌人靠近了,4位勇士用石块冰雹一样砸下去。头前五、六个敌人头破血流,抱着脑袋往下滚,后面的还往上冲。敌人已经发现志愿军没有弹药了,一群敌人连腰也不弯地往上冲。冲到离1排约15米的时候,刘汉生排长吼了一声:“开火!”宋斌的机枪又“哒哒哒”叫了起来,仅有的几颗手榴弹也在敌群中爆炸,敌人挨了突然一击,丢下10多具尸体嚎叫着往回滚。

  这时,战士陈勇一手捏着冲锋枪,一手还抓着块石头,倒在工事里了。刘汉生排长急忙把他抱在怀里,可是他已经停止了呼吸,那份决心书还在刘汉生的手里。刘汉生热泪盈眶,把这份决心书揣进怀里,这是他的战友最后的誓言,他要好好地保存住它。

  机枪子弹打完了,敌人又疯狂地往上拥。刘汉生和战士宋斌、萧内荣3个人上好了刺刀,准备和敌人白刃肉搏。这时,彭庆云气喘喘地跑回来了。他不仅打退了那一路敌人,还背来了2支自动步枪,抱回来一堆手榴弹。4位勇士又有了武器。进攻的敌人越来越近,等到连敌人钢盔上的字都能看清了,刘汉生排长吼了一声“打!”,一顿手榴弹向敌人砸去。这群敌人又是一阵狼哭鬼号,留下了一批新的死尸跑了回去。

  敌人屡攻屡败,并不死心。在又一次发起正面进攻的同时,派出7辆坦克,引导步兵,从间洞沟口迂回到3连的右侧和背后,妄想两面夹攻3连。1营营长宋汉珠当即命令2连:“组织反坦克小组,打掉敌人坦克!”2连连长郭善迅速组成了反坦克小组,冒着敌机轰炸和炮火拦阻,冲过200多米的开阔地,占了公路旁边上的一座草房。敌人的头辆坦克,一面前进,一面射击。战士秦永发和马天池冲出草房,伏在公路旁边的壕沟,正赶上敌人坦克开过来。这是一辆美国巴顿式重型坦克,光是上下履带就有一人来高,上面的炮塔像座旋转碉堡,“轰隆隆”震得地面直颤抖。秦永发首先跃上公路,追上坦克,拉着了爆破筒的导火索,把爆破筒插进坦克履带轮子的空隙里。他正准备滚下公路隐蔽,就听见“哐当”一声。他回头一看,爆破筒被坦克甩掉了,在地上滚动着,导火索喷着烟火。秦永发飞快地跑过去,拾起爆破筒,大步迫上坦克,迅速地把爆破筒放到坦克尾部上。他刚刚滚进公路旁边的壕沟,就听轰的一声爆炸,坦克不动了。可坦克的机枪还在射击。战士马天池追上去,给坦克补上一只爆破筒。这一下把坦克炸哑巴了。后面的坦克一看前面坦克被炸瘫,知道情况不妙,掉转车头就跑,都逃到了三滩川桥以南。宋汉珠营长命令1连趁势出击,毙伤了部分敌人,粉碎了敌人夹击3连的企图。

《第一次战役:抗美援朝第一仗 ——抗美援朝战争纪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鸿影落水关(散文)
  • 东坡书院叹东坡(散文) ——海南环岛之旅九
  • 拼凑春天(散文)
  • 青榆旧时光(散文)
  • 春天的故事(散文)
  • 失魂落魄离母校(散文) ——回忆录
  • 手机迷(散文)
  • 二月,细雨绵绵(散文)
  • 丢丢是只流浪狗(散文)
  • 惊蛰时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