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
我常挂在网上,网上常爆一些梗。比如“摸鱼”“舔狗”“直男”“打酱油”“你个老六”,这些老梗,我知道。但有些去今两年,新流行在年轻人间的,那些,我真不懂,什么“我家彦祖们”,什么“果冻、可乐、炼乳”,什么“吃鸡”,什么“我给你敷个面膜”……有些只能靠猜,比如“啊哈事的,你好”。“啊哈”,拟声,表示意外、惊讶或者无法言语的情感。如果你突然想到什么事情,总可以用“啊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如果你听到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也可以用“啊哈”来表示自己很开心。
俩女生对话,一个问一个“手动和自动有什么不一样?”另一个一本正经得回答:“一个是手动,一个是自动。”然后,她俩相视,然后,顿悟,哈哈大笑……观之,我却懵逼,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啊哈,瞬间,我妙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今的年轻人玩得有多嗨啊!常让人羡慕。
“梗”,都有出处,多源于电视剧里的台词或综艺节目、网络视频、游戏,或直播,有着固定的套路或桥段。年年有新的梗,梗,形成今天年轻人在网间对话的另一种语言,形象、幽默而且隐晦,比如那个“交作业”。懂的都懂,不懂的,只能说明你已经彻底得落伍了。都啥时候了,如今是DeepSeek时代。
行车途中,手伸出车窗外,20迈,40迈……60迈,你伸出窗去,用手掌去感触一下不同时速的风……。这是个什么梗?我不说,你肯定不知道。别问我指什么,我也不能告诉你,猜对了,你不是当代好青年。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请问,为什么花儿会笑?
答:因为,花儿有梗啊。
◇说说达芬奇
网上,看到“顾爷”说达芬奇。好像是个系列视频,我只看了第一期“六边形战士达芬奇”,很有些意思,我录了一小段:
“男女交配时,如果双方都出于彼此爱意的召唤,和不可抑制的冲动,将会生出聪明而有活力的孩子。带有强迫性,非两性相悦的交配,会生出急躁、易怒,没有诚信的孩子。例行公事或力不从心的,则会生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的孩子。”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一部流传了五百多年的古代手稿。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也就是这份手稿的作者,叫达芬奇。没错,就是那个画《蒙娜丽莎》的达芬奇。这家伙除了会画画,居然还会算命,没想到吧?事实上,如果,你去看达芬奇的维基百科,会发现,他不光是个画家,还是工程师、科学家、军事家、哲学家等等。英文有个特定的单词“polymath”,用来形容他这种人,翻成中文,就是“博学者”“通才”,但总感觉有些不大准确,倒是这两年的“斜杠青年”感觉更接近一点。
开始的那段达芬奇说的话,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医学的理论?我知道,近亲结婚容易生出智障,倒确实不知道,交配姿势还能影响智商的。听起来就有种没处说理的感觉不是吗?考试不好,可能是因为爸妈例行公事……问题是,你好意思开口问吗?
但看这旧得发黄的纸,再配上文字旁边的解剖图,看起来好像又很科学的样子。
男女双修。最开始的那种思想,来自于中国古代道教房中术(采阴补阳)以及密宗欢喜禅(欢喜佛和明妃,交合,而观想禅修,修大彻大悟)的观点。都喜欢在男女性上做文章,所以,达芬奇,呵呵。
自古野合多才俊,孔子即为代表,庶子也大多智高于嫡子……就是对此论的例证吧。所以,就有科学家说,女人有第六感,女人拥有那种生理喜欢的男人,就是优生优育的选择。
达芬奇的手稿和画,还有各种机械,去看过就会很惊叹。中国应该也有这种通才,只是中国人觉得机械巧匠这种就属于不好的,是奇巧淫技。琴棋书画全才是古代读书人标配,数理机械也好的肯定有,只是没有人被记录而已。
历史,你想,它就……如果你说了算。流行与可见,只是逻辑可见,而非事实。一切事实,也只是视角。
“顾爷”在视频中提到“斜杠青年”,我“百度”了一下:是指社会中那些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名片的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主副业,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意公子
意公子是个网红,她以博学和文化示人。意公子出书了。我今天买了她写的《人生得遇苏东坡》,49元。看来,我并不是单纯欣赏和喜欢这个美丽的女人。当然,也不是单纯欣赏和喜欢苏东坡。
是苏东坡的豁达,还是意公子的优雅?我自己都不知道为啥,我会毫不犹豫地在网上下单了这本书。
其实,我已读过不少写苏东坡的书,包括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林先生在他的《苏东坡传》里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这些年,我也写了不少谈苏东坡的文章。
听意公子讲苏东坡,我常常萌生那种感觉——她应该是苏东坡的女人。甚至……有些嫉妒的冲动。
意公子在推介她的书。
意公子说:“很多人,其实,是因为我讲苏东坡,开始认识我的。“
她说:“苏东坡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我原本一开始的时候,想为他录二十期,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一录录了五十期,横跨四年的时间。我第一期录苏东坡是在2021年,那一期的题目叫:如果苏东坡那天想不开。”
我关注她,喜欢听她讲苏东坡。意公子的“如果苏东坡那天想不开”这篇文字,放在了她的《人生得遇苏东坡》这书的第一篇。
2025。02。16。子夜。浐灞半岛
我在“网”上(散文)
《我在“网”上(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那年早春下江南(散文)
NEXT ARTICLE遇见一匹马(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