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文学市场 心情散文内容页

我那“傻傻”的小同事(散文)

2025-02-21 09:36:32 原创 心情散文 手机版
有人说,几乎每一个大家庭里,在兄弟姐妹间,都有一个任劳任怨的人,她、他付出最多,不求回报,只求问心无愧。而这,却常常被称之为“傻”。换句话说,这“傻”,很多时候便是吃力不讨好的代名词,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参访一下《人世间》里的周秉昆,和《六姊妹》里的何佳丽。

  下面这故事里也有一个“傻”人,巧的是,这“傻”人,还是我曾经共事了多年的小同事。说小同事是缘于脑海深处一直依稀有她初入科室时的青涩模样。细究起来,她不过比我小了八九年。

  翻开她简单的履历表,三十多年前,姐姐考取名牌大学、后来又一路开挂出国留学,毕业后定居海外,工作、成家、生子。与此同时,她中考名落孙山,尔后和一批职工之女一起进了卫校的内招班。姐妹俩一上一下,让当年的那些左邻右舍很是点评了一番,说什么一个爹妈生九种子,这姐姐学习这么优秀,怎么这妹妹落差就如此大呢?旁人的话自是有点刺耳,好在简单如她,对这些闲言碎语并不走心。以后的数年间,她弟弟也一步步登上了异国的天梯,只有碌碌无为的她,内招毕业后,在本土的小医院里做了一位平凡的护士。

  岁月的脚步走得不紧不慢,转眼间,父母相继退休,他们紧接着又因为姐姐的电话去了国外,承担起了带外孙女、外孙的重任。这一带,近十年过去了。大姐家的孩子次第长大后,她弟弟的女儿恰好出世,借用她老娘的诙谐话说,后面是转场后的继续革命。

  父母彻底回归故里的那一年,已经七十出头。屈指细算,他们在海外的日子,累计该有十多年。父母回家后跟她说,从今以后不再出什么国了。父母说出这话是有前提的,据说她姐姐弟弟都表示,那些年是他们自私了,未来,不能再拖累老爹老娘,他们该有属于自己的晚年生活了。说那话的同时,姐弟两人一定不曾想到那漫长的十多年里,我那“傻傻”的小同事,是在默默无闻中完成了结婚生子的大事。当然,结婚的时候,老爹老娘是提前赶回来并安排了一切的,都是爹生娘养的,她也是他们的女儿,要说不看重,怎么可能?只是重任在肩,又身不由己,婚事办完不久,他们只能再次背起行囊,如鸿雁飞渡般匆匆飞离。至于生产,则由婆婆和老公作陪。

  孩子出生后的那些年里,虽然老娘也曾经回来过几次,奈何每次只能作短暂滞留,因为大洋彼岸还不能放下。好在她这里还有婆婆帮忙,不然的话,老公长年在外地打工,凭她一个人要兼顾上班带娃两不误,真的难。这期间,也有同事曾经半开玩笑,说她爹妈就是两只偏心轮,他们问她可有委屈?可有抱怨?她扯着大嗓门没心没肺地回道,说啥偏心轮呐,我是在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老家,方便。不像姐姐弟弟是在异国他乡,这难的程度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再说对儿女,哪个爹妈不爱?作为儿女,哪有抱怨爹妈的道理?想想他们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语言不通的异国忙碌,心里就痛,就不是个滋味。

  都说岁月不饶人,回家后的父母,在她的浑然不觉中老了,尤其是母亲,先是记忆力减退了,后来慢慢的,有好几次出门,居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一开始,她和老爹都没往心里去,只是想当然认为,如今的小城,楼房太多,有时迷糊也在情理之中,直到后来记忆力退化得厉害,才感觉起不妙来。也是从那时起,她把老爹老娘接来了自己的家。这时的她,儿子已经在外地工作,老公与她聚少离多,用她的话说,这样倒是少了一些事,可以全心全意地照顾老爹老娘了。

  自打老爹老娘来家后,她除了上班,全包了父母的买汰烧,一家三口,日子虽然单调,倒也不缺快乐,她常常说些外面的奇闻轶事给老人听,当然了,老娘一个人出门是不行了,如果必需,即使出个楼道,也一定得有人陪着。话说回来,精气神还不错的老娘不但会提出抗议,还常常犯规,比如她去上班了,老父又恰好没注意,回头一看,人不见了。好在她曾经拜托过左邻右舍,于是,便有了几次四处寻找,或者邻居送老娘回家的事件。唉!这人呐,想起老娘近六十岁的时候,还一个人签证买飞机票,飘洋过海,走进异国的儿女家呢!如今,出个家门就犯迷糊,这情景,又有多少人能想得通,这岁月的碾压、年龄的增长,有时竟然如此的叫人无语!

  老娘的症状越来越像痴呆症了,渐渐的,一直喜欢打牌的她连牌都认不周全了,大小便有时也弄到身上了,兜了尿不湿吧,嫌热,说难受,自己扯了,还信誓旦旦说,知道大小便要上卫生间的。她知道这样任其自然发展,后果肯定越来越严重,好在多方打听后,得悉了省中医院在痴呆症方面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于是调了班,开车带着老娘一次次去了省中医院。当然,年届八旬的老父也是要带着一起走的,不然的话,老态龙钟的父亲吃喝拉撒睡谁看顾?从省城返回后,她开始每日用中药调理老娘,开始用心规划老爹老娘的生活,她常常跟同事朋友叨叨,爹妈养我长大,我陪护他们到老,天经地义。同事劝,痴呆症是世界难题,只能顺其自然,实在不行,送养老院未尝不可。她答,我还是想尽可能自己负责,我总想着,爹娘老了,再不用心伺候,一旦他们走了,就再也没有机会陪伴了,到时是要后悔的。

  为了让老娘的记忆消退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她常常利用节假日,开车带老爹老娘出去看风景,带着他们去踏青,老娘喜欢吃大有境边上的清蒸鱼,喜欢那里的氛围,她就带着他们作作座上客,点了老人喜欢的菜,剔了鱼骨,夹起鲜嫩的鱼肉,往老娘老爹的碗里放。在她的脑海里,一直都有这样的计划:得趁着老娘神志还清明,老爹还能走动,多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她一次次跟朋友说,假如可以,我真的想拖住痴呆症的尾巴,让它停止发展。为了减缓老娘病程的进展,她一次次拿了小孩子的识字卡片,让老娘认字。她拿了家里的影集给老娘认人,说到认人,她一声长长的叹息,说如今的老娘,三兄妹里完全认识的也就她了,对姐姐是有时认得,对弟弟却是一点都不认识了,对着照片总问谁家的孩子。随后像是为了安慰自己的失落又补充,好在那些老同事,老朋友,老娘还叫得出几个名字。这个时候的她,是多么希望看到那个,在牌桌上精神抖擞的老娘啊!为了唤起老娘对牌的钟情,她利用休息天,喊来几位牌桌上的老友,陪着老娘坐在牌桌边,一边指点,一边提问。知道老娘喜欢吃春饼、吃馄饨,她买来原料自己动手做成,又亲手喂给老娘吃了……还别说,从前那个大大咧咧的她,如今做起这些事来,竟是耐心细致得出奇。而原先不事厨灶,不问炊事的她,现在做起菜来,居然头头是道、色香味面面俱到了。

  漫长辛苦的陪伴中,有嗟叹她辛苦的,更有同情她忙累的。而习以为常的她,对此似乎全然无感。就在前不久,她发来语音高兴地说,有一个好消息值得分享哈!我老娘最近一个礼拜不用兜尿不湿了!她能够自己上卫生间了!那兴奋到极致的语气,好像透过手机的振动都可以捕捉得到。而她说这话的意思:老娘的病,在吃了几个月的中药后有了起色了!

  那天,当我问及她,老母的情状,姐弟知道不?她答,知道。只是他们都隔着大洋山海的距离,别说来来去去的不方便,就是打个视频电话还得算算时差。我又问她,一个人带着两位老人,还要上班,累吧?没心没肺的她答,还好呀!再说,我马上就要退休了,到时不就有好多时间陪伴老爹老娘了吗?说到退休,她又补充说,到时,我准备买一辆商务车,我已经查过价格了,还能承受,我想,那样,以后每次带老人家出游,可以让他们在车里躺着,就不会太累了。听她的口气,她是准备带着老爹老娘,看遍好山、好水、好风景了。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我那“傻傻”的小同事(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