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
当前位置: 好文学 笔下文学 文学评论列表页
  • 瞻仰孙敦化墓(征文·散文)

    我站在高高的石牌坊前,凝视长长的神道,仿佛一下子穿越回明朝嘉靖年间。这是一片墓地。最南端,是一道高高的石牌坊,站在石牌坊前,向北望,有一条幽长的神道。神道,也就是墓道。据古文献记载,自汉以降,中国就有“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的习俗。神道外侧,是杨树,杨树里面,是柏......

    2022-12-17 15:13:09
  • “那年那事”之龙头白布(征文·散文)

    一父亲说他那里保存了一件“好东西”,是我曾经寄给他的。他总也舍不得穿,都成老古董了。我就使劲猜啊,最终也没猜出那是个什么样的“好东西”。他干脆不“装”了,直接告诉我说,是一件龙头白布做的衬衣。这我可没想到。我怎么能想到是它呢?毕竟用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

    2022-12-17 14:43:01
  • 【流年.时光】瞻仰孙敦化墓(征文.散文)

    我站在高高的石牌坊前,凝视长长的神道,仿佛一下子穿越回明朝嘉靖年间。这是一片墓地。最南端,是一道高高的石牌坊,站在石牌坊前,向北望,有一条幽长的神道。神道,也就是墓道。据古文献记载,自汉以降,中国就有“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的习俗。神道外侧,是杨树,杨树里面,是柏......

    2022-12-17 11:43:41
  • 逮饽饽,吃面面(散文)

    “这个死妮子,把我的饽饽逮了一个!”爷爷对来看望他的老爸骂道。   胶东人管馒头叫饽饽,老辈子人习惯于管吃叫逮。赶上冬至日祭拜先人,爷爷就让伯父家的堂姐给他蒸十个插枣饽饽,好摆成两座供儿,祭祀故去的奶奶。谁知牌位请出来了,香炉也放好了,两座供儿却摆不上了,十......

    2022-12-16 17:12:13
  • 装在螺蛳里的记忆(散文)

    “螺蛳好了,先去嘬起来吧。”老妈笑着端上一碗香喷喷的螺蛳唤着,那飘着的香气诱人又熟悉,老妈的呼唤声亲切又悦耳,一下子将现在和过去重叠了,童年的记忆喷薄而出……那时物资还是比较匮乏的,很多人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我家有姐妹三,又没有长辈帮衬,日子更是过得苦哈......

    2022-12-16 15:35:19
  • 【流年·水声】水声响在情深处(小说)

    淙淙流淌的白马河水,泽润着河两岸的山川大地,泽润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它的源头在哪里,又是流向何方?谁也不知道。然而,河水对大地的依恋、对大地的深情,人们知道吗?“哗哗”“哗哗”,河水日夜不息,尽情地述说着它的悲悯情怀。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女人的故事,从这里展......

    2022-12-16 14:41:01
  • 写封信给我(散文)

    早上,在穿过马路买早餐等红绿灯的时候,突然发现身旁道沿上居然有一个绿色的邮筒。说是突然发现,应该说是我才突然发现,其实它已经存在很久了,而很久以来我从来都对它选择了无视,根本不曾看见它,所以一点印象都没有。它应该是新刷了油漆,比之前更加鲜亮,所以它成功引起了......

    2022-12-15 14:08:25
  • 装在螺蛳里的记忆( 散文)

    “螺蛳好了,先去嘬起来吧。”老妈笑着端上一碗香喷喷的螺蛳唤着,那飘着的香气诱人又熟悉,老妈的呼唤声亲切又悦耳,一下子将现在和过去重叠了,童年的记忆喷薄而出……那时物资还是比较匮乏的,很多人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我家有姐妹三,又没有长辈帮衬,日子更是过得苦哈......

    2022-12-14 16:36:06
  • 缘起口罩(微型小说)

    三年前,李可和栾静准备领证办喜事了。不料,阿尔法新冠病毒突袭武汉,并很快以席卷之势蔓延全省,江城告急。作为W市医护人员的栾静,主动响应政府召唤,报名参加了赴鄂救援队。临行那天,李可眼含热泪,去机场送行。临登机时,栾静深情地对李可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养兵千日,......

    2022-12-13 16:15:13
  • 粜新谷(散文外一篇)

    乡下插队落户的岁月真是难以忘怀的苦乐年华,种田的苦和收获的乐反差极大。且说种水稻吧,从插秧到耘耥到收割到脱粒,每个环节都艰辛至极——半夜三更有线广播响起《社员都是向阳花》,“向阳花”们就要晕头蒙眼一头拱到泥巴里,上有飞虫侵扰,下有蚂蝗袭击,一碗冷饭一撮咸......

    2022-12-13 16:14:58
  • 故乡的桥(散文)

    无锡梅家浜的后面,有条宽阔的北塘河,河对面是江阴的泗河口。北塘河系锡澄运河的支流,历来是无锡和江阴的分界线,古时候靠舟船摆渡,沟通着锡澄两县的交通。乾隆年间,河面不宽,建有三孔石板桥,立碑并取名为“通济桥”。以后随着河面增宽,石板桥也相应延伸。上世纪七十年代......

    2022-12-13 15:33:36
  • 一朵岁月里的花(短篇小说)

    密集的乌云,像赶场的人群拥挤在天空,黑夜顷刻间让世界落下帷幕,闪电砍下一道光亮,于是豆大的雨点江河湖海般地倒向大地。陈乾打开大门,一丝凉风趁机挤了进来,撩上了他略带白发的鬓角,再又窜下脚心,雨点也斜斜的、酥酥的打在他四四方方的脸上。他轻轻地用火柴,聚拢手掌点......

    2022-12-13 15:33:33
  • 粜新谷 (散文外一篇)

    乡下插队落户的岁月真是难以忘怀的苦乐年华,种田的苦和收获的乐反差极大。且说种水稻吧,从插秧到耘耥到收割到脱粒,每个环节都艰辛至极——半夜三更有线广播响起《社员都是向阳花》,“向阳花”们就要晕头蒙眼一头拱到泥巴里,上有飞虫侵扰,下有蚂蝗袭击,一碗冷饭一撮咸......

    2022-12-13 13:32:51
  • 雪中送别(散文)

    我与母亲不相见已经八年多了,接下来也不会再有相见的时日。但我经常会在梦里遇见母亲,梦见她晚年生病时的凄苦模样,还有她年轻时做事风风火火的样子。特别是她第一次送我出远门的那个冬天,因为雪天路滑而摔倒的情景,更是让我难以忘记。小时候家里人多,家庭光景不好,父......

    2022-12-13 11:04:33
  • 【流年·水声】水声响在情深处(征文·散文)

    一我见过很多知名的瀑布,最终还是觉得家乡那不知名的、也只在雨季到来时才有的、暂挂于山间大大小小的“瀑布”,终是最难忘的。它们虽不像知名瀑布那样一年四季都长流不止,却在飞流直下的刹那间,爆发出山洪般令人生畏的力量。这事得先从大山说起。是大山给了它们只......

    2022-12-13 11:04:33
  • 梦飞扬(征文·散文)

    祝玲,姓李。我大学同学,闺蜜。毕业后,她分配到南昌,我分配回家乡,三年后我调至省城,至今三十多年,我们居住在一个城市,隔三岔五总要见个面,或分享快乐和幸福,或倾诉烦恼和痛苦。可我还是会时常梦见她,重现大学校园里的情景。类似的梦做多了,我生出疑惑,难不成走过大半生岁月......

    2022-12-13 11:04:32
  • 一定要找到你(电影剧本)

    (1)江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门岗。日,内,外。保安戴着口罩盯着监控显示屏看。一位戴着工作帽和口罩、穿着厂服的姑娘来敲窗。保安打开窗户:你找谁?姑娘:我找“天下无拐”工作室。保安:这里是刑侦大队,没有什么工作室。说完关上了窗户。姑娘不甘心,拿出手机对看门牌号......

    2022-12-10 21:31:09
  • 濮水垂钓是吾乡(散文)

    当年,读庄子,读《秋水》篇,读到“庄子钓于濮水”一段,甚觉有趣。原文如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

    2022-12-10 21:31:08
  • “那年那事”之升子印粮(征文·散文)

    一父亲在说他这一生的命运时,以“随身只带八角米,行走天下不满升”来总结。他说他十八九岁丧父,二十六七岁丧妻,好像那两句话说的不是他似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站在旁边的我又听到了“升”这样的字眼,就有些激动了——我是见过它的啊!只不过村里的人都叫它“升子”的......

    2022-12-10 21:31:08
  • 母亲的黄土地(小说)

    昨晚,我梦见了父亲。一直以来,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可以说,空白得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一点儿墨迹。我竟然在梦中梦见他了,这简直是个奇迹。梦中的父亲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打着发油,闪光,脚上是三接头皮鞋,锃亮,打着领带,一副老总的派头。我诧异,整个上午......

    2022-12-10 2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