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先生曾有一篇佳作,名曰《中年是下午茶》。此文我曾经反复咀嚼,品味再三,只因其中所蕴含的中年况味,令我感慨不已。并非我偏爱董桥之文风,实则是那“中年这顿下午茶,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描绘,让正在步入中老年行列的我,心中颇有感悟。
中年,这个生命的转折点,仿佛一杯精心调制的下午茶,既承载了过往的烟云,又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当我漫步于人生的中游,历经了青春的激流与曲折,愈发渴望那份从容与闲适。我时常幻想,自己的这杯下午茶,是否也能如董桥先生所言,充满诗意与韵味。我敬佩那些追求悠闲生活的人,但是在我的眼中,这样的人并不多。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的中年人,似乎总有一种“叹老嗟卑”的情结,害怕被人贴上“俗”的标签,于是,年轻成了现代人竞相追逐的时尚。我认为,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年龄,并不意味就是人们交往的代沟。果真如此,那世界上就不会有“忘年交”这样的说法了。
在我看来,年龄不过是一个数字,它无法定义一个人的心态与境界。在网络上,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年龄,我总是坦然相告,笑称自己为“大叔”。因为我知道,倚老卖老固然不可取,但故作年轻亦非明智之举。人生如四季,春种秋收,冬藏夏长,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景与意义。
中年,恰如人生之秋,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落叶的萧瑟。张潮先生有言:“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此言极妙,道出了中年人读书的独特心境。与少年时的“隙中窥月”、老年时的“台上玩月”相比,中年人的阅读,更像是在月光下漫步庭院,既能领略月光的皎洁,又能感受到庭院的宁静与安详。
人生如棋,中年的棋盘已至中局,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未来的走向,每一步都需谨慎考虑,不可轻易悔棋。董桥先生在文中还描绘了中年人的尴尬与无奈:“中年最是尴尬,是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胃药的年龄。”
这番话,如同一杯苦涩的咖啡,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中年人的艰辛与不易。他们的下午茶中,盛满了淡淡的惆怅,如烟似水,难以言喻。然而,正是这份惆怅,让中年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中年,这个生命的转折点,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它让我们在品味过往的同时,也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人们常说,中年是不在人前流泪的年龄。这是因为,中年人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阅历丰富,心态成熟。无论是在官场、商场,还是在社会、江湖,他们都已走到了人生的巅峰,拼搏与奋斗已如日中天。然而,在这看似坚强的外表下,中年人的内心却藏着几根脆弱的神经。
经历了太多的人与事,品尝了太多的苦与甜,中年人已经褪去了青春的稚嫩与冲动。他们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心灵中那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如今布满老茧,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体内似乎注入了一种从容淡定的力量,让他们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我一直向往着那种悠闲的生活,每天有大把的时间读书、写作、交友、品茶、听音乐、旅行……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人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无暇顾及内心的需求与渴望。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内心的欲望如同蛇一般诱惑着他们,让他们无法安宁。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记者在沙滩上与一个晒太阳的青年的对话。记者劝说青年去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以换取美好的未来。而青年则反问记者,他现在不正在享受阳光吗?这个故事虽然幽默,但引人深思。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及时休闲,不必为生活所累。
然而,在我看来,要想在沙滩上悠闲地享受阳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衣食无忧,二是与世无争。这两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难以同时达到。然而,我始终相信,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们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与自由,而非物质的堆砌与炫耀。
正是这种精神,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一步一步走向那明媚的沙滩上的阳光。我知道,只有在这种悠然、从容和淡定的心态下,我才能真正品味那人生的下午茶。因为,中年,这一杯人生的下午茶,它既有苦涩也有甘甜,既有回忆也有憧憬。在这一杯茶中,我们品味着生活的真谛与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下午茶(散文)
《人生的下午茶(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无边乡愁寄何处(散文)
NEXT ARTICLE我的侄儿强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