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旧时光里的剪影,一幅幅生动美好的画面闪现在脑海,它们承载着我的青葱岁月,记录着我的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这些片段回忆起来如饮一杯美酒般醇厚,人的一生因为某段珍贵的回忆变得生动闪亮,也把生命的宽度拉得更宽、更有质感。
一、乒乓球
从小就对乒乓球有着某种偏爱,喜欢听乒乒乓乓叮咚作响的声音。小学时学校校园不大,没有篮球场足球场,但是简陋的乒乓球台却有两张。水泥砌成的台面,没有球网,就用红砖一个一个并排码起,便可以在上面对战了。先是用没有胶面的拍子,反弹力度特别大,控制不好力度就打飞了。课间十分钟,我们采用3分制,谁先达到3分谁就赢,继续站庄,输的换另一个人,通常玩的人都份参与。我当时虽然年纪小,但是可以连续站庄,十分钟的时间一方换个不停,我则稳如泰山。从小学开始我的水平就在同学中数一数二了。
我一直用直板,对于各种发球技巧都有涉猎。一个人的时候我就练习颠球,通常颠上几百下才停止,乐此不疲,乐在其中。要不就是对着墙壁来回打,一个人玩的也不亦乐乎,在长期的练习中,手感渐渐提高,感觉拍子就像长在自己手上一样。
那时周末了,约上几个人到校园里打球。打的大汗淋漓,直到日落西山才回家吃晚饭。妈妈看见我回来,就知道我去打乒乓球了,笑着说:“什么时候读书也这么刻苦就好了。”我装作没听见,每个周末依旧跑到学校。中学时,搬了一次家,家里变成了楼房,附近的大队部有正式的乒乓球桌,但是不是每天都开门。于是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是悄悄去推大队部的门,要是开着门就叫上小伙伴打球。中学的前两年依旧把打乒乓球放在第一位置,那时买了双面胶的球拍,一边红一边黑,我特别珍惜球拍,初中三年就用那一个拍子没有坏过。在初中我的水平也在稳步提高,这时正手反手都会抽球了,往往一个抽球就把对手抽懵了。这会儿如果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双方抽来抽去你来我往便会成就感爆棚,就像后来在电视上看到的我国运动员和外国运动员抽球,如果持续时间越长,观众席上就会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初三那年忽然懂事了,开始好好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幸好那时“良心发现”,不然我的人生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后来考上了市里一中,整个高中三年就沉浸在学习里,为的是考上个好大学。市一中开运动会,但没有乒乓球项目,都是田径项目,我的专长没有得到发挥。我没有抱怨,市一中的学习氛围很浓,大家更多比拼的是学习成绩,后来我高考分数线达到重点大学门槛,但是提前录取志愿报了军校,没想到竟被录取了,于是我上了军校。
军校里每个学员队都有活动室,有乒乓球桌、台球桌、健身器材、电视等设备,我和同学周末时会打上几场,水平在缓慢进步。后来大三时,整个学员队一百五十号人举办了乒乓球羽毛球台球比赛,我拿了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的冠军。当时两次上台领奖的时候大家发现是同一个人都显得有些诧异,我心里也感到美滋滋的。
后来分配到部队里,部队举办乒乓球比赛,当时有两百多人,我拿了第五名,感觉没有发挥好,没有拿到冠军很是遗憾,但是年纪大了,争强好胜的心也淡了。从那以后,我渐渐地不再打乒乓球,心思转到别的爱好上,我的乒乓球爱好戛然而止,留给我的是少年和青年时期的闪亮记忆。
现在每次奥运会我都会守候在电视机旁观看,为我们国家队喝彩,看到“国球”每次都在奥运赛场上扬威国际,心中感到激动万分。我小时候的偶像刘国梁如今大腹便便,鬓发微白了,他如今是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每次比赛队员们看见他犹如见了定海神针,给人心理上的安稳感。
二、台球
小学时不知道有台球的存在,初中时经人介绍才知道有这项运动。从家里走上几公里才找到一家台球馆,那时还没有斯诺克,只有8球制。球杆也粗糙的很,粗粗短短的不像现在细长细长的,那时还没有巧克粉,打起来经常滑杆。对台球的爱好并不如乒乓球那么热烈,整个初中、高中都没有打过几场。直到在军校里,由于活动室有台球桌,我和同学们才经常练习。活动室里也是8球制,台面上有巧克粉,我们并没有竞技的感觉,只是当做玩儿。通常第一杆就把球轰开,看能否第一杆就进球,那时也没有斯诺克的概念,只是图好玩儿,尽管努力瞄准,但是打出去常常失准,并不能打进袋里。
那时候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丁俊晖,记得有人专门写他的故事,说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支持。他的父亲在发现他的台球天赋后,关闭了副食店,开了一家台球厅,全力支持他的训练。时人都笑称即使有丁俊晖的天赋,家长们也不敢孤注一掷,把孩子的重心从学习转到其他事情上来。丁俊晖和郎朗一样,凭借父母的坚持获得了成功,这种有悖于传统的培养模式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至少他们用成功为更多的人找到了另一条人生的出路。
到了部队以后,活动室也有台球桌,但我那时重点转向工作和看书上,对台球兴趣不大。直到2013年调往银川后,同事兼大学同学张程爱打台球,每周末我们去吃完鸭棚子火锅(散文《火锅情结》里提到过)后就去台球厅打台球。
十几年前的台球厅已经发展起来了,有8球制和斯诺克,还有酒水饮料,每个台球桌子旁有椅子、桌子上放着烟灰缸。台球厅多数是年轻人去,我那时也才二十多岁,陪着张程打慢慢才培养起兴趣。
张程酷爱打台球,技术也很好,通常我和他打都是他赢,我不在乎输赢,只是重视和他的友情,看着他高兴我心里也很高兴。一个下午就在推杆中结束了,我们打辆车回到部队,其实部队活动室里就有台球桌,为什么喜欢到外面打呢?张程说喜欢外面台球厅的氛围,安逸闲适中心灵能感到平静安宁,平时训练工作节奏太快了,像是发动机一样不停歇,周末了就想停下来放空心灵为自己补补电充充气。
现在我转业回来,有时会和朋友去打台球,并且喜欢打斯诺克了。斯诺克就是“障碍”的意思,它讲究防守,斯诺克防守是指在斯诺克比赛中,通过策略性地击球,制造障碍,迫使对手在击球时遇到困难,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思考和进攻机会。这考验眼光和手感熟悉度,比单纯的8分制要有技术含量。
或许由于年纪大了的原因,我在台球方面的兴趣不如乒乓球那么浓厚,这时的我倒真是像是台球要求的绅士风度了。因为斯诺克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观众在观看斯诺克比赛时需要保持安静,礼貌的掌声是与运动员间唯一的交流方式,这种安静而专注的氛围正是斯诺克所独有的魅力所在。
打台球和打乒乓球不一样,打台球讲究静,静中思考进攻防守路线,准头是否准,这时需要思考时间长,观众不能干扰运动员的思考,所以看台球比赛就比较静了。打乒乓球讲究动作迅速、各种上下旋球、抽球都是电光火石般,给人思考的时间短,都是凭借平时训练的技术,互相对战时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获胜。打乒乓球时有时运动员会大喊大叫,大喊大叫的运动员包括张本智和、邓亚萍、王楠和张怡宁等,一是为自己打气,二是给对手造成压力。两种运动的区别显而易见。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乒乓球和打台球的人都逐渐增加,可以预见将来会有更多的樊振东、王楚钦、丁俊晖们为国争光,在世界舞台上彰显我国运动员的风采。而我则会默默为他们加油呐喊,毕竟这两项运动都曾贯穿了我的青葱岁月。
旧时光里的爱好(散文)
《旧时光里的爱好(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PREV ARTICLE当“雄鹰”从成县上空起飞(散文) ——散文
NEXT ARTICLE给爱自由(散文)